《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小说 >>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3)

分享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孤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它的作词人正是李叔同。

《送别》带给中国人的影响难以用言语形容,也许只有静静聆听,用心感悟,才能体量到歌中苍茫悲凉的意境与作词人孤独丰富的内心。

 十六、

弘一法师的艺术气质与心境,在歌词里,在文章中,也在墨迹里,清凉、萧散,就像看一片浮云,感受一缕清风……弘一书风恬静、淡逸的风格被书法名家认为是现今喧嚣浮躁的书坛的清醒剂。

书风的变化象征着弘一的一生,由奇崛变平和,由绚丽变清淡,由外放到内敛,由雄浑到空灵,这是个由迹变至神变的过程,也是弘一渐入佛法佳境的过程。

在艺术领域,李叔同极富创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人。他所钟情执著的艺术门类,又抽象空灵,易于远离现实接近宗教。当他在现实中看不到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终极意义时,是很容易到非现实中去探寻究竟的。

 十八、

“悲——欣——交——集”。
  显得过度清瘦的弘一法师平和端坐,调和残墨,写下这四个字……在毛笔的挥运中,在笔与纸的摩擦中,笔触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甚至于书写时细微的动作,都在潜意识中细细诉说佛家经典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

然而,在写完这四个饱含生命色彩的字后的第三天,弘一法师身着旧衣裤,打着赤脚,侧卧木板床,双膝微曲,右臂枕头,轻轻瞌上了双眼……
  弘一法师于1942年10月13日圆寂,“悲欣交集”竟然成了他的绝笔!

字体从一向的饱满变成了瘦硬,中锋的用笔结果有点扁,有点枯。在生命之烛即将燃尽之时,用生命历程写成的四个大字,竟与平时不同,这是为什么? 汉字是凝聚诗意的光辉节点。弘一法师想通过这四个字表达什么呢?

大师研究的华严宗的最高境界是“圆融无碍”。也就是说矛盾互融,即使生死,也是互生互缘,互转互换。悲与欣、生与死,都成了平和的过渡。

“悲欣交集”打破了大师自出家以来已渐趋僵化的定型定势,在他而言,也许是无心为书,但这位得道高僧,却在最后时刻,在书法中介入了人生思考,完成了人、艺、佛三者的融通贯一,达到了佛境与人生的大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