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文学综论 >>

传统佛教的文学观(5)

分享到:

  然而,唐代诗僧皎然则说:

  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耶?[53]

  认为谢灵运因为通佛学,得助于“空王之道”,故诗皆造极。而赞宁于《宋高僧传》也称许皎然“作《诗式》以安禅”。[54]苏轼〈送参寥师〉亦云: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55]

  除了肯定“空”、“静”对于诗歌的重要,更进一步指出诗歌、禅法两不相碍。宋僧慧洪觉范(1071~1128)所撰《石门文字禅》,也寓有文字即禅之意。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释达观为其作序曰:“盖禅如春也,文字则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而曰禅与文字有二乎哉?故德山、临济棒喝交驰,未尝非文字也;清凉、天台疏经造论,未尝非禅也。而曰禅与文字有二乎哉?逮于晚近,更相哎而更相非,严于水火矣。宋寂音尊者忧之,因名其所著曰文字禅。”[56]

  又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并引〉:

  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有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倚于声律。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攸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信祥林之花萼,而戒河之珠玑耳。[57]

  认为诗僧的诗语清丽,乃由“能离欲”,“因定而得境”,“由慧而遣词”,则僧诗中俨然具足戒定慧三学了。

  其他如通俗诗人王梵志诗曰:“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58],寒山诗曰:“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拾得诗云:“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59],袁枚《随园诗话》云:“余在广东新会县,见憨山大师塔院,闻其弟子道恒为人作佛事,诵诗不诵经。”[60]在在肯定了诗歌等同于佛经,可以教人了生脱死,具有宏扬佛教的价值。凡此种种,皆可以证明僧俗雅士一面认为诗魔有碍于修道,一面又肯定“空王”于诗的价值;于是或以诗证禅悟,或以诗为佛事[61],充分显示了“诗禅不二”、“诗道不二”观念的发展。

  3。绮语与道种: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饶宗颐于〈词与禅悟〉[62]一文指出,有许多词集是以“绮语”为名的,例如:

  崇祯间,钱塘吴本泰名其词集曰《绮语障》,案南宋鄱阳张辑词名曰《东泽绮语债》,吴集之命名即本此......。乾隆间郭?亦名其词集曰《忏余绮语》,自序云:“学道未深,幻情妄想......”。

  黎遂球名其集曰《迦陵》,自序云:“净域之鸟,彀而能鸣,聊以忏悔云尔。”

  命名为“绮语”也好,“迦陵”也好,不外是为了忏悔绮罗香艳的文字业。并举出黄庭坚的故事为例:

  黄山谷撰〈晏小山集序〉云:“余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独罪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舌之狱。”《冷斋夜话》卷十“鲁直悟法秀语,罢作小词”,即记此事。

  黄庭坚曾作艳词,深惧?舌地狱之苦,因此接受法秀的规劝,罢作小词,应当是真心忏悔旧业。此外,又举项名达为赵秋舲〈香消酒醒词序〉云:

  情与声色,去道远,而一变即可以至道......。故声色者,道之材,而情者,道之蒂也......。由文字入,总持门出,生功德无量。则是词也,小乘戒之曰绮语,大乘宝之则曰道种。

  认为词于小乘或谓之“绮语”,然于大乘则可以为“道种”,进一步“化绮语而归于至道”。并引《西圃词话》云:

  词之一道,纵横入妙,能转《法华》,则本来寂灭,不碍昙花。文字性灵,无非般若,频呼小玉,亦可证入圆通矣。

  认为词之一道,运用得宜,也可以证道。由此可见,文人雅士一面为绮语而忏悔,一面也由词中获得悟入,发展出以词入道的观念。

  总而言之,中国佛教向来好以大乘自许,于文字的应用也不例外,于是化掉悔为道机,化诗魔为空王,化绮语为道种,也就使得僧俗雅士从文学、修道互相矛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形成了“文道不二”的文学观。以白居易为例,〈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云:

  唐冯翊县开国侯太原白居易,字乐天,有文集七袟,合六十七卷,凡三千四百八十七首,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矣。然寓兴放言、缘情绮语者,亦往往有之。乐天,佛弟子也。备闻圣教,深信因果,惧结来业,悟知前非,......愿以今生世俗文字、放言绮语之因,转为将来世世赞佛、乘转法车仑之缘也。三宝在上,实闻斯言。开成四年(839)二月二日乐天记。[63]

  〈六赞偈序〉亦云:

  乐天常有愿,愿以今生世俗文笔之因,翻为来世赞佛、乘转法车仑之缘也。今年登七十,老矣病矣,与来世相去甚迩,故作六偈,跪唱于佛法僧前,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42[64]

  虽然雅好诗文,却不免畏惧落入文字业中,故于三宝之前发愿,愿转绮语为来世赞佛之缘。但是理论往往流于高谈,真正透过诗词而悟道的人究竟是少数吧,因此许多禅师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诫,深怕时人因不察诗歌的创作目的而误入歧途。例如诗僧齐己尽管平素雅好作诗,但其〈勉诗僧〉一诗则云:

  莫把毛生刺,低徊谒李膺。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43[65]

  勉励其他诗僧认清诗情必须合道,切勿因为作诗而难以忘却世俗名利之心。又如〈龙牙和尚偈颂序〉云:

  禅门所传偈颂,自二十八祖,止于六祖,已降则亡厥。后诸方老宿亦多为之,盖以吟畅玄旨也,非格外之学,莫将以名句拟议矣!......虽体同于诗,厥旨非诗也。[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