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文学综论 >>

传统佛教的文学观(6)

分享到:

  也就是说,禅门歌偈的体式虽然与诗歌相同,但主旨却与诗歌不同,说明创作动机是以宗教目的为主。唐.文益《法眼禅师十规论》第九条亦云:

  宗门歌颂,格式多般,或短或长,或古或今。假声色而显用,或托事以伸机,或顺理以谈真,或逆事而矫俗。虽则趋向有异,其奈发兴有殊,总扬一大事之因缘,共赞诸佛之三昧......。[67]

  说明禅门歌偈的体裁、形式、手法虽有不同,但其目的不外是为了随机阐扬佛法,度化众生出离生死,成无上道。[68]明.道衍禅师〈蕉坚稿序〉也对当时的诗僧提出诸多的告诫:

  诗必不离道。诗,攸关风俗、教化,可资以阐明此世治乱兴亡之征证,其中劝善惩恶之理亦可引为世人之戒。自汉魏六朝迄唐宋之世,知识人尚诗者益众,然已失古诗之本质,多以风云月露之吟、华竹丘园之咏为中心,倾心外界景色,甚少匡辅世教者,终流为无用之游戏。古来佛教界多尚诗者,如晋之汤休,唐之灵彻、皎然、道标、齐己,宋之惠勤、道潜,皆堪称诗僧代表。既于山林草泽之门,烟霞泉石之畔,以沉静浩瀚之心,道为中而行乐,是以所用作诗言俱出自正情,未尝坠入庸俗。独诵其诗者,皆可藉以清静耳目,舒畅其心......不可迷于外界景色,取一时之快,如是,莫非离道,玩物丧志,何益?[69]

  大致可以代表传统佛教对于文学的省思,强调诗歌“必不离道”,诗言必需“出自正情”;其积极意义在于“匡辅世教”,而消极意义则可以“清静耳目,舒畅其心”。

  五、结论

  以上由汉译佛典、译经家和僧俗雅士三个方面对传统佛教的文学观进行了考察,综合以上的论述,可以进一步推衍以下几点结论:

  1。汉译佛典的文学观偏向于“崇实尚用”,文学是为宗教服务的,凡是无益修行的戏论文字皆应舍弃(小乘),凡有助于利益众生的文艺赞咏皆应学习(大乘)。译经家的文学观偏向于“重质轻文”,认为翻译的重点在于保存经论的本旨,语言风格宁可质朴而不要太多的文巧修饰,注重文学的内容远过于文学的形式。僧俗雅士的文学观,主要是从小乘的观点(诗魔、绮语皆为掉悔,应当舍弃)中解放出来而迈向大乘的观点(化掉悔为道机,化诗魔为空王,化绮语为道种),致力于“文道合一”的文学观,因此对文学内容的重视,依然胜过于形式。

  2。由于佛教注重文学的实用性,因此举凡佛经的翻译,俗文学中变文、宝卷、劝世诗偈、俚曲小调、灵应小说等,都是为了弘宣佛教的目的而盛极一时。佛教的散文包括论议、碑铭、忏文、愿文……等等不同的文体,也是为了护法弘教而创作的。佛教的诗歌不只是吟咏情志,而且是以诗作佛事,以诗词来悟道的。

  3。由于佛教偏重于文学的内容,因此佛经的文体,质朴而近本,不用绮词俪句48[70];佛教的灵应小说,语言质直不文49[71];佛教的诗歌,劝世诗则近于俚俗口语,俾使村夫村妇皆能解;禅门悟道诗则尚乎清丽高逸,以“不立文字”之文字发挥禅理,正所谓“但见情性,不?文字,盖诣道之极也”。[72]

  传统佛教的文学观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资料也相当琐碎而繁多,原本应依时代顺序、针对相关的作家和作品逐一进行细部的探研,才能得出全面而系统性的成果。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囿于时力,只能先以宏观的角度进行探索,至于其他后续的问题,留俟来日进一步地研究。

  [1]《大正藏》50,页332中。

  [2]《大正藏》51,页881下~882上。

  [3]《大正藏》2,页345中。

  [4]《大正藏》4,页557下。

  [5]《大正藏》7,页597下。

  [6]《大正藏》8,页626中。

  [7]《大正藏》8,页839中。

  [8]《大正藏》44,页669上。

  [9]《大正藏》14,页540下。

  [10]《大正藏》14,页548上。

  [11]《大正藏》10,页192中。

  [12]收入《佛教与中国文学》(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大乘文化出版社),页345~382。

  [31]见梁启超,前揭文。

  [32]《大正藏》55,页53上~中。

  [33]《大正藏》55,页55上。

  [34]《大正藏》55,页63下。

  [35]《大正藏》55,页71下。

  [36]《大正藏》55,页74上。

  [37]《大正藏》55,页73上。

  [38]《大正藏》55,页76中。

  [39]《大正藏》50,页437上~439下。

  [40]见梁启超,前揭文。

  [41]《大正藏》50,页459中。

  [42]《大正藏》50,页724中。

  [43]《大正藏》52,页330~331。

  [44]收入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第3册(台北:宏业书局,1975.8),页3010上。

  [45]《大正藏》53,页829上。

  [46]《大正藏》53,页468下。

  [47]《大正藏》47,页1062下。

  [48]《白氏长庆集》卷16(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6),页185。

  [49]同前注,卷45,页493~494。

  [50]萧丽华,〈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2期(1997.7),页157~178。

  [51]分别见《白莲集》(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4册),页333、333、344、350、385、389。

  [52]《袁中郎诗集》下.“七言律”,(清流出版社,据“襟霞阁精校本”),页2。

  [53]皎然《诗式》卷1“文章宗旨”条,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8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6),页1下。

  [54]《大正藏》50,页899下。

  [55]《东坡全集》卷10,(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7册),页170。

  [56]《石门文字禅.原序》,(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6册),页146。

  [57]《刘宾客文集》卷29,(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7册),页506。

  [58]王梵志着,项楚校注:《王梵志诗校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页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