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文学综论 >>

唯识学第七识理论对情绪的解析

分享到:

    情绪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一切的心理问题及障碍,其表现就是某种程度上情绪的失控、心境的沉溺。看起来,我们要解决的是来访者(患者)的症状,而实际上,我们如果仅从症状上入手,那是事倍而功半的。只有从症状背后的情绪入手,一切才有所改变。各心理治疗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疗理论与模型,无论是精神分析还是行为主义,其根本之处在于,人类的行为(症状)源于情感,而情感源于最初类似情境下的身心体验与处理方式烙下的印痕。精神分析从分析情感关系是如何从过去转移到现在来的这个机理,让来访者对自己的情感不再有迷惑,从而远离内心的冲突。此外,也通过咨询室里的情感转移关系让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来直接体会情绪的觉察与对治;行为治疗则是立足于当下,让来访者体验情绪当下来访者的认知、感觉、身体变化、行为、结果等等几方面同时是怎样的状态,这是一种当下的觉察训练。两者实际上都肯定了情感的来源是创伤或习得,至于为什么孩子会产生情绪体验?这归于本能。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里,更引入了集体潜意识概念及原型,对情绪的更深层次的原理进行探讨。

  佛教是目前知道的,最早对人类心理特别是情感进行系统研究、改造实践的文化。情也是佛教的立足点,没有情,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佛教。在佛家看来,情是一切生命的特征,所以佛家呼之为“有情众生”。而且佛家也认为,生命是以“情”之执着的轻重来决定其生存状态与生命轨迹的[i]。所以佛家对情的研究是最为深刻而广泛的。唯识学是佛家统摄修持理论、哲学理论、宇宙观理论、心理理论等等于一体的系统,它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外观(由外观察)不同的是,它采取的是“内观”,是通过高度的禅定训练,在意识情绪都澄净的前提下达到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融为一体,由此所认识到的一切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并通过严密的因明逻辑推理建立学术的体系。其意义在于给佛家的修行人,提供一个完整的心理地图与解脱原理图。它用的是一种解析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学问,是不断探索因果关系,十分符合科学范式的一种体系。相信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这套学问将为西方素具理性传统的科学家们所接受并深入研究。

  太虚法师在其著作《真现实论》里,立“佛陀心理学”这一词,并将其分为三类研究心理的学问:(一)情的心理学。太虚大师认为:“此类心理,既须究明末那四惑,同时必显末那内执之阿赖耶,与外依之六识,由之以及相应心所,相分色法,与分位假法等,彻底究竟。即此已非世俗心理学者所能望其项背,况后二类心理学耶?”(二)想的心理学。他认为:“此种心理,以第六识之作用为最强,人天菩萨皆有之,而优降不同,专为研求真理之哲学科学亦属之。乃情的转为智的之枢纽也。”(三)智的心理学。智在这里的意思是“如实现知”,“谓现证诸法实相之无分别智。”[ii]是达到认识世界与完善自身的最高境界的学问。

  在这本书里太虚大师对现代心理学多有点评,对于其研究方向也站在佛家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正是初步从唯识的末那四惑出发,对“情的心理学”中之核心——烦恼——作一些探讨,供现代心理治疗与研究者参考。

 

  一、情绪的来源

  唯识学里,将所有心理基本元素称之为“心所”,其中“烦恼心所”的定义是:使有情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精神作用之总称[iii]。用现代心理学来说,称之为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而佛家将烦恼的根源归之于人类的一个认识功能,那就是第七识。所以说,人类的负面情绪源于“烦恼”,而烦恼则源于人类的第七识。

  第七识又称“末那识”,它是我们根本的认识能力的思量功能,这一功能是恒久审查的,玄奘法师作的八识规矩颂中道:“恒审思量我相随”[iv]。无论是清醒着、睡眠、晕厥等各种状态下都我们都有着一个保持审查思量的功能,所以我们才能够在梦中还保持着对自己的认知,能够在意识停了以后再恢复时,还保持着我们的人格特点等等。这都是第七识的功能。此识恒审我们认识到的一切信息并加上“我”这个立场和倾向,使我们的意识在加工信息时烙上“我”的痕迹,所以它也是一切“自私自利之根”。它是一切生命维系的核心,也是烦恼的来源,人类心理的基础。

  为什么说它是烦恼的来源呢?唯识学认为这个恒审思量的功能与四种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也就是说,它在发挥这个恒审思量、将一切执为“我”的功能的同时,也就处在一种烦恼不安的状态,这是现代心理学说的心理冲突的根源。

  以下分别从源头、影响、冲突、现象这四方面对这个“我”进行解析,从而了解我们的烦恼的内在机理。

 

  二、情绪的生起过程——我痴

  佛家来看,生命的根本起源是“无明”,又称为“痴”。《成唯识论》[v]中说: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对于“痴”(无明)这个走向觉悟的根本障碍,佛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据《大乘起信论》上说,无明为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根本无明这里不作讨论,枝末无明涉及到我们情感与痛苦的生起过程,我们在这里根据唯识学作一些探索。

   这个“痴”有“三细六粗”九种表现,这是层次递进、由隐至显的心理过程。三细过于细微难测,这里不作研究,我们来看看“六粗”[vi]的表现。

   1、  智相:依前面“三细”而起的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爱净境不爱染境,称为智相。这是我们情感的最初由来,前面的“三细”将一个圆融的世界划分为一个孤立的境界相与“我”相对,故就会产生爱与不爱的趋向了。这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分裂”机制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  相续相:依智相分别,于爱境则生乐,于不爱境则生苦;觉心起念,相应不断,称之为相续相。有了分别后,我们就会抓住这个爱与不爱的趋向,而让心停留在这里,从而产生了乐与苦的感受。这里提示,我们无论对于苦和乐都是抓住的,不然就不会有烦恼了。佛家对于心理过程有很细致的观察,目的是为修行者提供方法。这里的相续显示烦恼是由于我们在烦恼上停留造成的,如果能够断,如禅宗所说的“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心理修养,则烦恼就不会继续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