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文学综论 >>

唯识学第七识理论对情绪的解析(2)

分享到:

   3、  执取相:依前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称为执取相。由于对苦乐的感受有趋避,所以就有了执着。这里,心起执着很有“强迫性重复”的味道。而趋避也就是我们最初的防御机制之由来,实际上如果不给予防御,一切苦乐都会很快过去,而防御就是执着,而失去了对环境的正确即时的应对。

   4、  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这是情感象征的起源,我们对我们的苦乐感受给予了定义。巴史克在其《心理治疗入门》一书中谈到,婴儿无法把知觉运动的适应形态转化成象征性的语言或者表达形式,这种形式称之为原发的潜抑。“借由原发的潜抑,可以保护自己,避免感受到痛苦的情感经验。[vii]”人类如果有执着而还没有无法形成象征,则情感上缺乏丰富的体验,从而缺乏对于他人的同理心,缺乏对环境有分寸的应对,会导致边缘性人格。而一般人因为象征的出现,却会由此而形成一个对象征的反应,如果这个反应形成了心理上的内循环,就是心理问题了。我们就会因为象征,例如恋爱中的人会因为恋人的行为而用象征进行理解并由此而产生感情的波澜。

   5、  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执取生著,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这是我们因情感而采取行动的过程。这里说的行动也包括心理上的活动,防御机制就是一种内心的行动。在佛教里也称之为“思”。

   6、  业系苦相:系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称为业系苦相。这里指的就是由我们的行为造成的痛苦。在佛家来看,我们为了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的行为,因为痴的缘故,都会带来痛苦。心理障碍尤其如此,我们因为不能忍受内心的冲突和焦虑而采取的防御机制,一定会造成新的更大的痛苦。这里说的“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用佛家的话说是“轮回”和“业力”,而用精神分析来说,就是“强迫性重复”。

   从这里能看到,一切的烦恼皆来源于“痴”(无明),而这个无明,因为我们心理的象征功能而放大,而产生重叠无尽的“痴”,往往已经偏离了事实发展的事实与规律,但为来访者所执着。强迫性地重复着曾经的心理防御模式。

   对“我痴”的心理过程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心理障碍的诊断,也有利于运用各种技术去对治。这六个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都是心理功能的发展阶段,在那个阶段如果出现了问题,人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疾病。

 

  三、情绪的根本认知——我见

  第七识的第二大烦恼是“我见”,在修道上,最难解的是“身见”,所以一般认为,认我们这个肉体的生命与精神的生命为“我”的这个执着就是“身见”。但是,人类的我其实是不局限于此的,在一般人来说,除了身体以外,我们还会把“我”放大,在《真现实论》里,太虚大师将此做了完整的分析。

  最小的我就是“现知一刹那心”,或者叫主观,而非我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第二层就是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包括情绪与人格等等这个层面的是“我”;第三层就是肉体之我,也就是俗称的我;再扩大的就是家族为我;第四层就是职业团体的我;第五层就是国家的我;第六层就是人类的我;第七层就是有情类的生命;第八层就是一切生物;第九层就是地球系;第十层就是太阳系……我们说的集体荣誉感之类的都是这里的某一层的“我”。

  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会感到许多的不如意,因为我们觉得“我”受到了侵犯、限制、伤害等等。其实是我们的我这个概念的外延放得太大,把许多事物都看成自己能主宰的或需要保护的范围的缘故。在心理治疗里提出了界线不清这个概念,这就是指的“我”的这个圈子划得与别人,特别是与社会公认的不一致,相应的互动行为也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所以,这个我见是非常深刻与广泛的,无时无处不在把生活中的事物都划分为“我”与“他”的,都在时刻警惕着“我”是否受到了伤害。特别是心理障碍的人,这个界限和相应的受到“伤害”的感觉会特别深,痛苦也就特别深了。

  在自体心理学里,把这个烦恼、这种保护“自我”良好与完整的倾向,称之为心理动力之源,那就是“自恋”。

  因为“我见”是一切错误认知的源头,所以佛家最重要的就是消除它。一切的修养方法都只是做准备,只有修养达到一定水准,能够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体悟,就会超越“我见”而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是所谓人本主义说的“心灵不设防”——不用任何防御机制——的境界。所以治疗也好,修养也罢,关键在于“我痴”、“我见”这两方面的解脱。

 

  四、情绪冲突之源——我慢与我爱

  第七识的另两个根本烦恼是“我慢”与“我爱”。这是继前两个根本烦恼之后的,造成心理冲突和人际关系冲突的最核心的心理功能。

  佛家认为,我慢是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会导致“清苦”,因为傲慢的人一般会比较清高,人际关系不良。无论这个清高是抑郁还是轻躁的,都是慢的表现。根本的“我慢”是执着我和我所有的东西而起慢心。内执有我,则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由我慢这个根本,会有许多的表现,基本的就是三种:慢、过慢、卑慢。其中要特别说的就是卑慢,这在抑郁情绪里会显得较明显。看起来,抑郁患者是自信不足,自我肯定很低。其实是内心有一个非常高的“理想自我”来看一切的。把别人的优点都拿来比,心底里的意思就是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集所有人优点于一体的人。自体心理学把这个烦恼作为人的“自体”的一极——夸大的自体,其需求就是“镜映移情”,就是需要他人的赞扬,需要他人的正确理解,需要他人的接纳,需要环境按自己的方式来安排等等。

  “我爱”在唯识里又称为贪,就是欲求五欲(财、色、名、食、睡)等对于众生自身及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而无厌足的精神作用,这样也会带来各种痛苦。“我爱”之贪源于对生命的延续的需要,也是“自他”分裂之后的一种合一的力量。本来是浑然一体的世界,心理上划分了“自他”,而现实里也不能缺少“他”,由此而生出的不安全感让人更加贪婪地获取自己所要的一切。自己喜欢的,自己需要的,都要占为己有,这是人际关系情感的本质。

  我慢与我爱是天生矛盾的,是人类意识冲突、烦恼丛生的起源。因为我慢是自大而自足的,我爱是对外的依赖,第七识将世界割裂成“自他”,而世界本为整体统一的存在。所以它就进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一方面它本能地把世界排斥在“我”之外,另一方面又本能地想把世界作为“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