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国佛学研究(3)
时间:2008-08-13 22:35来源:佛学研究,1999年第8期作者:方立天 点击: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一书,除了标点、校勘、注释以外,我还撰写了长达万言的《华严金师子章评述》,系统地介绍《华严金师子章》的成书过程,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比较深入地解剖该书的思辩逻辑和理论实质,从现象与本体的关系、现象和现象的关系以及现象和主体的关系三个层次,分析该书的中心观念“无尽缘起”说的复杂内涵,指出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本书出版后,已故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同志亲自撰写书评《读〈华严金师子章校释〉》(载《读书》1984年第9期), 肯定了该书的整理方法和校释成果。后来他又在《古籍整理的几个新问题》(载1986年7月25 日《人民日报》)一文中,在谈到古籍整理方法时,举出校释比较成功的四本书为例,《华严金师子章校释》被作为第二个例子,说:“书前作者写了长达万言的《华严金师子章评述》,不是从佛教哲学加以论定,而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加以论定。参校本引用了宋代承迁的《注释》、净源的《类解》、日本景雅的《堪文》、高辩的《光显钞》,对所有这些引文,都加作者《案》;特别在每章之后,作者还写一段《总释》。这种整理方法,特别在长篇评述上有明显的哲学倾向性,因而具有学术价值,不单纯在于校释引用之广泛。”我想,在校释佛教典籍时,综合校释成果,深入把握原书的内容,进而加以系统的评论,不仅对自己是一种学术收获,对广大读者也是一种有益的学术贡献。
应当看到,今后能读懂古籍和肯读古籍的人会逐渐减少,因此古籍的今译就显得更为迫切。古籍的今译如何保存原作的蕴味,是一大难题。应当承认,古籍经过翻译之后,原作的语感和情味是很难保存的,我们应当尽量做到符合文本的原义。我在《华严金师子章今译》一书中,力求使译文的意思与原文一致,力求语句通俗,以达到译文能较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帮助读者最大限度的读懂原作。
三、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
1986年我的《佛教哲学》一书问世,后经扩充于1991年出版了增订本。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又将它列入“人文丛书”相继再版。当时我写《佛教哲学》,主要出于这几种考虑:一是,近四十年来,我国的佛教研究著作以佛教通史和断代史居多,而介绍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宗派的佛教三藏中的共性东西,即佛学的基本思想,却不多见,这难以适应一般读者的需要;二是,一些已有的佛学概论著作,多数是依据佛教论旨,用佛教术语组织和论述的,一般读者不易读懂。如何用现代哲学论题和术语介绍佛学的基本理论,提供一本学习佛教思想的入门书,是我长期积蓄心头的愿望。我写《佛教哲学》一书,在内容方面是着重于如实地勾勒出佛教哲学的传统体系。我认为,佛教哲学主要是由人生观、宇宙观、伦理学和认识论等方面构成,这几个方面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佛教的宇宙观和认识论是为解脱论提供依据,包融于人生观和伦理学之中,而人生观和伦理学又是融为一体的。佛教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哲学,但是,佛教宇宙观比起佛教人生观更具有浓郁的哲学色彩,因而也较多地包涵和积淀了人类认识史上一些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为此,我在书中突出的是佛教宇宙观的论述,并在增订本中增添了佛教认识论的内容。这样,《佛教哲学》增订本便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总结性的,着重从总体上介绍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和重要著作,以便使读者对佛教哲学获得一种概括性的了解。第二部分论述佛教的人生价值论,介绍佛教最基本的人生学说和伦理学说。第三部分着重阐明佛教的宇宙观,对于在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宇宙要素论、宇宙构成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逐一加以分析。第四部分是论述佛教的认识论,分别对佛教的禅观、般若中观、新因明、顿悟、三谤圆融、真妄心观等独特认识形态作了系统而简明的考察。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论述,使佛教哲学以其别具一格的结构体系呈现于读者面前。是否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正确方法,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成功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只是作了些初步的尝试。我在撰写过程中,注意运用的方法主要是:
1.从实际出发,力求适应现代人的需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佛教文献中筛选出现代一般读者应当了解的哲学思想诸层面;二是力求用现代汉语表述佛教哲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标题的现代化用语、佛教术语的现代语言解说以及佛教哲学内容的现代化阐释等方面。
2.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佛教哲学的发展,从小乘到大乘,从空宗到有宗,从显教到密教,由天竺而中华,由亚洲而欧美,蔚为茂林。面对这无比繁复的演变历程,我着重依据其发展轨迹,筛选其积淀着理论思维成果的主要概念、范畴、命题和论纲,依其固有的逻辑,阐释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涵。例如,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书中追溯历史上次第出现的原始佛教的“业感缘起”论、中观学派的“中道缘起”论、瑜伽行派的“自性缘起”论、密教的“六大缘起”论、《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乃至天台宗的“性具实相”论、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和禅宗的“自心顿悟”论,把逻辑分析和历史叙述结合起来,比较前后的异同和发展变化,揭示出各种缘起论的个性和共性。
3.实事求是的评述方法。佛教发展2500多年,三藏典籍浩如烟海,拥有数亿信徒,在历史与现实中都有很大影响。对这种世界性的宗教,作为一种严肃的学术研究,应当如实地把它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宝贵思想财富,同情了解,谨慎对待。我在论述中,极力排除主观好恶,淡化情感色彩,努力多作客观平实的叙述,并且着重挖掘其特殊的价值和贡献,认真揭示其失误与流弊,力求作到辩证分析,合情合理。
四、佛教文化研究的开拓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与现今人们观念深处的传统文化劈面相撞。学术界的历史使命感和探索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升华,于是一股强劲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反思热潮随之兴起。在这种思潮的冲击下,我产生了探索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强烈冲动。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汇合,异邦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广,成为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实文化与传统文化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割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文化,就有必要反思过去,探寻佛教文化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存在的种种因素,分析佛教文化在人们心中积淀的种种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汲取中国佛教文化中一切有价值、有活力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同时,当我撰写《佛教哲学》的时候,就感到书的内容偏于哲理性,比较适合于学术界的需要,而对广大的读者群来说,更需要的则是对佛教作全方位立体化介绍的概论性的著作。这又使我萌发出从宗教文化实体的角度来论述佛教的构想。这样,在完成《佛教哲学》之后,我又开始撰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一书。此书于198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