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造像 >> 画像 >>

试论维摩经变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5)

分享到:


  到了唐代维摩诘的形象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初唐第335窟北壁的维摩经变中,出现了众多情节统一描绘在通壁大墙上的壮观场面,那些在造像中听法的比丘和僧众们的身边又多了一些新面孔,国王、大臣、长者及诸族王子皆成了维摩的忠实听众。此时维摩的形象也发生了众大的变化,一改过去“清羸示病之容,隐机忘言之态”,身体前倾,神思飞扬,是一位精神抖擞,炯炯有神的长者形像,右手拿的麈尾没有高扬而是朝下放置,这种右手朝下握麈尾的方式成为唐代维摩绘画特有的造型。盛唐时期维摩变的数量虽然有限,但艺术水准极高,艺术家们以皇室宫廷的上层贵族为蓝本来塑造维摩诘,如第103窟东壁维摩像,身穿白衣,坐于胡床上,手握麈尾,身体前倾,双眉紧锁,正与对面的文殊发出咄咄逼人的诘难,作者通过性格的刻划,表现出士大夫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进取精神。此图与传世的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相比较,有着共同的特点。在这里,维摩手中的麈尾已非谈锋助器,而更似生活中“佛秽清暑”之类的生活用具,人物的气质比起魏晋六朝时期少了些许“玄味”,多了几分“侠气”,少了些许“阴柔”,多了几许“阳刚”,体现出大唐作为世界强国的时代气魄和以意气功业为美的审美风尚,是唐代审美意识的成功追求。中唐以后维摩经变有了一个更明显的变化,由集中表现中心人物维摩与文殊转向注意表现故事中的其他生活场面。在159窟经变故事情节中,出现了当时吐蕃赞普及其侍从出现在听法现场,并在各国王子中占领先地位。吐蕃赞普腰束革带,辫发束髻,翻领左衽长袖胯衫,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13)与其说艺术家们在表现宗教信仰,不如说是在借经变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人生。宗教的意味大大减弱,世俗的场景侵入了佛国圣地。维摩经变已不再是清谈名士的写照和投影,而是艺术家所创作的多姿多彩的人物画,风格多样的山水图,与六朝清谈家的形象相比社会实用功能相对弱化,审美愉悦的抒情功能更强烈更突出。

  北宋时期,道释入儒,三教合流,佛教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抗争中终被兼收并蓄。唐代的那种宗教狂热已逐渐衰退,宗教画已非绘画中的主流,出现了象《清明上河图》那样讲求再现之美的写真性的艺术作品,社会理想的审美时尚已转向完整而准确地描写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敦煌壁画中,维摩经变在宋代已进入尾声,这个时期对维摩经变的刻画更全面地表现了维摩经中的故事情节,在第61窟,出现了除经变中的“嘱累品”之外的十三品故事情节,
  (14)为画家表现现实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在描绘“弟子品”中的“阿难乞乳”的故事中,出现了纯朴清新的农村生活场景,牧童、奶牛、农妇挤奶皆是真实的生活场面。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意义。此时在中原地区,维摩经变偶而见于一些画家的线描作品中,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白描“维摩演教图”
  (15),以维摩为中心,刻画出21个人物,纯用白描,不着颜色,人物形象“高古超越,非尘凡面目”,维摩已失去了盛唐时兴奋、激昂的活力,含蓄沉深,符合当时宋代士大夫理想的文人形象。维摩身旁的天女散花的形象,成为后世经常表现的艺术形象,已踏上“纯粹审美的真艺术的途经。”
  (16)这一时期的画家们的有关佛教的绘画,有时还被翻刻于石刻上。在中国石窟历史的延续性上时代晚于云岗、龙门的大足石窟北山佛湾第177号,有一幅也是大足石窟唯一的一幅摩岩阴刻宋名画家石恪所作《文殊诣维摩诘问病图》,为五代宋初时的作品,原为壁画,后被临摹复刻于石上。
  (17)使此经变的刻画在浮雕及壁画之外又呈现出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此变相绝大部分都已模糊不清,就残存部分来看,情节主要有问疾品、香积品和佛国品三品。

  宋以后,宗教人物画随着画家主观心灵的渗入,神秘性被打破,转变为以玩赏墨戏为主旨的文人释道人物画。宗教画从神圣的殿堂沦落为民间善男信女供奉香火的对象。维摩经变的刻画也消失了,但经中的一些题材成为戏剧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如梅兰芳著名戏剧《天女散花》便取材于经变中的《观众生品》,天女散花也成为民间常见的艺术作品。从永靖炳灵寺印度式的维摩到中国式的不同维摩,从艺术形象的选择上有了根本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对所崇拜“理想人物”的不同的审美要求。
  中国古典美学中艺术创造的一条重要美学原则就是“以少总多”,“万取一收”。
  (18)维摩诘的形象即是通过独特鲜明的个性形式显示了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并以其蕴含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在佛教的玄学化、佛教的道家化—中国的佛教禅宗的产生至儒释道三家合流的理学化的发展进程中,维摩经变在魏晋南北朝老庄道家思想和唐代禅宗佛教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了艺术由宗教向世俗的裂变,其艺术内容和形式对中国本土宗教的渗透和融合,极其形象艺术的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产生、繁荣和衰落的历程。在这里,无论是魏晋时的玄学还是后来禅宗艺术精神,都把道家的艺术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在政治哲学的层面上,老庄思想一直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而出现,但在艺术哲学和艺术精神上,老庄哲学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我们从维摩诘经变在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可以领略到道家思想在与外来宗教相互濡染、融合的过程中,为陶铸我们的民族性格、塑造民族文化作出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