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造像 >> 综论 >>

麦积山石窟“伏羲女娲”图像辨析

分享到:

    麦积山石窟,据文献记载最早在十六国后秦时期就已开窟造像,以后历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不断开凿和重修,形成现今的规模。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开窟在麦积山的西崖下部以74、78姊妹窟为中心的区域。其中,在74窟的西侧、62窟的东侧,有毗邻的两龛,均为小型圆拱龛,平面近方形、大小相近,是一对有特色的“双窟”,左为第69龛,右为第169龛,在两龛龛柱之间壁面上浮塑两条交龙,龙头从两龛龛梁上向两龛龛间伸出又回首反顾,眼睛大睁,龙口大张,吐出长舌交叉,龙身交缠一起。此交龙图像本应为佛教石窟中较多见的龛楣、柱的装饰艺术,却被多数研究者看成是“伏羲与女娲”,并将图像释读为“人首蛇身作交尾状”,与石窟中本身的浮塑图像内容及其宗教意义相去甚远。笔者冒昧著文,以澄事实,希冀不再以讹传讹,还其本来面目。

一  第69和169龛基本情况

     第69龛:位于麦积山西崖下方,平面梯形,平拱斜平顶,敞口,龛边突出塑龛梁和龛柱,并连接成平拱状,其上塑出尖状楣(图一)。佛座为长方形,披下双层三角形垂布饰。菩萨莲台边缘凸起,中间平凹。龛高1.06、宽0.97、深0.49米。佛座高0.27、宽0.57、深0.25米,菩萨莲台高0.23、直径0.19米。正壁塑一坐佛,左、右壁前各立一身胁侍菩萨。



     正壁主佛高0.50米,磨光高肉髻,面相丰厚,天庭饱满,鼻梁挺直,直通额际,眉细、眼稍凸,眼角细长,嘴角上翘,下巴稍短,脖颈挺直,中有一道阴刻线,着圆领通肩袈裟,领在双肩各一三角状,于左肩搭一片下垂。右手作说法状,左手提一衣角。结跏趺坐,不露足,下摆分三片圆弧下垂,衣褶为三角状。左胁侍菩萨高0.68米,高发髻,戴三珠宝冠,结宝缯,耳垂饰铛,发辫三绺披肩,戴稍宽垂尖项圈,内着僧祗支,下着裙,双肩垂饰带,披帛于腹前呈X状交叉,于双肩处呈三角状,穿肘于体侧飘扬,跣足立于莲台之上。双手贴附于身体,左手持莲蕾,右手莲花指状。右胁侍菩萨高0.68米,大体与左菩萨相同,但右手提瓶,左手掌心向内。

   龛右侧与169龛左侧间浮塑交龙,高0.42、宽0.17、厚0.02米。小龛下浅刻似忍冬状花纹,交龙大睛、大嘴,龙头从龛梁上伸出又回首反顾,龙口吐出长舌交叉,龙身交缠一起,两龙爪伸出,显得很有力量。龛右上小影塑佛残高0.16米。小影塑佛左肩搭一片衣禁,结跏趺坐。
 
     龛内表层隋代壁画,有多重圆头光、背光,莲珠纹大火焰纹,在佛背项光周围还有圆形图案,其中左侧存三个赭色的,右边一个赭色的,顶部尚存右二个、左一青色圆。另外,菩萨的头光上亦绘有亦相对并排连在一片的火焰。龛梁外尖楣上亦绘有火焰纹,残存石绿色,似为隋代所为。浅刻花纹上亦涂以石绿色。

     第169龛:第69龛右侧紧邻。平面近长方形平拱顶敞口龛,龛高1.06、宽1.03、深0.48米,龛内正壁一交脚菩萨,左、右壁各一胁侍菩萨。现存正壁交脚菩萨及左壁胁侍菩萨。

     正壁交脚菩萨,圆塑,高0.67米,戴三环形上有浮雕装饰的三珠宝冠,宝缯于冠两侧打结下垂并折叠,面容圆润,眉如新月,突目高鼻,嘴小唇薄,长发呈椭圆形与长条形耳垂重叠垂于双肩,上身袒露,带桃形宽项圈、臂戴钏,披帛自双肩搭下绕臂浮雕于墙面,下着长裙,双膝外撇,双脚下垂交于座前,坐于狮子座上,座已残损。座左侧浮雕一狮,形态生动。
 
     左壁胁侍菩萨,高浮雕,高0.76米,头戴华蔓冠,发披两肩,戴长耳坠,上身袒露,胸佩桃形宽项圈,帔帛自双肩搭下穿肘外扬。右手屈指于胸际,左手提带下垂,戴臂钏、腕环,手做持花状,跣足侍立在半圆形台座上。

     两龛相邻,之间用龛梁龙首相连,因此为双龛形式。

二  关于两龛之间浮塑图像的研究

     最早关于两龛之间浮塑内容的判定是1953年中央文化部的考察。勘察报告认为是伏羲女娲,“在此两龛之间,有摩崖浮塑小坐佛,下有浮塑‘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作交尾状”,年代认为是北魏早期。(1)

     李西民也认为麦积山第69和169龛的浮塑为伏羲女娲,“这组人首龙身交尾图,虽然头部有些残损,但它的鳞身龙躯及其交尾的形象还完好保存。……这样的艺术构图形式和图象国内外再无其它内容可考,无需置疑,它和我国中原众多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及石刻伏羲女娲交尾像如出一辙。考察这两处洞窟的造像,均为北魏早中期之物,……因此伏羲女娲交尾像的断代也属于北朝早期是无疑的。……当然‘交尾像’出现在伏羲女娲的故乡天水之麦积山这样早,它和当地民间传说及史籍的记载,有着互为佐证的深远意义。”“远古女娲时代捏泥人的雕塑根源与传统给麦积山民族传统之泥塑以巨大的启迪。”(2)

     刘大有引1954年文化部“麦积山勘察团”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的报告认为也是伏羲女娲,“是天水最早的伏羲像,要比伏羲庙的伏羲像早一千多年。它反映了在古代,麦积山也是祭祀伏羲场所之一。”(3)

     刘惠萍撰文认为“在这些泥塑中,位于麦积山石窟西崖中部六十余米高的69窟与169窟之间的崖面上,塑有一伏羲女娲交尾的浮雕。这组人首蛇身的交尾图,虽然头部有些残损,但它的鳞身蛇躯以及其交尾的形象仍还完好地被保存着。”文章列举了汉代及其以前出现的墓葬石刻画像与壁画、帛画的例子,指出“这些大量出现的伏羲、女娲像,都具有一明显的特征:即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或对偶交尾、或呈对称不交尾的形式”。归纳伏羲、女娲画像的基本形象特征有三:一是人首蛇身,二是成对偶形式,或对偶交尾或对称不交尾,三是手中执捧附属物主要有规矩、日月和芝草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