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参观云冈古窟
石佛的“酥饼”命运
云冈石窟开凿于1500年以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左右,洞窟内塑有佛像5.1万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高。
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保护中心化学门类的研究工作者,温晓龙的主要工作是对影响石窟的化学原因进行探析,并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
2007年12月15日上午,在温晓龙的逐一指点下,《法制周报》记者得以近距离观察到1500多岁的大小石佛们的容颜。有的脸部破裂,有的腿脚残疾,还有的全身“瘦”得不成佛形,四肢脱落,面目全非。
温晓龙告诉记者,很多石窟在建造初期,为了支撑山体的重力,都留下了粗壮的石柱。然而,随着风雨的侵蚀,很多立柱已经“消瘦”,呈现出下粗上细的形状。五华洞洞窟之外的几根支撑石柱,现在已经被风化得不一般齐整,有的柱顶已经和窟顶分离。第9窟、10窟和12窟前列柱正越来越细,外壁雕刻已荡然无存。
温晓龙介绍,云冈石窟绝大多数石窟都是受风化影响形成的,风化的结果往往呈现出四种状态,一种是表面粉末状,一种是叶片状,还有一种是洞穴状,最后一种是带状。
作为云冈石窟最有特色的石窟之一的五华洞,曾令许多文物研究者们兴奋不已。这里的泥塑和壁画艺术,在整个云冈石窟艺术宝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不容乐观的是,五华洞的泥塑和壁画艺术同样受到了严重的病害侵扰。
五华洞内十八罗汉的泥塑发生崩塌,清代顺治年间绘制的壁画上出现起甲(小泡)、剥离、空鼓等现象,而且日益严重。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保护中心主任苑静虎对云冈石窟的现状同样充满担忧,他在接受《法制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风化损坏最严重的东部、西部洞窟,石窟外壁的雕像与题记几乎风化殆尽,其中16窟至19窟外壁上原来密布千佛造像,现已无从辨认。石窟内各壁面近窟底2米的雕刻几乎全部风化损坏。许多石窟内的窟顶雕刻已呈板状剥落,局部窟顶岩石还有崩塌掉块的危险。用手指触摸雕刻着石像的砂岩,砂岩已经被风化,如同一张酥饼,手指轻轻一触,岩石的表面就像酥饼皮一样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