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民间佛教 >>

空与情(一)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

分享到:

佛教有很奇怪的两极,一端是极高的哲学思维,理论深刻细致,对宇宙人生有特殊的解释,不拜偶像,祗求实践修行以解脱痛苦。另一端却是俗丽的民间庙宇、离奇的 前生后世轮回说,并沈迷偶像崇拜,搅出充天塞地的鬼神迷信与法术异道。一些有修养的佛学追求者,认为这类民间迷信是受道教的影响,而非佛教真义。但据我的 研究,民间佛教仍是由佛教自己发展出来,从神化其教主开始,一步步纳入印度教诸神及印度文化幻妄而多彩的世界观,结果对佛学哲理全盘扭曲,产生满天神佛鬼 灵、到处偶像林立的民间佛教。
一、印度文化与佛教
佛 教源于印度,而印度文化的处境为一强烈的对比,一方是湿热的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另一方则是清寒的帕米尔高原。先是土著达荼罗族( Dasyus )人聚居于平原区,其后公元前 1750 年雅利安族( Aryans )入侵,压迫土著族人,视之为奴隶,同时创古印度文明,收集成吠陀经( Vedas )和奥义书( Vpanisads )等宗教典籍。
不同族人聚居在湿热地带,民族文化间的隔阂、资源的争夺、及战胜者的压制,形成权势悬殊的阶级社会,压迫、贫穷、和痛苦成为常见的现象。印度的宗教和哲学思 维,始于一种对苦的体验,进而追探苦的根源,开展出对「我」与「法」(存有世界)的分析和反省,其最终要求是在实践上能解脱痛苦。
印 度文化的基源问题,便是寻求解脱痛苦之道。在古远的年代,那里已有修苦行的人。在雅利安人入侵前,印度人拜的湿婆神( Siva ),在古代的图印中已被称为「大修行者」( mahayogin ,可译为大瑜伽行者 )。修行者很多是长发祼体,在树林或高山上默想,寻求神秘的经验,以解脱人间的苦劫。
雅 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已有沙门团( Sramana ),沙门义为「勤息」,指勤于止息世间欲望,是一种出家主义,重视修苦行( tapas )。苦行义为「热」,即如极热之苦,在佛教兴起稍早之时,有耆那教( Jainism ),其教主菩提子亦被称「佛」,重视苦行,方法是绝食、断食或限制食物,如半熟与粉末之食,又用特殊坐法苦痛己身,并受寒暑之苦;通过这些痛苦来抑止业物 漏入身体,至业物全断,才是解脱。
这种修道主义与出家主义,是印度文化的特征,核心就是求解脱人生的痛苦。印度各派宗教和哲学,均是在为如何实践解脱立下理论。
二、历史上的释迦
1. 小城邦主之子
佛 教亦是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中兴起。教主释迦牟尼,原名释达多( Siddhartha ),意为「一切义成」,即达成目的之意,族称瞿昙( Gotama ),义意「最好的牛」。其祖先懿摩尔( Iksvaku ),又称甘蔗王,在浮陀洛城( Potala )建立小国。其四王子被逐,在尼泊尔西南建迦毘罗律城( Kapilavatthu ),为臣属拘萨罗国的一小城邦,疆界约南北六十公里。故佛陀并非拥有崇高地位与荣华的王子,仅是一小城邦主的儿子而已。在他晚年时,全国各族被拘萨罗国所 毁灭。
至于释迦牟尼之名,释迦( Sakya )意为「能仁」,是族名,牟尼( muni )指「寂默」,了诸烦恼,是修道者的尊称,类似「夫子」,故全名之意为「能仁族的夫子」。
2. 生卒年代的混乱
释 迦的生平缺乏严格的史料,连其生卒年代也缺乏确实定论,祗靠几百年后的传说资料。目前可考的是阿育王登基的年代,约为公元前 271 年左右。而不同佛经有完全不同的说法。《十八部论》说,佛灭后一百一十六年有阿育王,《善见律毘波沙》则以佛灭后二百一十八年有阿育王。中间差了一百多 年。
据说释迦之 母摩耶夫人于岚毘尼园的无忧树下生下他,七日后便过世。他青年时感到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逃避之苦,遂于十九岁(或二十九岁)出家,经六年苦修,后于菩提树 下敷草跏趺坐四十九日,于二月八日夜明星将升之际成正等正觉,了悟宇宙真相。关键在觉悟「诸行无常」,一切都在变化,并通过「业」与「因缘」来了解世界。 后来他在鹿野苑开始说法,称为初转法车仑( Dharma-cakra ,印度神话传说「转轮王」会来人间建和平;「轮」是兵器,「转法车仑」即破一切邪见),而开创佛教,成立僧团。
八 十岁时,佛陀在拘尸那揭( Kusinagara ),食旃檀树耳果而死,亦有谓吃腐肉得赤痢而死。死亡之年,据不同佛经,起码有四种不同记载。由此可知,佛陀生平并无确实历史数据,佛经的记载亦无历史可 靠性。(这点与耶稣生平截然不同,新约圣经有相当多的正确史料可印证,包括约翰福音赖兰[ Ryands ]残卷[公元 125 年]马太福音残卷[ Thiede 定为公元 60 年]等十八件考古证据)。
不过,无论佛陀生卒年代如何,他在世时大概颇具伟大的品格,也提出一种解脱人生痛苦的实践方法。他应该不会是鼓吹迷信的人,而是位教导人觉悟宇宙万法无常变化的智者。他或许想不到,自已后来竟成为受敬拜的偶像和鬼神世界的最高者。
三、佛经的结集及佛陀的神化
1. 佛陀生平缺乏史料
有关佛陀生平,客观正确的历史记载几乎阙如,佛经的记载则已在数百年后,其中难免含宗教的夸张和神话的渲染,故很难确定「历史上的释达多」之真象为何。今人崇拜或敬仰的释迦,恐怕是后来佛教徒创作的神话性人物,而非历史上那位伟大的觉者。
佛 经的结集,乃因释迦牟尼死后,有关他的言论记忆各有差别,矛盾百出,而不得不统一言论。据《法藏因缘传卷二》言,佛陀大弟子阿难见一比丘诵偈 ∶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鹳,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指出这不是佛语,佛是说 ∶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不料比丘之老师知道后云 ∶ 「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当如前而诵。」可见佛言论已因人的传讲有异。又如《声闻经》所载,谓佛灭后,有比丘云 ∶ 「佛常言,应行是,应不行是,应学是,应不学是,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佛陀大弟子迦叶闻之不悦,遂要结集佛经。所谓「结集」( samgiti ),即是「合诵」,找出佛所说的话以共同诵出,并非文字经典的记录。由这记载亦知,佛死后,有关其言论已不致,结集是要建立其划一言论,
但祗是口传的合诵传统,不能建立文字流传的权威。
第 一次结集在王舍城,但已意见分歧。大迦叶及五百上座(即长老,又称阿罗汉)主持,曾排斥其中著名的弟子阿难,认为他求渡女姓,及主张可弃小戒,未能离欲, 不准其加入,且「把臂推出」。然而后应众人要求,而允其加入,以凑足五百罗汉之数。可见佛灭后,众弟子已有不同理解,且争议甚大,启分裂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