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与情(一)民间佛教的来龙去脉 作者:梁燕城(2)
时间:2008-01-24 21:40来源:缘起作者:梁燕城-中国佛学网-ww 点击:
由 于意见分歧,乃有第二次结集,在毘舍离城。当时已佛灭百年,为了争论比丘能不能以手捉金银的问题,结果西方的上座部与东方毘舍离比丘争论,据《南传赤铜鍱 部》记载,上座们放逐恶比丘跋耆子等一万多人;这些人(界外比丘)另行结集,而形成「大众部」。大众部来自一般群众,上座部来自长老,各自否认对方的结 集,佛教于兹正式分裂。此二部又各自分化,分成十八部以上,成为部派佛教。
第 三次结集,据《分别说部》谓,阿育王( Asoka )集千比丘讨论平息比丘间的纷争,是佛灭二百三十年的事。另一传说则来自《说一切有部》,称是迦腻色王集五百人于迦湿弥罗,是在佛灭四百年。早期究竟结集 了甚么经典,很多已不可考。至今留传的较早期佛经,是南传的《法句经》( Dhammapada , Pada 一字指足迹,即佛之行迹,是佛陀之偈的结合),《巴利文本传统》是佛在世随机而说之法语。一般专家认为,这是历史释迦牟尼唯一可能的真实言论。可惜均是零 碎的只言词组,虽有智慧文学的特质,但不能由之了解佛陀的历史真相。
早 期结集的多是口传数据,写成的文字经典,则在五百年之后才有,如较早的《阿含经》( Agava )(阿含的意思是「无比妙法」,或译「趣无」,毕竟归趣于无)。在考证上说,要到公元前八年阿育王摩呬陀( Mahinda )时的 Vattag anani 王,始有文字的佛教圣典流传。故除了《法句经》之外,我们不能得知历史上佛陀之真正言论。佛经的极大部份是后人假托佛陀之名所作,大乘经典则更为后出。故 经典的观点非常分歧,很多不一致之处。后来中国佛教大师用判教之法,重新处理,认为分歧来自佛陀在不同对象和不同体悟时的不同说法,以此来舒解佛经的矛盾 现象。
2. 荒诞不经的神话
正 因不少佛经是后出,故其中渲染的神话很多,已遮盖了释达多本人的历史真象。有很多神话荒诞不经,如佛陀的出生,是摩耶夫人梦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 肋入,而得怀孕,「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无所妨碍」。他出生时,「从右肋出,坠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违背自然 法则的记载,已把佛陀神化,而非仅是一位伟大的觉者了。
此 外,还有宿世神话,如《佛本行集经十六》提到一个佛前生的故事,是一人在浴盆洗浴时,见林中有鹿交配,自渎遗精于盆,被母鹿所饮,鹿因此怀孕生一怪物,名 一角仙人( Tsyasm ),头有一角,其足似鹿。因上山伤足,咒天不下雨十二年,附近的婆罗栲国受旱灾,国王乃请淫女与之共澡,生淫心成淫事,因而失神通,天遂下雨。「佛告诸比 丘,一角仙人我身是也,淫女者即耶输陀罗(即释达多的妻子)。」这等离奇而邪淫的故事,恐怕是后来佛教徒所作,目的是将当时各地所拜的鬼神仙人,如大梵 天、帝释王、诸神之王、天王等,视为佛的前生,因而视佛高于其它神灵,而其它神灵在来世才变成佛,故敬拜者应先拜佛。如此,佛便不复为「觉者」,而转列入 鬼神仙班矣。
这种神话其实与佛陀无常与缘起的教训相违背,已变成民间迷信,远离佛家的哲学。但这类荒诞虚妄之说却为群众所崇信,把原本向佛陀致敬与学习的「礼佛」思想,变成迷信的「拜佛」,再加上拜祭满天鬼神,遂变成今日民间佛教的现象。
释迦牟尼的历史真象如谜,不过可以确定,他是一位有智慧、有觉悟、而又有勇气去克服人间苦难的圣哲。但从其患赤痢而死来看,他基本上是有生有死、在时间中流转的常人,不是道成身,也不是神。正确的态度应是尊敬他,像尊敬孔子一样,但绝不应拜祭他,视他为超自然的神。
四、神话与迷信的起源
佛 与菩萨被神话化的过程,始于佛教分裂后,上座部持守原初佛陀为人的观念,认为佛是人间的,要饮、坐卧、排泄,也会有病服药。但大众部则把佛陀神化,认为佛 身无漏(无烦恼缺陷),不外示现身相给人,自己则在兜率天上,生病食药也祗是为人作示范的方便法门。据其《南传》的「论事」所述,北道部说佛的大小便比世 间的妙香更香。如此乃产生佛的「法身」思想,即,在地所见的,是佛的化身与报身,为父母所生,为业所影响,然而不外是亦现的相状(类似基督教早期的异端 「幻影说」观点),报身是虚的,法身是实的,他自己有无边际的法身,此法身无漏,类似一宇宙之泛神本体。
大众部将佛陀神化和理想化,不但视其法身为一泛神本体,又主张十方世界均有佛出世。因佛法身常存,此世界的佛虽死,但他世界仍有佛存在。如此,佛教的觉悟哲理遂被扭转为信「佛法身」及拜「诸天佛」的宗教。
佛 之所以被神化,除了因弟子思念其品格风范外,也因为佛陀教训祗讲空与缘,并没有最高真神的观念;但人心灵原知道有神,也追求神,故必须将他神化,又视他高 于诸神,如诸梵天,如诸梵天、帝释等;结果即背弃佛陀的无执精神。换言之,这是一方面把释迦牟尼这人在空间上无限扩阔,视他为无限的泛神本体,以慰弟子思 念之情;另一方面又将他在时间上无限延长,而提出宿世神话,并因此产生了菩萨的思想。
1. 菩萨的起源
菩 萨原不是指被人拜祭的神灵,而是指追求觉悟的精进。原文为「菩提萨多」( Boddhisattva ), Boddhi 是指「佛的觉智」, sattva 则为「有情」,故其意为「觉有情」。世俗的解释是认为菩萨不单求自己觉悟,也求他人觉悟,所谓「觉他」,这是菩萨的慈悲心。但其实原初意义却非如此,如小 乘《舍利弗阿毘昙论正》强调菩萨是「觉自」为本的,是「自思、自觉、自观」,并无言其「觉他」。具印顺的考证,菩萨的本义,可见《杂阿含经》中常提到的 「佛未成正觉时」,《中阿含经》也说 ∶ 「我未觉无上真正道时」,显明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有一阶段的,这阶段即名为「菩萨」。在《铜鍱部传》的相应部中,提及「世尊应正等觉,未成菩萨时」。故菩 萨是佛未成佛时的阶段,特别是其前世的修行,是以有情生命追求觉悟,是追求成佛的人,故菩萨的原义是启发人自己去追求
觉悟,自己成菩萨,并非膜拜的对象或具异能之神灵。今人拜菩萨,向其求福,已扭曲其原义了。
2. 并吞印度诸神的本生经
这 时又产生《本生经》的佛宿世神话,说释迦牟尼前生即为菩萨,经历很多世的前生,共三祗百劫(或四祗百劫),这前生故事散见于《阿含经》、《律藏》及大小乘 经典中,初结集为《杂藏》,后结果集成《有生经》、《六集经》、《佛本行经》,而《佛本行经》成为虚幻神话的大观园。
佛 经云 ∶ 「本生云何?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生事」(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佛的前生故事,在经藏中所传的,是把印度人的古圣贤视为佛的前生,如「大典尊婆罗 门」、「剎帝利灌顶王」、「仙人宗师善眼大师」、「转轮王顶生」等,皆是非佛教中的伟人,收入成为佛的前生,可说被佛教吞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