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禅宗 >>

佛教禅宗思想渊源

分享到:
   在具体分析佛教经典对禅宗思想的影响时,笔者立足于佛教禅宗哲学体系的基点,也就是说,笔者在撰写这部着作时,已经形成了对佛教与禅宗哲学的"前理解":佛教禅宗哲学,由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以此来透视大乘经典对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有较为明晰的看法。

   首先,佛教经典影响了禅宗的本心论。

   佛教禅宗本心论强调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质性,是修行成佛的基础。"如来藏"是《楞伽经》、《起信论》等佛教经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如来藏"意为如来处在胎藏之中,是"佛性"的别名。经文指出,"如来藏"因受 "无始"以来的"虚伪恶习"熏染,被"客尘"烦恼所障蔽,从而变成了"识藏",变成了能够派生一切的总基因阿赖耶识。《起信论》立一心二门,一为"心真如门",一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如来藏的第一重含义,是从体性上来说的,它超越染净、生灭;"心生灭门"是如来藏的第二重含义,是从相用上来说的,它表现为随熏转变,形诸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等。佛法修证的目的,就是要将被熏习污染的"如来藏"转变成清净的"如来藏"。《圆觉经》宣说圆觉法门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显示佛教修行都不外修证本有圆觉的道理,与"如来藏"思想同一关捩。"如来藏"思想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人人皆有清净超越的本心本性。《法华经》象征人人皆有佛性,有着名的"衣珠"、"髻珠"喻;《涅槃经》以佛性作为宗旨,其佛性思想最为鲜明的旗帜是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经中设立"贫女宝藏"、"力士额珠"喻,形象地说明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点。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为禅宗所大力弘扬,成为禅宗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正是由于有大乘经典"如来藏"思想作为理论依据,禅宗自创立肇始,就鲜明地提出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响亮口号,并进而确立起"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主张。达摩"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即是依据"如来藏"思想。禅宗不但认为众生皆具菩提觉性,还肯定众生的菩提觉性原本清净,因而只要除却后天的污染,便可以顿见清净本性而成正觉,这与《楞伽经》、《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一脉相承。由于"如来藏"思想包含着一切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等内容,从达摩开始,中国禅便沿着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原则立场展开。《涅槃经》的"贫女宝藏"、"力士额珠"喻,在禅林广为流传,禅宗用"本额珠"象征"本心佛",并提出了本有佛性、顿悟佛性、返求自心等一系列禅修原则。《涅槃经》、《华严经》的众水皆含月、千江月体同之喻,也以精警凝练而饮誉禅林,成为禅师上堂开示学人时经常揭举的话头。《证道歌》"一性圆通一切性"、"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的吟咏,折射着《楞伽经》如来藏"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基常住不变,亦复如是" 的慧光。

   《起信论》主张人人皆有不增不减"清凉不变"的"真如自体",即自性清净心,同样成为禅宗本心论的基本观念。宗密指出,达摩所传授的正是这个自性清净心。禅宗所要体证的"含生同一真性",即是《起信论》所言的人性本具之真如心。对真如心清净无染的特点,《圆觉经》以摩尼珠为喻。摩尼珠本身没有颜色,什么颜色的光照射到它,它就显现出什么颜色。经文以此比喻本心本来清净,由于无始劫来的习气,造成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歧异,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禅宗以摩尼随色,譬喻真心在缠,指出晶莹自性纵是为尘劳所蔽,其本体也不会受到染污,"摩尼在掌,随众色以分辉。宝月当空,逐千江而现影"。《圆觉经》强调圆觉妙心超越一切对立,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好似摩尼宝珠,虽映现出各种颜色,本体仍洁净如故。禅宗以"主人翁"、"威音那畔"、"空劫前自己"等来象征这颗本原的心,强调真心在缠而不染。禅宗继承《法华经》"衣珠"、"髻珠"思想,以"衣珠"象征自性的澄明、圆满,指出参禅悟道就是要重新发现原本存在的衣珠,使精神生命由欠缺到富有,由窘迫到自足。发现衣珠,即是豁然见性,即是"打开无尽藏,运出髻中珠"。

   远离垢染的自性,超越语言文字。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故大乘经典注意破除语言与思维的意义。《楞伽经》指出如来藏"真实离名字",因为言说是俗境,而其指称的对象是圣境,两者一为生灭现象,一为永恒实体,所以言说不能指示真理。《楞伽经》与《楞严经》、《圆觉经》等,提出了着名的"指月"之喻: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起信论》亦谓"一切言说,假名无实"。《华严经》也非常注意对形相的破除和对言语的摒弃,认为"言语说诸法,不能显实相"。按照这种观点,作为幻法的言语不能表征真如实相。言语与分别往往总是联系在一起,要体证真如,必须离言绝虑,这成为禅宗最基本的语言观。

   其次,佛教经典影响了禅宗的迷失论。

   佛教禅宗迷失论探讨为什么会迷失澄明本心而流转于生死这一问题。《楞伽经》的偈语形象地形容了"如来藏"转为"识藏"的过程:"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如来藏"本来澄明湛寂,因内外境风的鼓荡,寂然清净的本体,遂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起信论》从本体上强调自性清净,同时从相用上又指出心性随缘起染,生灭流转。《起信论》用阿梨耶识阿赖耶识表示这种生灭,谓依止"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才有生灭之染心。"如来藏"一似不动的水,被"无明"之风所吹拂,遂成为生灭心的动水。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与生灭不停的七识染心相和合,两者非一非异,这就是能含摄、生起一切染净诸法的阿赖耶识。

   《起信论》将阿赖耶识分为觉与不觉二义,将不觉又分为根本不觉、枝末不觉二种。后者由前者所生起,继而产生业相、转相等三细、六粗之相。《起信论》指出一切生灭现象,都是众生依止心、意、识三类精神现象辗转生起。世间一切境界都是依无明妄心而生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起信论》还将染心分为"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根本业不相应染"六种。《起信论》的迷失论,从染污的生灭缘起而言,是依心起意,依意起意识,展现人的心性作用。根据这种理论,只要把生灭心中的染污减遣涤除,本觉真心即可顿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