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
时间:2008-06-13 16:06来源:[成都]四川师大学报,1999年第3作者:皮朝纲 点击:
在禅宗美学的研究中,面临一个无法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而本体范畴却是一个自我融洽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因为任何一种自我融洽的理论体系都只能在本体论上建构完成。那么,禅宗美学的本体范畴是什么呢?
一
何谓“本体”?“本体”是指终极存在,是指存在的根据和根源。何谓“本体论”?就是对本体加以描述的理论体系,亦即构造终极存在的理论体系。冯友兰说:“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此是所谓‘本体论’。”(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绪论》,中华书局1961年版。)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的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本体范畴总是有信仰的生命主体安身立命的源点。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任何一个民族在文化初创时期,思想家们都无法回避要在终极信仰中先验设定本体,以作为安身立命的终极。而思想家们也只有根据这个形而上的“本体”,才有可能建构一个自我融洽而又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黑格尔在评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伟大贡献时说:“柏拉图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的要求的人,他要求哲学对于对象(事物)应该认识的不是它们的特殊性而是它们的普遍性”,“它们的自在自为的本体”(注: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7页。 )。正是这样,他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152页。)。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初创时期,它的思者和哲人就在终极信仰中先验设定本体,作为安身立命的源点。这个本体就是“禅”。诚然,“禅”不是禅宗的专有物,然而以“禅”命宗,使“禅”的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禅宗成了有别于佛教整体的独特派别。
“禅”在原初意义上是指佛教僧侣主义的一种基本功、一种修行方法。禅,原文为梵文Dhyāna,音译为“禅那”,略称“禅”, 旧译作“弃恶”、“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慧苑音义》卷上云:“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静虑有两层意思:一是使心绪意念宁静下来,即静除各种胡思乱想,此与“止”或“定”相近;二是如实虑知所对之境,即静中思虑,于静中专注一境,此与“观”或“慧”相近。在佛教里,一般称做“禅定”或者“禅观”,乃是音意兼用的一种指称。它在大小乘共修的戒、定、慧“三学”里,在大乘独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里,都占了重要地位。但是,中国禅宗以“禅”命宗,其“禅”的内涵已不是“禅”的原初意义,已不是传统禅学所说的只是“静心思虑”之意,已不是禅宗出现之前僧人所修习的“四禅入定”。禅宗大师曾指出:“此禅含义多名,又名最上乘禅,亦名第一义禅,与二乘外道,四禅八定,实天渊之间也。”(注:《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一上《山房夜话》。)禅宗把“禅”视为众生人人本来具有之本性,是众生成佛的因性,禅宗又把它称之为本来面目。禅门宗师指出:“禅是诸人本来面目,除此之外别无禅可参,亦无可见,亦无可闻,即此见闻全体是禅,离禅外亦别无见闻可得。”(注:《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卷上《结夏示顺心庵众》。)
南禅创始人慧能曾在理论上把“禅”从传统禅学所指称的作为宗教修习方法的“禅定”概念中提升到本体论上来加以解释,指出:“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注:《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9—20页。)慧能法嗣神会和尚也说:“坐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为禅。”(注:《南阳和尚答杂征义》,见《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101页。)可见,从慧能开始, 已把“禅”作为代表“本性”(自性、佛性、法性)的本体属性的概念,代表宇宙人生的本体属性的概念。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中,对“禅”与“真性”(佛性、法性、自性)的关系作了分析与说明,指出了“禅”之“源”是“真性”。他说:“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况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又指出:“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他还引《梵网经•心地法门品》“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以佐证他的论点。宗密的分析与论证,说明了“真性”(佛性,心地)是“禅”之“本源”(根本),也可换一个说法,“禅”的深层内涵就是“真性”(佛性,心地);也说明了“禅”是“万法之源”(法性),是“众生迷悟之源”(如来藏藏识,自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的奥秘(“本源”,“根本”)。可见,宗密实际上指出了“禅”是一个代表“本性”(真性、佛性、法性、自性)的本体属性的概念,代表宇宙人生的本体属性的概念,或者说它就是“存在”,它是禅宗哲人和思者在终极信仰中所设定的、作为安身立命的本体范畴。
元代禅门高僧中峰明本则明确界定了“禅”的内涵。他说:“禅何物也,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也,即吾禅之体也……然禅非学问而能也,非偶然而会也,乃于自心悟处,凡语默动静不期禅而禅矣。其不期禅而禅,正当禅时,则知自心不待显而显矣。是知禅不离心,心不离禅,惟禅与心,异名同体。”(注:《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五之下《永彝安居士》。)“此禅即一心之异名,非人天二乘所习八定四禅之禅。”(注:《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九《东语西话续集》。)“禅是诸人本来面目”(注:《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一之上《山房夜话》。)。中峰明本明确指出了“禅”与“心”是“异名同体”的,“禅”就是“吾心之名”,是众生具有的“自心”(自性,本性),是“诸人的本来面目”。在禅宗那里,“禅”作为本体范畴,是以“立心”(佛性论是禅宗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来建构其心性本体论的。因为禅宗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心”这个概念又是整个禅宗哲学与美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而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