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禅宗 >>

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4)

分享到:


     三

   禅宗大师倡导在参禅悟道以及弘宣禅法活动中,应该重视对“禅”(道)的观照、洞察与体悟。在他们看来,参禅悟道的过程就是进行般若观照以去妄显真的过程,就是获得般若体验以“识心见性”的过程,也才有可能获得开悟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明代禅宗大师憨山德清提出了“味无味”的命题,以概括参禅悟道活动的过程、特征与目的。他说:“趣利者急,趣道者缓。利有情,道无味,味无味者,缓斯急也。无味,人孰味之?味之者,谓之真人。”(注:《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五《憨山绪言》。)“味无味”的第一“味”是动词,是指般若观照与般若体验,是对“禅”(道)的体味,是对“本来面目”的追寻。这在禅宗典籍中随处可见。《高峰和尚禅要》称:“精穷向上之玄机,研味西来之密旨。”《续高僧传》卷十七《周湎阳仙城山善光寺释慧命传》云:“初(慧)命与慧思定业是同,赞激衡楚,词采高掞,命实过之,深味禅心,慧声遐被……常欲蝉蜕俗解,贪味真如。”刘禹锡《袁州萍乡杨歧山故广禅师碑》曰:“味真实者,即清净以观空。”独孤及《舒舟山谷寺觉寂塔故镜智禅师碑铭》曰:“及尝味禅师之道也久。”其“研味西来之密旨”、“深味禅心”、“贪味真如”、“味真实”、“味禅师之道”等等之“味”均属此类。“味无味”中的第二个“味”(“无味”)是名词,是指禅道、禅境。这在禅宗著作中也随处可见。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云:“贪著禅味,堕二乘。”《五灯会元》卷二十《天童昙华禅师》云:“首依水南遂法师,染指法味。”独孤及《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云:“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元僧释英更称“无味乃真味”,他的《言诗寄祐上人》云:“参幻习唐声,雕刻苦神思。竭来入禅门,忽得言外意……始信文字妙,妙不在文字。食蜜忘中边,无味乃真味。”其“禅味”、“法味”、“真味”系指禅道、佛法之滋味,谓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精妙深邃,如美味悦人。因而憨山大师提出的“味无味”就是对禅道(“无味”)进行般若观照与般若体验(体味),就是去妄(“情”、“利”)返真(“道”)。在禅宗美学中,“味无味”的命题也是对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活动特征的概括,那就是通过审美观照与审美体验(“味”——体味)去领悟、把握并达于审美境界(“无味”:“道”——人生境界或艺术境界)。
   “味无味”这一命题的提出,最早见于《老子》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它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美学关于审美观照与审美体验、人生美与艺术美的本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探讨和论述。在老子那里,“味”就是体味和观照,“无味”就是一种至味,就是“道”。(《老子》三十一章云:“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味无味”就是体味、观照“道”的本质特征和深刻意蕴,体味、观照美的最高境界(注:参见拙著《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14—15页。)。“味无味”又见于《晋书•索袭传》。晋代敦煌太守阴澹称同时代的隐逸者索袭云:“世人之所有余者,富贵也;目之所好者,五色也;耳之所玩者,五音也。而先生弃众人之所收,收众人之所弃,味无味于恍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注:《晋书》卷六十四《索袭传》,《晋书》第八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2449页。)可见,明代憨山大师是借鉴前人的论述,用“味无味”这一命题以概括参禅悟道活动对禅道、禅境的观照、体悟和把握的。还必须注意,“味无味”这一命题中的第一个作为动词的“味”,与第二个作为名词的“味”,是处在同一意义链上,表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天然的内在联系,表明了在观道、参禅以及审美活动中,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观照、体悟,以及达于某种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从禅宗典籍和著作得知,“味无味”(“味……味”)这一句式已明显成了一种范式。诸如:李充《大唐东都敬爱寺故开法临檀大德法玩禅师塔铭并序》云:“正法无著,真性不起,苟能睹众色,听众声,辨众香,味众味,受众触,演众法,而心恒湛然,道斯得矣。”东汉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云:“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味味,身不贪细滑,意不志念,是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内无为也。”其“味众味”、“味味”等等,就是“味……味”这一句式的应用。我们在本文前面所引的“深味禅心”、“贪味真如”、“味真实”、“味禅师之道”等等内涵,又何尝不是“味……味”这一句式的表现哩!
   从先秦时代的老子提出“味无味”这一命题,以表述对“道”的观照、体悟与把握,到明代憨山大师运用这一命题以概括参禅悟道活动对禅道的观照、体悟和把握,其“味……味”这一句式已逐渐成为一种理论范式。按托马斯•S.库恩的说法,范式是科学的必要条件和成熟标志,只有当一门科学形成了共同的范式,它才能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注:见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所谓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价值信念和理论模型,也是使科学家组成科学共同体的东西(注:参见汝信主编《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182页。)。 纵观中国美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自老子提出“味无味”这一命题后,其“味……味”这一理论模型具有很大的统摄力,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诸如南北朝刘宋时期的画论家宗炳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所提出的“澄怀味象”(《画山水序》)、“澄怀观道”(见《历代名画记》)的命题,其“味象”、“观道”的内涵又何尝不是“味……味”这一范式的表现呢?诚然,其“无味”在儒、道、释各家的美学思想中表现为不同的内涵,呈现出道德本体论、宇宙本体论、心性本体论的不同特色。
   我们曾经指出,中国传统美学在研究审美活动的轨迹时,曾呈现出从“味”(体味)
  
   “气”(审美创造力)
  
   “意象”(意中之象)
  
   “意象”(艺术形象)
  
   “气”(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