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禅宗 >>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

分享到:
【摘 要 题】马祖道一是有确凿记载可考的南禅宗僧人入闽传法的第一人。道一入闽传法,使南岳怀让禅系较青原行思禅系先传入福建并获得迅速发展,为福建成为我国晚唐南禅宗活跃之区奠定基础。

   道一(709~788年)为中晚唐之际的著名禅师,因俗姓马,时称“马祖道一”或“马祖”。有关他与福建禅宗的关系以及他所传南岳禅系在中晚唐福建的承传未有论及者。探讨这一问题,对福建禅宗史乃至中国禅宗史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文拟就此陈述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道一禅师肇化于建阳

   福建建阳佛迹岭应为道一禅师的肇化之必。据记载,道一为汉州什邡县(今四川广汉)人,幼年“削发于资州唐和尚,受具于渝州圆律师”[①]。后往湖南南岳习禅。怀让禅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公案开悟道一。[②]但关于道一禅师出世传法于何处?史籍记载不一。唐权德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碑铭并序》载,道一“尝禅诵于抚之西里山,又南至于虔之龚公山”[③]。南唐静、筠二禅师的《祖堂集》道一传载,道一弘法于江西。[④]宋赞宁的《宋高僧传》道一传载,道一在怀让处得法后“遂于临川栖、南康龚公二山,所游无滞,随摄而化”[⑤]。均不载道一禅师入闽之事。而宋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道一传则载,道一“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⑥]。就是说,道一首先入闽卓锡建阳(今建阳县)佛迹岭,尔后才移锡江西临川、南康。显然,《景德传灯录》本传与《塔铭》以及《祖堂集》、《宋高僧传》本传所载不同。在这些史籍中,《景德传灯录》成书最晚,以常理论,其史料价值不及《塔铭》、《祖堂集》等。不过,我们在《宋高僧传》志贤等传中却找到佐证。《宋高僧传》志贤传载:“天宝元年(742年),于本州佛迹岩承事道一禅师。”[⑦]这里的“本州”指“建州”,因志贤在俗为建阳人,建阳在唐代属建州。同书“道通传”载:道通“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⑧]。同书“明觉传”亦载:“道一禅师于佛迹岭行禅法。”[⑨]这些记载与《景德传灯录》道一传所载同。
   又据《闽书•方域志》建阳县“仁义乡”条载:“崇泰里,……岭曰佛迹。”[⑩]又建阳县“佛迹岭”条载:“佛迹岭,唐马祖禅师出家始此。”[(11)]必须指出的是引文中的“家”字似应为“世”字之误。上述地方志记载表明:建阳县确实有佛迹岭。显然《闽书》所载与《景德传灯录》道一传、《宋高僧传》志贤、道通、明觉诸传所载一致,足见道一禅师确实于天宝初年卓锡佛迹岭。
   《宋高僧传》道通传载:天宝初年,“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通往焉。一师于临川南康龚公山,亦影随而去”[(12)]。就是说,天宝初年,道一禅师在建阳佛迹岩聚徒传法,道通前往参谒,后道一移锡江西,道通也随之前往。说明道一是在南岳怀让禅师处得法后,“肇化”亦即出世传法建阳佛迹岭(岩),尔后才移锡江西的。同时也订证了权德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并序》、《祖堂集》道一传、《宋高僧传》道一传记载的疏漏与失实。
   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的是道一禅师于建阳佛迹岭传法在福建禅宗史上有何意义?换言之,就是要探讨在道一禅师入闽之前有没有曹溪慧能的弟子(道一属慧能的再传弟子)入闽传法?笔者披览佛教史籍,未见有这方面的史料,而于福建地方志则见到零星记载。梁克家《三山志》福清县“黄檗寺”条载:“贞元五年(789年),沙门正干尝从六祖学,既得其旨,乃辞去,祖送之曰:‘把菩(苦)即止’。干抵此乃安之,遂创院,名‘般若台’,今十二祖师堂其地也。”[(13)]此后,《闽书•方域志》“黄檗山”条[(14)],《福清县志•人物志》释正干传[(15)]乃至《黄檗山寺志》[(16)]所载基本上与上述所引《三山志》的记载同。又《闽书•方域志》莆田县“苦竹山”条载:“苦竹山,在九华山后,有鬼岩。唐会昌中,沙门千灵辞六祖入闽,来此住锡,……”[(17)]《莆田县志》“苦竹院”条[(18)],“千灵传”[(19)]所载与上述所引《闽书》的记载大致相同。这里所引有关正干、千灵二僧的记载都说,他们二人是曹溪慧能的门徒。事实上,慧能去世于先天二年亦即开元元年(713年),与福建地方志有关“贞元五年正干辞六祖入闽”,“会昌中千灵辞六祖入闽”的记载,分别相距约76年、130年。因此,所谓正干、千灵为曹溪慧能弟子之说,根本不能成立!不过是修志者照录民间传说而已。再则,无论佛教史籍抑或福建地方志均未见与道一并称“二大士”的石头希迁禅师入闽之事。仅从《景德传灯录》卷第十四目录中得知,希迁法嗣碎石和尚入闽传法于福州。因其生平机缘语句不详,道原仅列其名于卷首目录中,不立传。[(20)]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福建建阳佛迹岭不仅是道一禅师天宝初年的出师“肇化”之地,而且也是有史籍记载可考的南禅宗在闽的初传之地。

     二、道一禅师与闽禅僧

   道一禅师在建阳佛迹岭传法吸引了不少僧人前往投依参问,特别是福建的僧人。但当时往建阳佛迹岭投依参学的闽僧究竟有多少已无从查考。从现有的史籍记载可知,其中著名者有志贤、道通、明觉。志贤为建阳人,幼年出家,天宝元年于佛迹岭“承事道一禅师”[(21)];明觉为河内人,“后徙居为建阳人”,因宿怀道性,“闻道一禅师于佛迹岭行禅法,往造焉,遂依投剃染”;[(22)]道通为庐江(今安徽庐江)人,其父在泉州南安为官,相随来闽,在闽出家为僧。因获知道一在建阳佛迹岭聚徒传法,乃前往参谒。[(23)]从这些记载可见道一在建阳佛迹岭开法对闽僧影响之一斑。
   道一禅师移锡江西传法,对福建僧人的影响并未减弱,除了道通从建阳相随道一而去外[(24)],闽人怀海、怀晖、慧海、隐峰等相继投道一参学。怀海为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市鹤上乡沙京村)人,幼年出家长乐西山寺(即今龙泉寺),“闻大寂(即‘道一’——引者)始化南康,操心依附”[(25)];怀晖为泉州同安(今福建厦门市同安县)人,“贞元初,礼洪州大寂禅师,顿明心要”;[(26)]慧海为建州(今福建建瓯市)人,先依越州大云寺道智受业,后游江西参马祖道一[(27)];隐峰为福建邵武(今福建邵武市)人,幼年出家,“初游马祖之门,而未能睹奥,复来往石头,虽两番不捷,而后于马大师言下契会”,嗣法马祖。[(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