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台宗智顗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
时间:2008-02-06 10:5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一、前言
天台宗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第一个宗派,对中国佛教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近代以来,学者们已经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看来,对天台宗的研究以综论、导论的成分居多,大多以天台宗的几个重要命题(如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等)为对象,做一些哲学上的思辩,以此来对天台思想进行概括。而从佛教出发,从天台宗本身出发,对天台宗重要作品进行系统地解读与阐述的研究却很少。本文拟通过对天台宗奠基经典《摩诃止观》中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的深入探究,对这方面的工作做一点补充。
二、 导论
《摩诃止观》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在其晚年思想最成熟时讲述的,由其弟子灌顶记录整理。在这部书里,智顗以止观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体悟的整个佛法修学体系。
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理论为缘起说,对于有情生命则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总之众生的苦的根源就在于无明,由无明而有生老病死的无始无终的轮回,所以,要解脱就要摆脱这根本无明的束缚,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病死灭。那么,怎么才能灭去这根本无明呢?智顗认为就是止观。但是,止观是佛教各宗共认的修行方法,智顗谈的止观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他说:“所谓无量劫来痴惑所覆。不知无明即是明。今开觉之故言大意。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①由这个解释,我们便能够把智顗所说的止观与一般的佛教理论中的止观区别开来。在大多数佛教理论中,止观是相对于定慧的。止是定学,即通过禅定,将散乱的心安宁下来,从而能够系心一处;观是慧学,即通过系心一处而产生的精神力量对自身进行观察,对佛教世界无常的理论进行探究,大彻大悟后便得到解脱。
很明显这种止观理论一方面是处于因位的,即因为“止观”所以能够得到解脱;一方面是处于行位的,即止观指的是具体修行的状态。而在智顗那里,止是指的由于无明的消除而造成的生死之流的停止“无明即明不复流动”,观是指的生死之流停止后的一种崭新境界“朗然大净呼之为观”。显然,止和观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一方面是处于果位的,是解脱的结果;一方面是处于理位的,是解脱后得到的真理。由此,在智顗那里,止观已不仅仅是方法论,而且具有了本体论的含义。可以说,这是智顗思想的最根本的特色所在,对此,他的弟子澄观用“止观明静,前代未闻”这句话做了精确概括。
但是,智顗毕竟是佛教徒,他的止观虽然是“前代未闻”,但还是在佛教之内的。因此,他要使自己的理论取得合法性,必须依托于大乘佛教的一些根本理论与原则。在《摩诃止观》中,智顗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三、 止观的建立
1、发菩提心即是观
智顗认为要成就止观必须发大心,因为“众生昏倒不自觉知”,所以要“劝令醒悟上求下化”。那么所发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呢?智顗认为就是菩提心。菩提是道的意思,心是虑知之心,即有思虑认知的能力。发大心就是发道心。在其他经论里菩提的意思是“觉”,发菩提心即发觉悟之心。此处道心的意思与之一致。
为什么必须发菩提心呢?因为人都具有思虑认知的能力(虑知之心),由于其思虑认知的内容不同,就会行不同的道。他举例说“若其心念念专贪瞋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行火途道。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途道……”。这样,一直到发无漏心行二乘道,也还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不是大乘所行。所以发心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要解脱就必须发菩提心。那么菩提心是怎样的的呢?他说“历一切根尘三业四仪生心动念。皆此观察勿令浊心得起。设起速灭。如有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一句话,远离众恶即是菩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智顗明确地提出发菩提心即是止观的观点,因为“发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即是说止观就是用菩提心来观察一切,从而使一切邪僻之心息止而得到解脱。这样智顗便合理地点出了自己整个止观体系的关键。
我们知道,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要求,贯穿于一切大乘经论中,被最美的语言所赞叹。华严称之为成佛种子,能生养一切佛法。智顗在这里将其与止观联系起来,就为自己的止观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显然,现在只要明了了菩提心的含义,止观的含义也就随之而明。因此,智顗对“菩提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2、 菩提的含义——四圣谛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为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为原来跟随自己苦行的五比丘所说的,是佛教的根本理论。苦的意思是无常,是指有情众生所面临的一切现象皆是因缘和会即由不同的条件促成的,因此是不长久的,在条件发生变化后就会消亡。集的意思是苦的集起,即是造成这些苦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有情生命来说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无明”,即对世间现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直接的原因是“渴爱”,即由于无明而产生的对生命等的贪执,一切有情生命正是由于这根本的无明与渴爱从而生生死死,轮回不止。灭的意思是苦的灭除,佛教称之为涅槃。道的意思是苦灭之道,即消灭苦的方法。
智顗认为菩提就是四圣谛,发菩提心即是对四圣谛的观察与觉知。但是在这里,他并没有停留在以上介绍的四圣谛的原始意义上,而是根据经典将其分为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种四谛,并用龙树《中论》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偈子将其统一起来。
智顗首先对生灭四谛总结道:“生灭者。苦集是世因果。道灭出世因果。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虽世出世皆是变异。故名生灭四谛也”。这相当于我们上面所说的四谛。进一步,他认为生灭四谛只是在现象上说的,从本质来说,一切皆空,无有生者。在这里,他显然完全接受了大乘空宗的思想。这种思想简略言之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改变,而世间所有事物所有现象都在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长存不变的主体,即任何生命任何事物都是无自性的,是空的。既然一切事物本质上根本就不曾独立存在过一刻,那么显然它就从来没有“生”过,这即是“无生”。生都没有生,灭就更谈不上了,所以无生即是无灭。对此,大乘空宗的代表人物龙树曾用著名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四句偈说明。智顗对此显然是完全赞同的,他论证道“无生者。苦无逼迫一切皆空。岂有空能遣空。即色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无逼迫相也。集无和合相者。因果俱空。岂有因空与果空合。历一切贪瞋痴亦复如是。道不二相无能治所治。空尚无一云何有二耶。法本不生今则无灭。不生不灭故名无生四谛也。”所以,苦空,集空,灭空,道空,这就是无生四谛。但是,这种无自性的空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众生由于根本无明的作用,分别校计,仍旧在造作无数无量的苦相,苦集相,相应地也就存在无数的灭相和道相,这就是无量四谛。智顗认为虽然这些只是“相”不是“体”,只是“假有”而不是“真有”,但菩萨仍对此“照之不谬”,这样才能既不被虚妄的现象所迷,也不至堕入以为什么都没有的“恶取空”中,才能保持中道,最终达到对无作四谛的认识。无作四谛即无所作意而自然合乎中道,智顗称之为“皆是实相不可思议”。这便达到了佛教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智顗最后用龙树《中论》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偈子将这四种四谛做了统一。他说:“因缘所生法。即是生灭。我说即是空。是无生灭。亦名为假名。是无量。亦名中道义。是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