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教內佛学教育 >>

金陵刻经处与近代佛教教育(2)

分享到:
(7)

  杨仁山以金陵刻经处为基础创办祗洹精舍,深察当时佛教之衰弊,迥异于一般“动机多在保护寺产”之普通僧学堂,纯为培育弘法人才、振兴佛教而兴学,且有弘扬世界佛学的宏大视野,对于近代佛教教育而言,实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诚如印顺法师在《太虚大师年谱》中所说:“为佛教人才而兴学,且有世界眼光者,以杨氏为第一人。”(“宣统一年按语”)

  祗洹精舍的规模虽然不大(当时招收学生约20余名),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杨仁山曾通过南条文雄了解日本“佛教各宗大小学校种种章程”(8)来规划祗洹精舍的教学内容和制度。杨仁山所构思的僧学堂,参照社会学校的体制,“仿照小学、中学、大学之例”,各为三年,乃九年制学校。前三年学习基础经论,如《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唯识三十论》等,学成为“初等”,可准受沙弥戒;后三年学稍深之经律论,学成可受比丘戒,为“中等”,并给度牒;最后三年研修教、律、禅、净等专门之学,学成能讲经说法者,为“高等”,可准受菩萨戒,并换牒。杨仁山认为,九年学成,“方能作方丈,开堂说法,升座讲经,登坛传戒,始得称大和尚”。仅受初等、中等僧教育者,只能任寺院一般职事。而未受僧教育者,不准出家。不能学者,仍命还俗。(《释氏学堂内班课程刍议》)

  由此可见,杨仁山居士所构想之僧学堂,已不仅仅是一般的佛教教育、培养人才而已,而是将佛教的教育制度与僧伽制度结合在一起,出家、受戒、任职等资格与教育制度有相应的关系。未经三年初等教育,学习普通知识及基础经论,不得受沙弥戒。若三年初等教育也不能合格完成者,则令其还俗。这样佛教教育制度就为僧尼的基本素质提供了保证。而必通达教理、专精一宗或数宗之高等教育后,方能作方丈、升座讲经,更成为佛教高级人才之纯正无讹的保障,可以杜绝以盲引盲、“滥附禅宗、妄谈般若”等大弊。杨仁山居士深察当时佛教界习弊而有此构想。这一将佛教教育制度与僧制结合起来的构想,在当时实是一种创见,也是对传统僧制的大胆改革,杨仁山认为如此方能提高全国僧尼素质。这对后来的佛教教育颇有影响,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值得重视。太虚法师后来倡导“教制革命”、整理僧伽制度,从杨仁山居士的构想中已见端倪,也是杨仁山居士佛教革新事业的继续。

  此外,杨仁山认为释氏学堂还应设“普通学”,包括语文、算法、史学、地理、梵文、英文、日文等。在这方面,他借鉴了基督教传教办学的方式,认为佛教学堂可分教内、教外两班,外班以普通学为主,这实际上就是由佛教界来办社会教育。这既合乎大乘佛教教义,也易为当时“庙产兴学”风潮下许多人所接受。内班则以佛学为主,但也兼习普通学科。杨仁山所开列的普通学中,外语占较大比重,这是因为他一直有将佛法弘扬至西方的心愿。在这样的释氏学堂中修学佛学并兼学普通学的出家人,将是兼通内外学的现代僧人。后来各地之佛学院,大多也都设有普通学课程。

  祗洹精舍实际开设有佛学、汉文、英文三门课程。汉文是研究汉文佛典的基本修养;英文则是通往西方的基础,也是欲赴印度弘扬佛法和学习梵文的工具语言。佛学乃根本课程,当时曾聘苏曼殊任英文教师,李晓暾为汉文教授。佛学课程,杨仁山曾请式海法师任讲席,后因故未能应聘,杨仁山遂自任讲席,讲授《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9),后又延请台宗名僧谛闲法师任学监并开讲天台教观。由此可知祗洹精舍之名为“居士道场”,实为居士所创办之佛教道场,其时并无明显的居士与出家僧之分别与争论,与后来内学院一系有所不同。杨仁山居士佛学修养精纯,弘法之胸怀也博大,当时名僧月霞法师尊为大愿菩萨示现,对杨老居士极为尊敬,并四处募款助成杨仁山之佛教事业。后祗洹精舍停办,月霞法师1914年至上海创办近代著名之华严大学于哈同花园。

  另外值得重视的是,杨仁山倡导的佛教教育相当重视修行。在他所规划的九年制佛教教育中,不仅列有学习课程,也列有修行内容,将朝暮课诵列为前三年之例行功课。后几年由中等至高等之学习,研修“专门学”,也注重学修并重,并非纯学术之研究。他在“释氏学堂内班课程刍议”中强调:

  “专门学者,不但文义精通,直须观行相应,断惑证真,始免说食数宝之诮。”

  杨仁山居士后来又于金陵刻经处创办“佛学研究会”,于“小引”中也强调“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遵循佛法“信、解、行、证”之次第,并不赞成纯粹的学术性研究。杨仁山居士本人于公务繁忙之际仍“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教宗贤首、行在弥陀”是他一生学修并重的写照。解行并重是修学佛法的原则,也是传统佛教丛林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杨仁山所倡导的新式佛教教育,在形式上虽参照社会学校的教育制度,在内容上仍继承了传统丛林制度佛教教育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非如后来一般佛学院虽也强调学修并重,但大多受了新式学院教育的影响,重学而轻修。今日佛教界关注之“信仰建设”、“道风建设”等,也可从佛教教育继承丛林制度解行并重的优良传统、真正注重“学修一体”着手。祗洹精舍当时招收的学生大多为镇江、扬州各大寺院的年轻僧人,也有在家居士,缁素共约20余名。人数虽不多,但后来许多成为近代佛教之弘法健将或佛学名家,可以想见祗洹精舍教学质量之高,实乃近代佛教史上第一所名符其实的高等僧学堂。其中著名者有太虚法师,后来成为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领袖;仁山法师,乃“大闹金山寺”的主角,促进了近代佛教的变革;智光法师,后创办儒释初高小学、焦山佛学院等,从事佛教教育多年;另有栖云、观同等,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居士中有邱?明、谢无量等,为佛学名家。欧阳竟无、梅光羲、李证刚等,虽非祗洹精舍实际招收的学生,但在祗洹精舍成立前后一直追随杨仁山学佛,助成佛教事业,可以说也是祗洹精舍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