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消失后2028年(公元2000年)
1.从巴利英译相应部和梵文汉译杂阿含经的比对,显示公元前29年间所流传下来的正法遗迹,由于时空的变量—不同的部派使用不同的语言传诵、纪录经典,而二千年来又经由各种不同文化、信念、语言的译述,圣典的次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遗漏、增补和失误,这使当代的佛教徒对于正法律的认知和修证,都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和障碍。
「杂阿含经」和「相应部」是四阿含的本母,终究是历史上最明确而具有公信力的圣典,惟有认真比对这两部圣典,才能从探究正法遗迹中去追溯原始佛教的真相。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一)--- 信仰的传承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二)--- 依据的经典:慧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三)--- 奉行的律典:戒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四)--- 禅修的次第与方法:定学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五)--- 出家众的修行生活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六)---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善巧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一)
*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信
仰
的
传
承
佛陀
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十方无量诸佛(例:东方:药师,西方:阿弥陀等)原始佛教中虽曾提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佛,却未曾提到十方诸佛,亦无恒沙诸佛。
正法
1 法:四圣谛(苦集灭道)僧伽
四双八士(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十地五十二阶位菩萨(初地、二地…十地)1. 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标志
无任何图腾或图像,早期仅以佛陀的足迹、法车仑、菩提树或禅座来追思怀念道迹。1. 卍(宋字版)三皈依
走向佛、法、僧,到达唯一的三重庇护所:四圣谛。 得到佛菩萨或上师的种种神力加持和庇护。 Aha m bhante tisara n ena saha pa b ca s i l a ni y a c a mi因缘
取向
志向
与
信愿
祖师
大德
礼仪
直接以四事布施、供养、礼遇、尊重三宝。以供品和繁复的仪式进行祭祀崇拜。佛陀认为四姓平等,并不认同婆罗门种姓的祭祀文化。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差异表(二)
*
原始佛教
大乘信仰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BC528~BC29
BC150~AD2005
南北传经律记载,佛告阿难:「今正法唯住五百年!」
依
据
的
经
典
慧
学
原始
BC483 第一次结集:大迦叶尊者于王舍城集体确认,诵出经律的本母,即北传杂阿含经、南传相应部和律藏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