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团体 >>

参与佛教团体办理活动教师的宗教信仰生活实践与专业态度之研究(2)

分享到:

表4-3-3A不同“职务”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69
表4-3-4A不同“年龄”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70
表4-3-4B不同“年龄”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变异数分析171
表4-3-5A不同“任教年资”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73
表4-3-5B不同“任教年资”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变异数分析173
表4-3-6A不同“任教学校教育阶段”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74
表4-3-6B不同“任教学校教育阶段”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差异分析174
表4-3-7A不同“任教学校类型”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77
表4-3-8A不同“皈依情形”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78
表4-3-8B不同“皈依情形”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差异分析179
表4-3-9A不同“信仰佛教时间”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80
表4-3-9B不同“信仰佛教时间”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变异数分析181
表4-3-10A不同“参与佛教团体时间”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83
表4-3-10B不同“参与佛教团体”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变异数分析183
表4-3-11A不同“参与佛教团体身分”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平均数分析184
表4-3-11B不同“参与佛教团体身分”组教师的信仰实践情形之变异数分析186
表4-4-1A不同“性别”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192
表4-4-1B不同“性别”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差异分析193
表4-4-2A不同“教育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194
表4-4-2B不同“教育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195
表4-4-3A不同“职务”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196
表4-4-3B不同“职务”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197
表4-4-4A不同“年龄”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199
表4-4-4B不同“年龄”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199
表4-4-5A不同“任教年资”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01
表4-4-5B不同“任教年资”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201
表4-4-6A不同“任教学校教育阶段”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02
表4-4-6B不同“任教学校教育阶段”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差异分析203
表4-4-7A不同“任教学校类型”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04
表4-4-7B不同“任教学校类型”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205
表4-4-8A不同“皈依情形”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05
表4-4-8B不同“皈依情形”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206
表4-4-9A不同“信仰佛教时间”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07
表4-4-10A不同“参与佛教团体时间”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10
表4-4-10B不同“参与佛教团体时间”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210
表4-4-11A不同“参加佛教团体身分”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平均数分析211
表4-4-11B不同“参加佛教团体身分”组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变异数分析211
表4-5-1A不同整体的信仰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19
表4-5-1B不同整体的信仰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19
表4-5-2A不同“基本信仰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21
表4-5-2B不同“基本信仰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21
表4-5-3A不同“行为举止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23
表4-5-3B不同“行为举止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23
表4-5-4A不同“沟通方式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25
表4-5-4B不同“沟通方式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25
表4-5-5A不同“思考方式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27
表4-5-5B不同“思考方式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27
表4-5-6A不同“生活层面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29
表4-5-6B不同“生活层面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29
表4-5-7A不同“个人修持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31
表4-5-7B不同“个人修持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31
表4-5-8A不同“人际关系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33
表4-5-8B不同“人际关系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33
表4-5-9A不同“工作表现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35
表4-5-9B不同“工作表现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35
表4-5-10A不同“家庭生活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平均数分析237
表4-5-10B不同“家庭生活实践”程度组教师的专业态度具备情形之变异数分析237
表4-6参与佛教团体办理活动教师的宗教信仰生活实践与专业态度之相关情形分析统计表241
表5-1不同个人背景变项组别教师的信仰实践之差异比较结果综合表251
表5-2不同个人背景变项组别教师的专业态度之差异比较结果综合表254
图 次
图2-1态度的概念图解17
图2-2信念、态度、意向、决定、行为和有用的讯息间的关系示意图23
图2-3信念─行为的基本模式24
图3-1研究架构图106
图3-2“中小学教师专业态度量表”研发过程示意图119
图3-3本研究运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态度量表”过程示意图120
图3-4“宗教信仰生活实践量表”发展过程示意图122
图3-5研究实施程序图131
图4-1影响教师宗教信仰生活实践的个人背景变项示意图189
图4-2影响教师专业态度的个人背景变项示意图215
图4-3影响教师专业态度的信仰实践程度变项示意图238
图5-1研究者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修正后的研究架构图257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丁吉文(2001)。国民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素养与其专业态度之关系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高雄。
丁兴祥、李美枝、陈皎眉(1989)。社会心理学。台北芦洲:空中大学。
尹美琪(1987)。大学生宗教信仰与人生意义感、心理需求及心理健康关系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及心理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
方永泉(2001)。从当代西方宗教教育理论看我国宗教教育的可能性。载于辅大宗教学系(主编),宗教教育:理论、现况与前瞻。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