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研究 >>

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4)

分享到:

 

六﹒結語:佛教研究各唱各的調

  本文並不主張學術上的內在建構之道是研究佛教必須遵循的唯一道路,也無意全盤否定異化的研究。

  首先談到內在建構之道。很現實的一個考量是說,研究者來自各種不同的生活背景與學術環境,並且往往為了達成自己心目中的目標,即透過特定的方式切入設定出來的研究課題,因此可能各有所見,或所見巧妙各有不同。內在建構之道只不過是以學術為手段所打通出來的一條認識途徑,更何況也沒有人可以先天地規定只有通過學術的步驟才算真正懂佛教。

  其次談到異化的研究。內容上的異化由於欠缺真材實料,在任何學科本來就沒什麼好談的;只是在佛教研究界,如果披上學術的外衣,加上一般人對佛教多樣的資料內容並不見得很熟,內容上的異化就不太容易被認出來,而其價值也容易被高估。不過,有一種情形值得稍加討論,也就是內容上的異化幾乎察覺不出或輕微到可予以忽略的程度,但是很明顯帶有方法上的異化,亦即其論述架式或研究進路是向學術社群告貸而來的。這種方法上的異化應該還可以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尤其對於活在當前一般學術典範的人們,更是有其不得不存在的必要性。換言之,拿當前一般學術典範的解析工具或論述手法套用在佛教的資料上,確實相當便利,若要導出一定的見解,還不至於會有太大的困難,更何況吾人也無法先天地認定其見解盡皆謬失。然而,正如吾人往往只看到吾人原先想要看的,這種方法上的異化,其所見在相當程度應已受制於所運用的解析工具或論述手法。因此,研究者儘可以拿文字學的、文獻學的、歷史的、哲學的、或宗教的進路來探討佛教,從而看到佛教在語言、版本、文獻對照、歷史推展、學說體系、或儀式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形,卻不應輕易把佛教說成僅止於像這樣的探討所看到的語言、版本、或儀式制度之類的東西。做為很習慣自我批判的研究者,在這兒特別需加檢視的問題有二:(1)所進行的探討是否充分照顧到有關的個別資料及其所處的內在與外在網絡,以及(2)所採用的論述觀點能否一方面擺脫當前一般學術社群異化典範的制約,而且另一方面確實是由窮究資料本身的內在邏輯所形成的。若是經由嚴格的檢視而得出傾向於否定的答案,像這樣的探討即不免於異化的傾向,雖然也可以得出一定的見解,進而宣稱擁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但是來得更為切要的,卻不在於這樣而取得見解,因為對於契入佛教,其所不見極可能比其所見來得重要太多。事實上,像這樣含有異化傾向的探討之所不見,正好是內在建構之道在逐一突破瓶頸之後企圖予以照明的重點。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不同的研究路徑可以凸顯不同的重點,而且難以互相取代。含有異化傾向的探討可以看到想要看的,卻很難看到內在建構之道企圖去看的部分;反過來說,中規中矩的內在建構之道也幾乎無從得出異化研究所可能衍生的見解。再者,不同的研究路徑不必都帶有同等份量的價值,並且儘可各行其道,各唱各的調。終究言之,本文雖然不反對方法上的異化在當前的學術環境下自有其一片天地,卻強調有必要去認清異化研究所釀造的問題循環,畫出異化研究的論述觀點有效的或可容忍的界限範圍,而不至於使異化成為專業的佛教研究唯一的宰制勢力。容許異化在一定的範圍內立足,是一回事;放任異化成為唯一的宰制勢力,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帶來的恐怕就是異化怪物與學術災難。

  異化研究有自己的問題循環,並且其勢力範圍應當相當有限。但是,要不要揚棄異化的弊病,卻是研究者個人的抉擇與能力問題。研究者或許也可以不承認所謂異化的弊病就一定是弊病。問題是,在吾人討論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之際,似乎有必要三思,迎向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佛教研究。

  相對的,若認為在學術上大家都需要走或都會走內在建構之道,也未免太一廂情願了,根本無視於學術的大環境或人心的複雜面。再者,即使準備發往內在建構之道,可以說完全沒有保證一定能走出什麼結果來,至少不能保證這樣就能真正懂佛教,也無法保證在學術上把工夫用下去就開得出專業的果實。若以為走上內在建構之道就一定比誰都懂佛教,則可能不過是另外又開啟了災難之門。

  學術上的內在建構之道完全不在於以真正懂佛教自居來表現另一套的宰制。它面對一個很嚴肅的課題,也就是記錄下來而流傳到吾人手上的佛教的原典,特別是經典,在相當程度已經脫離原來藉以成立的宗教修學情境。光是在記錄下來的文字上琢磨,誰夠資格宣稱真正懂得佛陀的教法?在這兒,一直有必要捫心自問的問題包括:我們到底對文本本身知道多少?我們到底對文本本身有沒有親身經歷過以及又是體會了多少?由這兒出發,也就是很虛心、很坦然面對自己在資料內容的所知限度,結果,除了老老實實在原典投入盡可能廣泛與深入的工夫之外,一些心態上的拿捏,例如,尊重實修、尊重個別典籍與個別譯本的完整性,應該都是很有必要的。這一切的努力,無非是希望能夠稍稍彌補文詞和實修之間的鴻溝,藉以走進佛教資料的內在世界,以及至少能和佛陀教法的根本理趣遙遙相應。奠立了這一份本錢,大致即做好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的準備工作。接下來的任務,就在於各憑本事,從這份紮實的把握拿出學術的論述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