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人物 >>

吐蕃本土名僧毗茹札那考述(3)

分享到:

  霞村铺岩洞的顶端,是毗卢大师静坐修行处,

  清楚地留下了毗卢大师的身体、头部的痕迹,

  在此祈祷可获至高无上的成就。

  霞村铺岩洞的顶部,那宛如帙卷的岩层上,

  有一个毗卢遮那大师的足迹,

  在此祝福定能遂心愿!

  那毗卢遮那大译师,心情恬静正襟跪坐处,

  是空行佛母的云集地。

  因为洞内处处闪烁着彩虹,

  故得霞村彩虹洞美名,

  在永恒钤记的脚印前祷祝,

  消除五毒的宏愿即可得实现。

  玉札尼波大师的参禅地,

  叫做科玛当的岩洞内,

  在永恒钤记玉札脚印前祈祷,

  能证得任何如意的妙果。

  古松桑特岩洞的左侧,有毗卢遮那大译师,

  护法的勇士和空行母部众,

  以念诵咒语的法力,击退八部鬼众的遗迹,

  在此祝福便可脱离苦难的深渊。

  汪秀神山的南面,南沟木拉卫嘎地——

  江河溪流汇集处的上方,有毗卢遮那大译师,

  修行七月之久的圣地,有将残暴傲慢的众男女,

  全部降服的降服洞。古松达村修行洞,

  是东方不动佛刹土,

  是取得殊胜、共通成就的源泉。

  就在霞村岩洞的脚下,毗卢遮那大译师,

  及其挚友玉扎尼波二圣人,

  相互谦恭敬礼的头像,

  神奇地印在了岩石上,

  在此祈祷即可消灾免危难。⑥

  这段引言中讲到了毗茹札那也如同莲花生一样在嘉绒一带降伏地方神灵的事迹,以此歌颂毗茹札那在密宗修炼上取得的成就。此外,从引言中提到的嘉绒地区的宗教圣迹中可以看出,毗茹札那在嘉绒地区的确留下了许多足迹,尤其是那些修行洞最引人注目,它们既表明了毗茹札那曾严格遵循密教实践仪轨,以苦行僧的精神在嘉绒地区的深山大川中孤零零地修炼佛教密法,并获得成就的宗教伟大业绩,尤其是这些宗教圣迹又成为后人前来进行膜拜的一处处宗教圣地,在广大藏族信徒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引言中提到的玉札尼波,即玉札宁布,他既是毗茹札那在嘉绒地区亲自培养起来的密宗高徒,又是赤松德赞时期的君臣25名成就者之一,在藏传佛教密宗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至于毗茹札那在嘉绒地区的高山深谷中究竟修炼了多长时间,迄今尚未找到明确的记载。但我们通过零星的有关记载,可推测其大致。比如“修行七月之久的圣地”,以及“右边名为定禅洞,毗卢大师曾经在此修习过三年。”⑦此类引言都是有关毗茹札那在康区嘉绒一带曾经修行的片段记载,从中可以推断毗茹札那在嘉绒地区的深山老林中隐居修炼至少也有4、5年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对于一位追求佛教最高成就并通过密法这门捷径,争取在短暂的一生中获取佛果,即“即身成佛”的密宗大师来说,并不很长。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密宗大师,在他的短暂一生中将绝大部分时间要放在宗教的实践之上,只有宗教实践才能实现最终目的,而这种实践或修炼必须在远离人间烟火的深山僻壤中,以与世隔绝的方式进行方能获得成果。这就是密宗大师之所以能够炼就出与众不同的特异功能的主要因素,藏族著名瑜伽师米拉日巴的经历及其成就印证了这一特殊规律。如上所述,毗卢遮那在四川阿坝嘉绒一带隐居修行,留下许多不可磨灭的遗迹,给该地区增添了不少文化光彩。故后人为了纪念毗茹札那这位密宗大师,用他的尊号命名了该地区的不少地名、山名和寺名。比如在阿坝地区的马尔康卓克基乡的峰壁峡谷中有一座曲径通幽、雅致秀丽的山洞,名叫“毗卢杂普”,意为“毗茹札那岩洞”。据说洞内还可清晰地看到毗茹札那曾在洞内修炼时留下的面壁身影、掌迹以及讲经说法时留下的脚印及靠头卧睡的痕迹,而且其洞口很早就建有古亭庙宇楼阁,至今前来膜拜圣迹的香客络绎不绝。

  四、成就

  毗茹札那作为一名密宗大师,他毕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宗教实践上,即修炼密法;同时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译著。如“毗茹札那与玛·仁钦乔(宝胜)、聂·雄努协饶(童智)、努·桑杰益西(佛智)等秘密译出《普成王经》、《集密意经》、《幻变修部八教》等教典和要门。”⑧这些佛教密宗经典都是后来宁玛派僧人极为尊崇的密法宝典。同时,毗茹札那作为莲花生所弘扬的金刚乘密法的主要继承人,他在宁玛派中具有与莲花生和无垢友两位大师同等的地位。目前,宁玛派将自己的密法传承一直追溯到印度密教大师莲花生和无垢友,以及吐蕃本土人毗茹札那,并将3位密宗大师认定为宁玛派密宗的3位始祖。尤其是毗茹札那对后世宁玛派留下的巨大影响主要在于他翻译的密宗经典。毗茹札那作为吐蕃时期的大翻译家之一,他翻译了大量的密宗经典,正如有关记载所说:毗卢遮那翻译的密宗典籍除了少许收入大藏经外,大部分保存在宁玛派的密法总集中。然而,毗茹札那作为吐蕃时期乃至藏传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大翻译家,他不仅精通佛教密宗,而且娴熟佛教显宗和律藏。毗茹札那以智军的名字翻译的佛教显宗和律藏经典,其卷数正可谓数不胜数,这类译经均收录在藏文大藏经之中。至于毗茹札那在吐蕃译经史上取得的成就,在《莲花生大师传》中作了如下简要介绍:

从印度来的班智达们,在毗卢遮那殿中说;

过去未来和现在,像毗茹札那一样的译师;

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有人稍懂印度语;

就被称做翻译家,其实与毗茹札那无法比;

毗茹札那叫译师,其实大班智达非他而莫属;

由他传播的佛法实在多,

大恩大德后人应牢记。⑨

  引言中以印度僧人的口气歌颂了毗茹札那作为一名翻译家在佛经翻译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对毗茹札那冠以大班智达的尊号,因为班智达是古印度对学富五明学的大师级的尊称。特别是后人在评价藏传佛教史上产生的著名大翻译家时,将毗茹札那比喻为天空般的译师,噶觉香3位译师比喻为日月般的译师,仁钦桑布译师比喻为启明星般的译师,俄译师比喻为萤火虫般的译师。可见,毗茹札那在众多著名译师中所享有的显赫地位。

  总之,吐蕃名僧毗茹札那的一生,既是坚韧不拔、追求佛法的宗教生涯;又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长期在穷山僻壤,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采取隐居的方式,修炼密法,获得大成就的密宗人生。从而赢得广大藏族信徒的传颂,尤其被那些热爱密宗、修持密宗的僧人所推崇或敬仰。可以说,毗茹札那在藏传佛教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藏族密宗大师的人生悲壮之歌。[责任编辑 仓决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