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束
宗教现象的实态具有二重结构,一种是以寺庙为主体的具有严密组织性的所谓“正统宗教”及其组织化的活动;一种是与被组织化的正统宗教相异的信仰习惯及其具体化了的民间宗教活动。民间宗教活动一般可分为纯宗教性质的活动和与民俗相融的活动两类。前者主要是乡村寺庙举行的法事活动和集体诵经活动,大多有村民共同参加。而后者包括民间普遍的民俗节日、传统信仰和习俗禁忌等。在广大的藏族民间与原始信仰(如祭祀、煨桑、山神崇拜、占卜打卦、祈福禳灾、超度亡灵、驱鬼招魂、堪舆风水、防雹求雨、降神作法、修炼法术等)有关的宗教活动比较盛行,这些已演变成一种地方性的民族习俗,有些活动更多地具有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性质(如原为祭祀地方保护神而现已演变成为每年夏季举行的物资交流的青海贵德“六月会”),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与民俗相融的民间宗教或原始宗教信仰、巫术等,在宁玛派信仰地区或密咒师生活的地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民俗、历史传统、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密咒师的存在和活动息息相关。作为一般信众更多的是想从佛教中得到庇护和寻找符咒驱邪,在生存中获得支持,而并非想了解深奥的教理、繁杂的仪轨和庞大的组织。那些更具有实用性、神秘性,并带有巫术色彩的东西深深吸引了群众的信仰。类似于巫术中某些内容的密法和与佛教原本没有任何关系而又以佛教的名义流传的古老的宗教习惯,往往是老百姓最感兴趣和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而这正是宁玛派密咒师出现和存在的真正意义。密咒师们所进行的有关祭祀、驱邪禳灾的仪式和巫术活动,便是他们针对人们各种不同的具体需求和愿望,为了实现人与神之间的和谐与人们的愿望而进行的,因此可以说,他们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人与神之间沟通的中介,他们既是佛教徒,又是藏族原始宗教、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参与者、执行者、经营者及具体代表。
[本文责任编辑 季垣垣(特约) 黄维忠]
[作者简介] 东主才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