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思想的特征
“禅”原为古印度各宗教共同遵循的使心念安定的修行实践,佛教也把它作为重要的修行方法。它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或“思维修”,意指住心一境而冥想佛理。随着印度佛教传入,禅法经典也传译到中国,后汉安世高为禅教学的创始者,他所译禅法多属小乘禅法,后有后汉支娄迦谶、姚秦鸠摩罗什等译出大乘禅法。印度禅法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逐步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以“禅”思想及其修行方法为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宗派——禅宗。对于禅法思想的类别,宗密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有概说:
……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又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法有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辗转相传者,是此禅也。④
禅为三乘学人的共法,然由于见地不一,形成不同的禅类。外道禅因执有异于佛教的计着(一般有常、断二义),且上下两隔,一心就此分裂;而凡夫禅虽不异计,而正信因果,修善断恶,然有欣悦上界厌恶下界的二相分别,上求人天善果,下厌三途恶趣,没有超出三界之外;小乘禅虽悟人我空,然对真俗二者犹有取舍;唯有达摩门下所传,是直指心源,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清净,具备如来种种智能德相,众生如能念念于此自心相应,无有取舍,则能当下成就,顿同佛体,这种禅法才是禅宗所传真义,宗密定义其为如来清净禅或最上乘禅。禅宗虽在其后因宗风不同而形成不同派别,然总体看来,还是有共同特征的,大致可分三种:
一是将清净佛性置于众生的心性中,且称之为“真心”、“自性”、“自心”。这可看作是将佛之果位的涅槃境界提到因位来作修行,以佛的境界作为修境,念念与真心相应。由于自心即佛性,则佛性之德,清净无染,无有烦恼及无漏智能,在众生自心中本来具足,因此修行成佛只要体认自心,离开自心外无别佛,强调自性自度。这种即心即佛观点是禅思想最重要的特征,其他两个特征可据此而来,因为即心即佛,禅者在修行时只要直入自身心源,当下即是,这为简易的顿悟方法的提出铺垫了理论基础。且佛与众生在体性上无二差别,这在逻辑上缩短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通过运用般若之智的不执空有的修行方便,便可从理路上自然推衍出无修无证的纯任自然的修行作风,以及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诸法无二的圆融境界的观点。
二是在修行方法上,禅宗认为虽然众生心性本净,但凡夫为无明所蔽,不识自心清净本性,只有通过善知识的开示,反观自心,彻见本性,才能成佛。见性是禅宗修行方法的关键,也是凡圣之分界。禅宗内部在有关见性的方法上有南北之分:一是北宗提倡的渐修顿悟之法。它认为,禅者在顿悟见性之前,须经“凝住壁观”、“守本净心”、“拂尘看净”等的渐修功夫。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北宗归到“息妄修心宗”之内,并将此禅法归纳为:
息妄修心宗者,说众生本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妄想,故见性了了,出离生死,神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又须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宴默,舌拄上颚,心住一境。⑤
此宗认为,众生虽本有佛性,但由于无明的障覆,则人佛两隔,凡圣二者功用不同。因此,在顿通佛体之前,需要渐修的功夫,“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勤勤拂拭”、“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宴默,舌拄上颚,心住一境”等语,皆是顿悟前之渐修。而对见性的一刹那,北宗也是提倡顿悟的,如北宗作品《大乘无生方便门》说:“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⑥但其关注点在渐修方便上,由此而定为渐修顿悟者。南宗的顿悟方法上又有两个分支:顿悟渐修和顿悟顿修。顿悟渐修以神会禅师为代表,他反对通过北宗渐次修行以达顿悟,认为顿悟见性是不立阶级的,但在顿悟以后,还须渐修。《南宗定是非论》云:
此为顿渐不同,所以不许。我六代大师,一一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渐阶。夫学道者须顿见佛性,渐修因缘,不离是生而得解脱。譬如其母,顿生其子,与乳渐养育,去子智能,自然渐渐增长。顿悟见佛性者,亦复如是。⑦
这里批判了北宗的渐教禅法,认为见性之时是须“顿见”、“直了”、“不言渐阶”,但顿悟之后必须渐修,使顿见的佛性得以保任和长养,以求在此生中达到解脱。顿悟顿修的主张以马祖创立洪州宗以来的南宗禅为代表。宗密把此类禅法概括为“触类是道而任心”。《圆觉经大疏钞》卷3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