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体性是本元俱生,心的本相是境界俱生,心的妙用是分别俱生。[17]
体是本元,相是境界,用是现起的种种分别,心的体、相、用都是俱生,同是一体,没有分别,众生本性光明。然众生虽具情净本性,但因客尘所染,众生迷其本性,流于六道轮回之中。只要一念转悟,远离客尘,即可现证法性之身。噶举派教法中说:
心之体性自性清净,然由客尘所覆障,自己之实相由于自己未能明见,一切皆依烦恼之缘起而有六种苦乐,从而呈现为轮回之相。由远离客尘而明见自身之实相,由依靠清净之缘起而现证法性胜义之身,其之显现,则呈现为色身之庄严妙幻。[18]
凡圣差别关键在于心的依缘不同,如依烦恼之缘,则为凡,现轮回之相;若依清净之缘,与自性本性相应,则为圣,现庄严之相。可以看出,噶举派在佛性观点上也是主张即心即佛、体悟自心、自度自证的。众生与佛在本性上是相同的,若要达到对自性的直观体验,对心则要采取一个无念无作的自然态度,即不追求过去的识,不迎接未来的识,不造作现在的识,在此之中无为而住,对外界的一些现象反映到自己头脑中而生起的一些善恶之念都不作任何破立取舍,让它任意浮游,任凭思维活动自行消失,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就能认识到心性本性,顿悟而住,即见法性。噶举派说:
心中若现声色等一切境相,或起善不善诸美恶妄念,都不作任何取舍,即此体相上只住心凝观,它便自行泯灭,灭后迹相了不可得,惟成空寂,从而坦然安了而住,若得如是见地,即是悟入法性,见心本性。[19]
因为妄念本性即空,妄念不碍本性清净,所以由心中所现种种境相,不要起念去除,不作任何分别取舍,而是随起随观,由此了知妄念本性空寂,了不可得,得此见地,则可彻见本性。这种修法相似于南宗的从用入手、悟入自性的禅法。噶举派的特殊修法要门为大手印法,大手印分显密二种,属显教的称“实住大手印”,属密法者有“空乐大手印”和“光明大手印”两种。而光明大手印为顿悟心性之道大手印,一般要依上师加持而得见,依上师所授口诀修禅。大手印与禅宗之禅有颇多相似之处。大手印特别强调无分别止调心得见,它认为要证悟本元自心的方法有三要:不散乱,自然放下;不整治,任运松弛;不改变,自然清澄。此三要为远离戏论分别和一切法具法性的三解脱之门,此为顿门,即直指人心,立地解脱,见性成佛,不讲烦琐的教理,全在上师直指。[20]此三要的特点全在于自然任运:不散乱为定,修定之时不要强制一心,而随念自然,观念不实;对于妄念不假整治,随念任运;也不改变妄念,而让它念起念灭,而后自然澄清。这种禅定特色与传统的印度禅定差异颇大,而与内地禅宗更为接近一些。“直指人心”、“立地解脱”、“见性成佛”直接就是禅宗之语。这种无修无整、无念无住、不作分别之禅风在噶举派大师们的道歌、口诀中多有体现。如米拉日巴道歌中说:
为顺汝劣慧,佛说一切有。若于胜义中,无魔亦无佛,无能修所修,无所行地道,无所证身智,故亦无涅槃,皆名言假立,三界情非情,无身本非有,无体无俱生,无业无异熟,故无轮回名,究竟义如是。[21]
佛所说种种名相差别,皆是对钝根人安立的,而从究竟义上来说,一切没有名相分别,皆是超越次第、离诸戏论的,轮回即涅槃,这就和禅宗一样,以中观的不立一切、不执有无的见地来指导修行实践。岗波巴大师还提出平常心是道的观点:
什么是平常心,就是当前显而空,空而显,空显(明空)不二之心,不要去修改,不要去增加,毫无功用地凭内证智自己觉知。[22]
平常心即是在妄心中的真心,所显现者本性是空,由空中而显现一切法,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若要见性,则由此空显不二之心入手,不增不减,无功用行,只管觉照。有意思的是,南宗马祖禅师也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命题: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23]
平常心与道二者是不二的,以起平常之心,即是本性,没有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的区别,生活日用、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皆同于道。由于平常心与道无二,则修道 是只要直指人心,当下现成,无修无整,所以宗密评介马祖的禅法是“触类是道而任心”。从中可看出岗波巴大师与马祖禅师的“平常心是道”的命题,不仅字词相同,其义理是完全一致的,甚而,禅宗的“烦恼即菩提”的思想在噶举派中也有体现。噶举派认为,按密宗的修行次第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切妄念无明都会成为法身智能,成为解脱之道,甚至还说有多少妄念就有多少法身,这与禅宗慧能所说一切妄念都是清净体上本智的表现,妄念能证得清净佛身的观点是相呼应的。另外,烦恼不仅不要灭除,它还可以作为修道之用。噶举派说:
转妄念谓道用,转烦恼为道 用,转疾病为道用,转鬼神为道用,转痛苦为道用,转死亡为道用。[24]
“妄念、烦恼、疾病、鬼神、痛苦、死亡”等本是传统佛教必须去除的无明和业报,但噶举派却把它们作为助道之用,可见,噶举派的“烦恼即菩提”的思想已经成为指导修持的主要见地,这可以说是噶举派的特色。
萨迦派的禅思想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一大教派,它对禅思想也多有论述。萨迦派的特殊教法为“道果见”,它的佛性论与前二者一样,也是属如来藏系统。萨迦派认为:
直指本元俱生智。此智非泛指唯认识总相的自心及迷现之心,而是要认识在因位时的明空双运、远离迷乱之心。此于显密经论中,名曰清净心、如来藏、本性光明心、心金刚等。[25]
萨迦派的佛性称为“本元俱生智”,是指远离迷乱的因位清净之心,明和空是佛性的二分——相和体,“明乃心的性相”、“空乃心的自性”。[26]此佛性也在众生心中,从本以来就是人心的本质,它本身不存在生死和涅槃、清净和污染、无明与智慧的区别,但众生却要安立种种虚妄分别,因而不能彻见佛性。如能契会此本心,则可引生利益。萨迦派说:
自心所现迷乱的俱生之心,则为客尘轮回,是它的所净,也是它的自性。此与本心,无始以来即为助伴,从前未能认识之俱生智则为涅槃,此二从本性上不可分别,是为无别。如是故名因生死涅槃无别。若契会此远离能所二取的自心,平等住于明空双运之见,此则承认去名为道位生死涅槃无别。[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