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研究 >>

浅论藏传佛教的禅思想(4)

分享到:

  自心分二:一是无始以来的迷乱之心;一是无始以来的俱生智慧。然二者是没有分别的,迷乱之心无始以来就与自性相伴,它本身就是清净自性,未体会前二者的无别,称为因位生死涅槃无别;若契会自心无二,没有取舍,平等安住于明空双运,因此觉见,则称为道位生死涅槃无别。道果最高的见,就是轮回涅槃无别之见。此观点也与禅宗一样自心有真妄轮涅,两者是一体二用,悟即涅槃,不悟即轮回。要获得明空之见,则须顿悟。顿悟分二:

  初觅的此心,指点此心为明空双运。次于明空双运中直指体认本元俱生智慧之心,乃观其义而为修习。[28]

  修习虽分两个层次,然二者都是直指,实为顿悟。第一层次悟此心为明空双运,第二层次于明空双运中直指本元之心。明空虽为佛性之两分,但修法时应具备二者都不执着的见地,萨迦派有句名言叫做“是执则非见”,意思是说不管是有或无、生死或涅槃,凡有执着即不能彻见从本以来即存于心中的佛性。因为佛性从本以来即是无生,且心性的明空双运也是离绝言诠的,如用心识去思维佛性,则成虚妄分别,因此在修持心性的明空本性时要在毫无牵挂、无有用心、无所作为的氛围中宽松任运而住,才能达到无执的境界。这与内地禅思想中因诸法真理离有绝空,只要摄心不散,不起任何思虑,无分别住,就可以与佛性自然契合的说法是相一致的。萨迦派说:

  中则放任,于所见上心放任宽松而住,则以一切执著由自然解脱之门而随持之,最后或安然而住,或仍其本分……此则一切法自然归于无实,生起顿悟一切法的奥义。[29]

  此“中”指萨迦派显教见方面修持的“中破我执之见”之“中”。“破我执”的方法是宽松任运之法,因执著本来无实,则它自然而灭,从而顿悟一切法的究竟之义。最后“破一切见”的修法为:“既抉择诸法无实后,即心念无实的执相部分,亦属应断。”[30]意即心中不存在任何念头,连“空无实有”之念也不应有。这即是禅思想的全无所许、无念无住的观点。它所说的“中”、“后”两悟,也同于禅宗的“小悟”、“大悟”。

  藏传佛教禅思想与内地禅宗思想的区别

  综上所述,藏传佛教中也有禅思想,它和内地禅思想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认为,佛性存在于人心,并强调自性自度的佛性论;在修法上,有主张渐修顿悟的禅风,有强调无修无整、毫不作意的自然禅风;有强调直指人心,彻见本元的顿悟方法;有强调圆融无碍、自在解脱的法身境界等。但藏传佛教的禅思想与内地禅思想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表现在对身心的看法上。内地禅宗为消解对身体的执著,仅强调心性的修持,而视人身为“臭皮囊”,认为对人身的执著是影响心性得到证悟的障碍。藏传佛教则强调身心并重,除了修心性的空分外,还必须修身的明分。同时认为人身难得,它是渡向彼岸的船只,在到达彼岸之前不应丢弃,认为身心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所以藏传佛教非常强调对气、脉、明点的修持,主张身心修持不能偏废。二是两者偏重的禅思想类别不同。内地禅宗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两种,而不立文字、祖祖相传的祖师禅在后期日益得到重视,它侧重师徒间的以心传心,强调宗门的宗风。且以祖师禅为了义禅,如来禅为未了义禅。藏传佛教也特别强调师徒间的口耳传承,重视上师指引,但它的禅思想在风格上更偏重于如来禅,强调依据佛祖所传经教来修习佛法,且重视悟前的加行。特别在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派别之后,藏传佛教便趋向于强调修行次第,以佛说经典作为修行的依据,更接近于内地禅宗的籍教悟宗的渐修顿悟的方法。三是两者对禅思想在整个佛教体系的地位看法不一。内地禅宗认为不立阶级、直入心源、任运自然的禅修法为最高的修行方法,且以它摄受其他的法门。它能即生成佛,当下直悟,瞬间彻见心性本源,获得法身成就。它是个独立而完整的体系,并以独立的宗派形式出现。藏传佛教则认为金刚乘(密乘)是最殊胜的法门,它高于小乘和大乘佛教,对心性修持的顿悟虽是金刚乘的内容,但不是最高的境界,只有外加金刚乘的修身方法,才可即身成就,一生可完成法、报、化三身。所以禅思想仅是无上瑜伽的一部分,不是独立的体系,没有独立的宗派来承载它。而且它只能成就法身(即对空性的证悟),不能成就报、化两身,只有通过密乘气、脉、明点的修持(即证其明分),才能完成三身成就,四是两者的终极境界不同。内地禅宗认为彻见本源、获得法身为最高境界,只要法身成就了,则化身与报身自然成就。而藏传佛教认为,最高境界除获得法身外,报身、化身也很重要,且化身、报身有专门的修法。所以,藏传佛教认为只有成就了“三身四智”[31]才是圆满境界,而禅宗语录中对三身四智则很少论及。[责任编辑 蓝国华]

注释:

①参见[法]戴密微:《吐蕃僧诤记》,耿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②参见McRae,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 Hawaii:1986,第71、72页。

③参见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4月修订版,第14、15页。

④⑤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第48卷,第399、402页。

⑥转摘自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第115页。

⑦石峻、楼宇烈、方立天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第112页。

⑧《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2册,第258页。

⑨⑩[11][12][13][14][15]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40页。

[16][17]转引自刘立千:《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28、67页。

[18]转引自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61页。

[19][20][21][22]见注⑨,第80、67、77、66页。

[23]《景德传灯录·大正藏》卷51,第440页。

[24][25][26][27][28][29][30]见注⑨,第82、111、110、111、110、108、108页。

[31]三身指佛身、法身、报身;四智指大圆性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

  [作者简介]邱环,女,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