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儒比较 >>

论太虚人间佛教儒学化的特色——欧阳镇(4)

分享到:

  太虚在上世纪40年代初提出救治时弊的口号“去私戒懒,为公服务”。为了这一口号在佛教界能深入人心,得以切实贯彻实行,他借用了儒家的思想理念来诠释佛教的概念。他首先诠释佛教的“劳”,他说:“何谓劳?劳,即劳苦,孟轲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也。能劳,就能身心强健起来, ......须知,凡一切日用所需衣、食、住、行,都要自身劳动去做。现在时代,崇尚劳动,在中国社会,更宜以勤劳矫正痼疾。”(《全书》第35册第81页)他用儒家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佛教提倡勤劳的道理。“其次要勤。......若有俭无勤,在文化亦必孤陋,不能发扬光大。如文学、哲学、艺术、各种科学及文物制度,都要精勤,才能达到深妙的进步。古人如孔子,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都是勤的精神。”(《全书》第35册第98页)太虚阐述这些道理后,最后提出要在佛教界广泛地推行为公服务的精神,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僧才。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太虚是完全站在佛教的立场纳儒入佛的,是引进儒家思想来充实和补充佛教,这样做有助于扬弃佛教在社会思潮中的消极避世因素,弘扬佛教的积极救世精神,充分发挥积极的人生指导作用,使佛教适应当时的社会思潮。太虚的这一教理革命,明确标榜今后佛教应多注意现生问题,而不应专向死后的问题上探讨,儒家的重人生的思想,正好适应其摄取的对象。这种特征代表了中国佛教的主流,是中国近代佛教开始自觉地走向适应时代的观念更新的重要标志。

  那么,太虚当时为什么只选择儒家思想作为吸纳的对象,对中国文化中的其他思想却弃之不顾呢?太虚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精通,他结合当时佛教界状况,作出明智的选择,理由有如下几点:一是通过对老庄道家的分析,他认为:“老、庄之自然,与近人所云自然规律异趣。规律则属应当遵守,自然但是都不计较,都不计较故泛任也,泛任故无碍,无碍故自由,自由故独往。”(《全书》第41册第435页)正是因为道家主张的“自然”,寝而以至于放荡不羁,与佛教倡导的人间佛教难以相融,故不加采用。二是对墨家根本思想的分析,认为:“《墨子》之根本义在天、鬼,同于神教,无可徵实,是以穷理之谈,不逮儒、道二家耳。”(《全书》第41册第411页)把墨家思想贬低到不如儒道二家的思想价值,还特别指出墨家“所谓天、鬼神,无实体,实体,则人与物而已?故虽是人生祸福、夭寿、荣辱、治乱之关系,特因果之理耳。非有实在人格,或冥冥,或昭昭,凭好恶之意志,行赏罚之权威者。......墨子之言天、鬼, ......执为实有人格,能凭好恶之意志,施行赏罚之权威,加祸福、贫富、生死,治乱乎物焉,斯所以为巨谬大悖,而不容据理征诘也”(《全书》第41册第421页)。他认为墨子把天帝鬼神误认作是具有人格的超现实的神秘主宰力量,确实是“巨谬大悖”。最后他得出结论说:“夫然,可知《墨子》之根本义,全无可取矣!”三是对儒家思想的剖析,太虚说:“孔订六艺,七十子洎孟、荀继承以来之儒学,自为中国学术思想之主流。”(《全书》第50册第348页)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学说,在当时仍为中国学术思想之主流,而且“《易》虽世间法,而此定志、修业、成德之序,学一艺,习一术,莫不皆然,故亦可通于出世法”(《全书》第41册第374页)。儒家思想就有与佛教相通的渠道。但是他在引用儒家思想时,是采取了一种批判吸收的方式。他指出:“但宋、明儒之锢蔽处,须更加解除,而孝弟等义,更须以......孝民族等说扩充之。”就是说,要解除“宋、明儒之锢蔽处”,并“依据现况,稍为修整”,才可将儒家思想进行扩充和引入佛教中,发扬人间佛教的价值。在佛教引用儒家思想的过程中,有一个磨合和嫁接的方式问题,太虚对此也看得很明白。他说:“欲完全一做人之品格,必又为孔子之道而成就,然必经佛法之甄陶,乃能生养若孔子、若儒门诸贤之伟大人格。于入世之志,具出世之胸襟,必以佛法为归宿,乃得安身立命。”《全书》第41册第388页)这也就是说,引用儒家思想,必须经过“佛法之甄陶”,并以“佛法为归宿”,才能造就出合格的人格,人间佛教的思想才能得以张扬。

  太虚将儒家思想引入佛教,沟通了儒佛的关系,强化了佛教的人生意义和入世倾向,抛弃了那种脱离现实的“超亡佛教”、“鬼神之教”,让佛教更贴近了生活。它一方面发挥了大乘佛教倡导的五戒、十善的人间佛教基本规范和“普度众生”、“济世利他”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明确了人间佛教所关照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展示了佛教入世的意义及其社会功用。“佛教正是以这种兼容、融和的精神,在理论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理论之丰富,世界各大宗教无一可之相匹)和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