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研究综述(4)
时间:2008-10-14 11:59来源:佛学研究网作者:王早娟 点击: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兴起,寒山诗研究方面也引入了这一方法,这里以陆永峰《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8]为代表。该文通过对寒山子与王梵志诗歌比较,指出二者诗虽均属俗文学范畴、在宋代均受到重视,但宋以后情况却相差悬殊,并通过对二者诗歌内容上、方法上、形式上、风格气质上的比较,指出宋以后王梵志诗不再受到重视而寒山诗依然受到重视的原因,乃在于寒山诗相对典雅,更易于被文人士大夫接受。
三
寒山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位神秘的隐士,因而其诗的结集也颇为迷离,对其诗的流传及版本的研究,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关于寒山诗版本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疑问:一、闾邱胤序是否真实。二、寒山诗中拾得、丰干诗占多少,有无后人伪作。三,寒山诗主要版本的源与流及校勘问题。
大多学者对第一个问题持否定态度。钱穆认为“今传闾丘胤一序,显为唐末人伪撰。”(《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钱学烈明确指出“寒山诗序并非闾丘胤本人所写,乃是后人伪造的”(《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有较大争议。日本学术界多认为寒山诗与寒山没有多大关系。张曼涛《现代日本学者对寒山诗的评价与解释》[9]中介绍了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发表于1944年的《寒山诗与寒山拾得之说话》一文。张曼涛对该文的观点作了如下说明:“第一是,他指出寒山诗是否真如传说的实有其人,是一疑问。寒山诗的内容,所含的性质不一,……他觉得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里,具有这样多的复杂思想,在寒山之前,中国诗史上,似乎还未曾见过,因此他说是否出自
[1]《深圳大学学报》 1993年第二期
[2]《东南文化》 1990年第六期
[3] 载《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第一期
[4]1970.3台湾《中央日报》副刊,转载于台湾《中国诗季刊》三卷四期,1972年出版
[5] 同[3]
[6]《文学评论》1983年第六期]
[7]《烟台师院学报》 1990年第一期
[9] 载台湾《狮子吼》10卷第11期1971年出版
一人的作品,很值得疑问。……第二是,他指出寒山诗与传奇的人物寒山,可以看作两回事。津田说:‘寒山诗集中的诗,特别是关于所谓疯狂之士的表现作品,我们一点也看不出来,……若如是,则寒山诗与传说的寒山其人,很显然的,不是完一两回事么?’。”日本学者入矢义高于五十年代撰文《寒山诗管窥》[1],他也认为寒山子诗不可看作其一人所作。大田悌藏在《寒山诗解说》[2] 中写道:“但事实上亦可能仅为在此前后有禅僧道翘者,假名寒山拾得赋诗述怀,使时俗视彼等为狂士而已。”他认为寒山诗乃假托之作。
国内持此观点的仅为少数。孙昌武《寒山传说与寒山诗》[3] 指出:“寒山诗非寒山子一人所作,应另有一个寒山诗的作者群,寒山子只是其中的一人(或者主要的一人)而已。”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寒山诗乃寒山本人所作,只是数量问题及少数几首诗的归属问题需作探讨。钱学烈《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4] 认为:灵府所序集的寒山诗中有无拾得诗已不可知,但本寂《对寒山子诗》中肯定有拾得诗,拾得诗“伪作最晚当是南宋淳熙己酉(1184年)以前的作品,因为目前所见志南于淳熙己酉刊刻的版本中,拾得诗已有五十七首”。丰干诗在宋版本《寒山子诗集》中仅有二首,且其中“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当纯属后人伪造。
关于第三个问题,近年来学者著述甚丰。浙江师大陈耀东所撰寒山诗集版本研究系列论文[5] ,1997年3月在香港召开的“中国诗歌与宗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唐代诗僧<寒山子诗集>传本研究》,及其《<寒山诗集>版本源流总表》,这一系列文章中收集了宋、元、明、清以来海内外百余种版本、写本、校本、注本,源流分梳极其详尽。深圳大学钱学烈《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也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指出寒山诗集的五种源本,即为:宋版本、国清寺本、东皋寺本、无我慧身本、宝祐本。并对此五种版本的特征、年代、刊刻者作了详细说明。另外该文对清以前较常见的十三种版本做了分类及考订工作。另外四川大学项楚《寒山诗籀读札记》[6] 对寒山诗中校难把握的二十一条注释及校勘作了详细说明及论证。
由于二十世纪中寒山诗在美国及日本得到广泛流传,故研究其诗在国外流传的版本及译本情况也成为必要。张德中《试论美国的“寒山热”》[7] 收集了寒山诗在美国的三个主要译本,它们是:阿瑟·韦利《寒山诗二十七首》(Arthur Waley 27 Poems by Han Shan),1954年9月在美国《文汇》杂志(Encounter)上发表;伯顿·沃森《唐诗人寒山诗一百首》(Burton Watson Cold Mountain: 100 Poems by the Tang Poet Han Shan),1962年由纽约丛林出版社出版(New York Grove Press);加里·斯奈德《寒山诗二十四首》(Gary Snyder Cold Mountain Poems),1956年8月在《常绿译论》杂志(Evergreen Review)上发表。钱学烈《寒山诗的流传与寒山诗研究》[9] 介绍了寒山诗在日本的版本及译本情况:“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翻印了日本皇宫书陵部珍藏之宋版本,……1958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入矢义高译注的寒山诗选,选诗120余首,后收在1984年出版之《中国诗人选集》中。这期间还有入谷仙介等译注的寒山诗集。”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山诗受到越来越广大地域中读者的喜爱,对其人其诗的研究愈来愈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状况。寒山,这位神秘的隐者,以其特有的诗人气质及诗歌魅力扣开了中西方读者的心扉,促进了中西方文化间的融合,渗透与交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必将有更多“明眼人”成为他的知音,去了解、发掘这颗中华民族文学长河中的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