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密教理论 >>

略论藏传量论“摄类”的哲学意义(2)

分享到: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这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作为佛教哲学,都不承认外部世界的实在性,但并不排斥认识与对象的统一性。藏传量论亦认为"识与境似",萨班曰:"唯彼境与根及作意聚合之第一刹那,能生似外义色法;于彼等聚合之第二刹那,生似外境行相之识,即彼是似生之识"④。这是说境、根、意相聚的第一刹那形成了与外境相似的行相,第二刹那才是对行相认知的识,此识与行相相似,行相又与外境相似,而不是与主体的感官(根)同一,好比"子之因是食与时及暖等,亦似父母之形",这是说好比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衣食温饱,但孩子的长相不会象衣食之形态,而只与父母接近。这里无非就是说明认识与对象一致而不是与主观感官一致,这是一种反映论的正确观点,是法称《正理滴论》所强调的识必须"与境物相应"思想的进一步阐发。
   从量的角度而言,认识的主客体又可分别称之为"能量"与"所量"。能量即是指主体"补特伽罗",所量则是指认识对象,宗喀巴作了如下分类:
  
   宗喀巴又认为,"外境与所知、所量,就主要而言皆同义"(第51页),三种不同的提法只不过是语言表述上的不同而已。
     2.量与非量
   什么是人的认识呢?《因明学启蒙》云:"谓了别,为知觉之性相,明而了别,为识(认识)之性相,知觉、了别、识三者同义"(第200页)。
   知觉又分为二大类,即量与非量。"新起非欺诳之了别,为量之性相。在所言量之性相(定义)整个概念上,言新起,非欺诳,了别三个特点"(第201页)。佛家认为"量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是当下直接发生的,又必须是真实地与对象一致。法称《释量论》曰:"见青根识是量,以是新生无欺智故"⑤。量又分为现量、比量二大类(圣教量亦属于比量一种)。宗喀巴的分类如下:
  
   "非新生不欺诳(正确)之了别,为非量之性相",非量也是人的知觉,如"忆念"、"表象"等非当下新生的认识都是非量。
   对非量的分类,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在萨班之前,有学者提出五种非量,即"伺察意"、"现而不定"、"再决识"、"颠倒识"、"疑惑"。《量理藏论》提出三种,即"不了知""颠倒识""犹豫识"并分别与"不成"、"相违"、"不定"三种似因对应,这样看来非量实际上就是似比量。宗喀巴又对二者进行了综合,提出了"颠倒识"、"犹豫识""见面不定"以及"已决智""分别意",这样又成为五种。《因明学启蒙》又以"伺察识"和"邪智"取代了"颠倒识"与"分别意",其实邪智中就包括了这二者在内。对每一种非量,藏地学者都各有界说,不再赘述。
   《因明学启蒙》还将知觉从其他角度来进行划分,如从自证和了别他,从心王和心所、分别与无分别等。
     3.现量与比量、自相与共相
   这是紧密相联的两对范畴。现量与比量分别是指感觉与推理这两种认识方式及其结果,自相与共相则是与之对应的两类认识对象。
   什么是现量?比量?宗喀巴云:"谓离分别无谬误之一,新证自境,为现量之性相","谓依具备三相之因对自之隐秘境新证之知觉,为比量之性相"(第57页-58页)。《因明学启蒙》说得更通俗一些:"量,分为现量、比量二种……谓离分别不错乱之了别,为现知觉(量)之性相","谓据自依正确因,直接新生,非欺诳之执著了别,为比量之性相"(第203页-205页)。这二个定义与法称对现量,比量的界说是一致的。
   陈那《集量论》认为比量是由语言"遮余义而显示自义","如说此是桦树。桦树之声由与树同时相,则遮担木等树,而安立自境"⑥。萨班《量理藏论》第四品"观成立与遣他品"中专题作了阐发。"成立",即是指由现量正面现立:"现量无分别,故不需决定"⑦。这是说现量是从一切方面缘见对象,故不能对对象有所断定与分别。而比量"遣他是分别"是通过否定和排除某些属性而对对象有所确定的。这种遮遣又分为四种执式,即"一执为异"、"异执为一"、"一执为一"、"异执为异"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作为比量推理:"所有共相概念都是从反面、从负的方面来着眼的,所以因明学家的概念本质是否定性的"⑨。这是与大乘中观宗认为世界万法为假有,只能遮而不能表的思想是一致的。
   那么什么是自相与共相呢?宗喀巴云:"谓能真正表达功能,为自相之性相,犹如青色","不能真正表达功能之法,为共相之性相"(第53页)。"功能"也就是唯识宗所讲的种子"熏习"之功能,这是现象界之本质。自相能体现种子的这种熏习派生之功能,而共相则纯粹是主观忆造的,故无功能。普觉的解释是"非由名言分别所假立而由自之性相所成就之法,为自相之性相。系由名言分别所假立非由自相所成者,为共相之性相。如是,胜义(真正)能表功能之法,为胜义缔(真缔)之性相。不能胜义(真正)表功能之法,为俗缔之性相"(第100页)。把自相看作是胜义有,这是法称的观点,也是经部的一种具有朴素唯物倾向的说法。《正理滴论》云:"自相者,谓从近或远之境物所生之认识,各照自境,现见各异。此种境物之所以名为胜义有,谓是因为彼为物之实相,唯表彼之功能故"。自相与共相的范畴又与总别范畴有联系,从现代哲学的观点来看,自相也就是"个别",而共相则是指"一般"。
   法称在《释量论》中指出,归根结底:"所量唯一自相,吾亦如是许故"⑩,萨班《量理藏论》对此又有专述:有人说如果共相不是所量,那么"则与陈那大士所说'所量二'相违",萨班解释道,陈那"非云所量有二,故(量)有二,然许由量理之门,自量现身之自相,由他量隐事之自相,而说二。如《释量论》所云:'彼有自他性,了许所量二'。慷慷慷慷能否作义故'"(11)(以上均引自《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第273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陈那本意并非说所量有二相,从而有二种量,而是从量理角度看,自量(现量)显相自相,他量(比量)则是遮止自相。故根登珠巴云:"分别心之事,虽是无事,然是依有事而起,以彼分别是先由现量亲见瓶事,依此事乃生分别心之瓶相,而了知瓶"(12),故归根结底,自相才是唯一实在的所量。
   总之,从认识论的范畴看,藏传量论继承和发展了陈那、法称的思想,从佛学角度看,则是揉合了中观、唯识、经部三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