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的理论思想研究(2)
时间:2008-07-30 21:54来源:佛法亲证论坛作者:慧永 点击:
缘起定义及内容已了知,那它的种类又如何呢?据《中论·观因缘品》所说:“缘起种类,共分为三类。”
1、凡夫之人:认为身心活动及事物的一切,无不是缘起。因受缘起法的支配,而不能觉知是缘起,’也就因此得不到解脱。
2、声闻乘人:由于急求自证,只有从缘起的因果正观中,通达了诸法无我我所,离却了系缚生死的烦恼,才能获得解脱。但不究竟,他们大都不在缘起中深见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是从缘起无常、苦空无我的观慧中自觉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声闻乘者虽然从缘起的无常,离开了人我见,证人了渚法空性;然不能深观缘起无性,更没有圆满彻见缘起正法。
3、菩萨乘者:虽能了知缘起法的当体即空,于空性之中能视缘起如梦如幻,洞达缘起性空的无碍思想。如《大品般若经》所言:“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犹如虚空之相不可得,是为菩萨不共中道妙观。”
所谓性空者无白性也,亦是没有独立不变的实在性,它在不碍缘起的假名上,否定了错误的执见;而空则是破除自性见,不破因果法。性空与缘起的关系,它们是事物不同的两个方面,具体则同一。缘起是事物的现象,性空为本质;透过现象,就能—了解其本质。二苦关系,犹如北宋苏轼题西林壁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谓缘起是依性空所成,性空则是依缘起所显。犹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缘起与性空,二者相依相待,是同一体的两个方面。由此能启发我们面对复杂的人生,不要主观判断事物,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更要以——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不能单一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整体。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就可以了知,不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皆由条件关系和合而生起,没有独立的自体,亦无自性。如《中论·观四谛品》所言:“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二)真俗二谛
二谛者,真谛俗谛也。谛者真实不虚之意,亦是真理的别名。此二谛是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亦是整个佛法的纲宗。何谓真俗二谛呢?俗谛又名世谛,或名世俗谛。俗谛是用来说明宇宙万象之种种差别,此是佛为一类众生,执诸法实有而宣说的世间真理。所谓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名胜义谛,谓出世之真理,是说明宇宙万法之实相。真谛和俗谛之差别,即以俗谛之故,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以真谛之故,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所以说依此二谛说有是空之有,空是有之空,此二谛皆显无所得正观,;此二者之关系,俗谛说有,真谛明空,俗谛是对诸法的现象而言,真谛是从渚法的本体而言。从本体上说,不论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诸法,悉皆是空无自性的。在世俗谛中,是依当时的大小经论来说明渚法之世间真理。三沦宗依真谛边说则佛与众生不二,无迷无悟。若依俗谛边说,则诸法缘起,因果历然,因其根性有利钝,观法修行亦有迟速。迟者,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方成佛道;速者一念之下,即入八不正观而得道果。
论宗的理论思想研究此宗阐述二谛的目的,是以真俗二谛之理,破除众生执法实有,或执法皆是顽空断灭的迷执而因机施教。并进一步指出二谛的空有是相对的,亦是相依相待的缘起空有。
正如《中论·观四谛品》所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如《十二门论·第八观性门品》所载:“若人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共利。”亦如《大般涅架经》所说:“为引导众生故说两谛。”然而三论宗根据这些经论主张言教两谛,究明言教的道理。言教二谛是针对空说有,对有说空,闻有不著,空有圆融,二者相即无碍,故知空有皆无自性,相依相待,假名而已。此宗以空有相待假名为根本思想,建立于具有三论特色的四重二谛观。
何谓四重二谛呢?谓依俗谛说有,依真谛说空,是名第一重。说空说有为俗谛,非空非有为第一义谛,名为二重二谛;三重二谛者,谓空有为二,非空非有为不二;二与不二为世俗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第——义谛。以上前三重二谛,皆不离言说,故为教门,是名世俗谛。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名无相,才是第一义谛,故名为四重二谛。此宗为什么要建立这四重二谛呢?是因众生的根机不同而设立。若是上根人,听到第一重二谛,便能悟得诸法实相。若下根之人,虽然听闻了后二重二谛,也未必能悟达诸法实相。此四重二蹄,若按教理分者,可说俗谛为教,真谛为理,辗转适缘,灵活运用。虽有四重二谛之分,三论宗却多用第二重二谛阐明诸法实相。正如三论宗所说:“若空若有皆是教门,非空非有即是中道第——义谛,说此二谛教,则是根据第二重二谛说的。”然而建立四重二谛者,是因众生的根机不同,受悟有引导;亦是为了适应根性的不同,方便善巧使修学者易懂,·所以要建立四重二谛之理论思想。
(三)八不中道观
八不者,据《中论》所言:“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此八不是龙树菩萨的主要理论,它是超越有无的空,不是相对的空。此八不主要针对凡大众生所执著的生与灭、断与常、一与异、来与去的实有者而说的。八不又是依二谛明中道,即是依二谛解释八不中道。八不中道就是在《中论》里最先所用的八不来破除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的八迷者,洗净一切有所得故,摧破八种偏邪,显示八不是不落两边,本身又是中道,故破邪显正——即是—‘个统’一体·。八不中道的理论,主要揭示诸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之正理,破除有情众生所执的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偏见和邪见,进而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皆无固定不变之自性。此宗是以破而不立来遣除一切偏执情见,以无所得为宗旨,认切诸法本来无相,本自寂灭。故所谓之迷悟及成佛与不成佛皆为假名,唯以觉为本体,染净诸法本来寂灭,而以无得正观为至极妙道。在三论宗里,龙树菩萨所阐明的中道观,谓实相观,亦名无所得正观,是把中道提高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强调中道观就是所谓真正把握一切事物现象实相的方法和途径。而中道的内涵就是综合真谛和俗谛去观察世界万物,从真谛看,万物皆空,从俗谛看,万物是有。借此告诫凡夫众生,不要执着虚无的空,更不要执着实在的有,而应该把真谛和俗谛统一起来,不偏于俗,也不偏于真,这就是中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