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竟无思想中的三个论题(5)
时间:2008-08-11 22:44来源: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作者:龚隽 点击:
2、不以宗门会儒。尽管竟无向来不毁真正禅门,但比较而说, 他更加重视从可以言述的意义上去会释儒家,而不像传统佛家侧重于“以禅宗与儒典故和会”而作一番“慧解圆融”的见解。(@⑤宏:《竹窗随笔—儒释和会》,莲池大师全集》)如德清以禅门“渐修之行”解“习性于性”,以顿悟说儒家之“复性工夫”;(《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之五,“示李福净”)智旭的和会宗旨,乃在于“以禅入儒,诱儒知禅”。(智旭:《周禅解自序》)其疏释《四书》即本宗门立场,为“禅观未了”者,“籍四书助显第一义谛”。(《灵峰宗论》卷六之一“四书益解自序”)竟无摄儒最基本的想法,是融二学于涅槃寂灭之境,这点上文已有交待。他说工夫,也多本于唯识的二转依上加以论究。(见《孔学杂著—孔佛》)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内学杂著》“论语十一篇读叙”一文中,倒是提到以般若解孔。如讲般若与孔都有“直下明心”和“离言行义”的意思。但细究其文旨,其仍有依教言说的意思在,如文中强调“能精内典,娴般若”工夫;又反对“纯任天然”的一味空究,批评此必“堕落无事甲里”。他还赋于般若以“相似相续”的新意,以此讲说孔学“不舍昼夜”,“至诚无息”的行果次第。这些都远非一般宗门可以概尽的。
3、对出、入世分判的突破。传统佛学讲佛儒之别, 几乎都以出世和入世的区别作一基本的判摄标准。不远说宗密,明以来佛学也大体在此范围内论学。@⑤宏就明确说过“儒主治世,佛主出世”的话(《竹窗随笔—儒佛配合》),德清也说孔子是“人乘之圣”而佛为“超圣凡之圣”。(《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之四十五,“观老庄影响论”)即使出于竟无门下的,具有新儒家立场的熊十力也多持此见解。他在《再答张东荪》的信中说儒家与佛家同为玄学,“其所不同者,一主入世,一主出世而已”。(《十力语要》卷二,第119 页)竟无早期融儒虽受此影响,(如上文所述的有无漏分判),但在作《孔佛》和《孔佛概论之概论》等文时,他又以满与不满来作佛儒证果的判准。满与不满并不同于出世与入世的分别,而同为无漏的不同阶位。《概论》说“孔学是菩萨分学,佛学则全部分学也”。他认为,儒家极境在“止于至善”,而“至善即寂灭寂静”,“无声无臭”,与涅槃无二,故“孔自能于三乘妙理出之人道中”。他说,若不以此解孔,“则所谓善信不出有漏范围,而孔则弊矣”。(均见《与熊子真书》)他在《中庸传》这部自认为“别有发明”的著作中,更鲜明地贯穿了这一思想。如他说“中庸”之旨,乃“于人道而溯源天道”;“中庸”之行,则“地上无漏者行也”。虽然竟无会通佛儒的工作仍是在佛高于儒这一基本价值维度中进行的,但他所披露出的思想创发和解释力度,显然都有作进一步抉择的必要。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高上半部分去口换成四下加水下加衣下半部分
@②原字为王右加车繁体字右再加车繁体字
@⑤原字为社的左半部右加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