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中国大陆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分享到:
【参考文献】
  [1] 黄夏年《四十年汉传佛教研究》,载《佛学研究》创刊号,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出版,1993年。
  [2] 吕建福《四十年藏传佛教研究》,同上书第295-269页。
  [3] 黄夏年《云南上座部佛教研究四十年》,同上书第270-277页。
  [4] 黄夏年《二十世纪的中国佛学研究》,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
  [5] 麻天祥《佛教与二十一世纪》,载《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6] 黄夏年《当前中国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载《闻思》,南京金陵刻经处编,华文出版社,1996年。
  [7] 吕建福《一个世纪来国内藏传佛教研究》,载《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
  [8] 姚南强《百年来的中国因明学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9] 镰田茂雄《近代日本的中国佛教史研究》,载中国佛学院学报《法源》2000年。
  [10] 林镇国《当代欧美佛学研究方法之省察》,载《佛学研究》,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出版,1998年。

   中国佛教包含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本文只对汉传佛教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展望。

   就世界范围来看,研究中国佛教的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地区,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中国地区的中国佛教研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佛教研究又各有不同特点,本文侧重的是中国大陆的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回顾

   中国佛教富有重视学术文化创新的优良传统,以教内的高僧硕学为代表的传统佛学的探索阐发,绵延不绝,源远流长。但是严格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研究实始于二十世纪初。从研究视角、方法和内容来看,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上半叶的历史学与文献学的研究阶段、下半叶约前三十年的哲学与历史学的研究阶段,下半叶约后二十年的文化学、哲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阶段。(注:参见葛兆光《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载《中国宗教研究年鉴》第99-113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7月版。)

   第一阶段。随着西学东渐,二十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新式高等学堂,此时讲授中国文化、历史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人文科学课程。有些学有专长的专家,包括经过国外系统学术训练、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学者,把讲课授业与著书立说结合起来,运用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与国外的历史学方法研究国学。而此时敦煌佛教文献的发现,原已佚失的法相唯识宗文献从日本回归,也激发了有关学者整理和研究佛典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阶段里,研究中国佛教取得重大成果的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梁启超、汤用彤、陈垣、陈寅恪、胡适等名家。其中汤氏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垣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资料翔实,考证精审,立论有据,观点新颖,均为传世佳作。胡适的《楞伽宗考》、《荷泽大师神会传》等,极富创见,成一家之言。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学者都开了风气之先,实为现代中国佛教研究奠定了基础。

   由于受到学术研究新风气、新规范的影响,一些拥有一定文化或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佛教徒,也把学术研究和荷担弘法结合起来,探究立论,撰写著作。如僧伽界的释太虚、释印顺,居士中的欧阳竟无、吕澄就是突出的代表。他们虽和学术界专家的纯学术研究有所区别,但如日后相继出版的印顺的《中国禅宗史》、吕澄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和《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的学术品位,毫无疑问也是上乘的。

   此时,欧阳竟无创建南京支那内学院,也重视佛典的整理与研究,出版了《藏要》三辑七十四种。此套书针对历代藏经的弊端,选辑大藏要籍,经精校详注后而刊行。在佛典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也曾引发过激烈的论争。如欧阳竟无等人指斥《大乘起信论》是非佛法,是“外道”之论,以太虚大师为首的武昌佛学院学僧则给予批驳,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推动了佛教研究的开展。《大乘起信论》义理真伪之争,是一场重要论争,其间涉及到对佛学义理的理解以及对中印佛学的联系与区别的看法,影响深远。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社会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佛教研究也出现了新特点。据《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注: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10月版。)作者王雷泉教授统计,从1949至1966年的十七年间,大陆中国共发表佛教方面的文章为1003篇,平均每年59篇。从1967年到1973年没有发表过一篇宗教性的文章。1977年形势出现转机,宗教类的文章渐次增多。在五十、六十年代,学术界的中国佛教研究成果,多出自于少数高等院校哲学系的教师。他们多结合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佛教思想,开辟了佛教研究的新路向。1955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了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聘请国内佛教学者撰述英文版佛教百科全书有关中国佛教的条目,内容为教史、教理、宗派、人物、经籍、仪轨制度、中外佛教关系等。汉文条目共四百余篇,约二百余万言,后经整理编辑,由知识出版社印成四册,于八十年代发行。(注:《中国佛教》第一册1980年4月版,第二册1982年8月版,第三、四册1989年5月版。)这是佛教界研究中国佛教的重大成果,极富学术价值。

   第三阶段。在改革开放思潮的激励、推动下,中国大陆知识分子在学术视野和思维路向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从文化角度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是非曲直,优劣高下,兴起了“文化热”。佛教界领袖人物也针对社会上流行的“佛教是迷信”的说法,振臂高呼:“佛教是文化”。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的研究也推动了佛教研究的深入展开。随着研究佛教生力军的逐年增加,中国佛教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以至迄今为止,佛教研究的成绩极为突出,成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显学。据统计,在九十年代,有时一年发表的佛教文章,就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总和。

   总的看来,二十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后二十年,中国佛教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展开的:

   (一)中国佛教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始终吸引着学者的关注,一直是中国佛教研究的重点。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一、二、三卷(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8年。),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论述了隋唐以前的佛教历史,资料翔实,分析缜密,多富创见,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全书计划八卷本,我们期待着后五卷本的早日问世。吕澄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是长期呕心沥血而成的佳作,全书着重从哲学角度论述中国佛教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精辟深刻,学术价值很高。郭朋有多部佛教史论着,他在本世纪末独自完成了中国佛教通史的系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