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利概说
梵语sarira,巴利语sarira,音译“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即死尸、遗眉·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又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之法会,则称为舍利会。梵语sarira,或由动词Sari(令依)转为名词,意谓所依之身体;或由动词Sr(破坏)转变而来,意谓易破坏。又梵语dhatu,音译驮都,为舍利之异称,据巴利文长部经注所说,连结完整之身体(sarira)火焚后,变成如磨过之真珠、黄金等之粉末(dhatuyo,为dhatu之复数):依之可知,sarira即指死尸;dhatuyo则指茶毗后之遗骨。
舍利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从而的出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中分类方法:
1、身,旨(生身)舍利与法颂(法身)舍利二种。《浴佛功德经》以佛的遗骨为身骨舍利,而称佛所遗留下来的教法为法颂舍利。此种舍利的含义是是指佛灭度后,佛所说教法与戒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的依止,所以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其为法颂舍利,或略称为法舍利。《法华经法师品》中说:“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西域记》卷九记载:“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牢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而后世狭义的法舍利一般是指载于《浴佛功德经》中的马胜比斤对舍利弗所说的《诸法缘起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冈;彼法闪缘尽,是人沙门说。”四谛中苦、集、灭三谛的偈颂,或称缘生偈、缘起偈,以阐明法身之不生不灭,故称法身偈,又称为法身舍利偈、缘起法颂。供经入塔时,亦须唱颂此偈。法门寺地宫重新设计时即设置有这些偈颂。
2、身骨舍利又可划分为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遗体,后者指火葬的遗骨。此说出自《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或谓将遗骨全部纳于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反之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一称分身舍利)。关于全身、碎身舍利之说,可能起源于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行之土葬与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遗体称为全身舍利,以火葬后之遗骨称为碎身舍利。
3、分身舍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法苑珠林》卷四十谓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骨舍利中有的就像五色珠,光莹坚固,一般称为舍利子。
4、从舍利的来源来看,可划分为佛舍利与高僧舍利。佛舍利是自从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开始出现的,后来又扩大到对过去诸佛舍利进行崇拜的范围,但核心还是对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崇拜。而高僧舍利则是在对佛舍利进行崇拜的过程中,日益山现并流行的一种舍利崇拜形态。此外,记述茶毗高僧而获舍利者亦为数不少。《宋高僧传》卷七<希圆传〉载,希圆寂后,茶毗其遗体,得舍利七百余粒;同传卷七{玄约传)述及收得玄约之舍利数百粒。当代高僧如茶毗后也常见舍利山席。历史上形成而今天最为流行的高僧舍利崇拜是对玄奘顶骨舍利的崇拜。
后世所谓的舍利,为小豆大之粒状,质地坚硬而细致,稍有光泽,多被安置于小塔而受供养。一般相信佛之遗体火化之后,悉成小粒状,而且质坚,锥打不碎。然如系佛弟子的舍利,则锥击便破。不过,近世在印度发现的八分佛舍利之一,则如通常人骨被火烧后之状,既非粒状,亦不坚实。古来亦流传佛之顶骨、牙骨、指骨等物普受信徒礼拜。由此可知,除粒状舍利外,亦有其他佛遗骨流传。
二、释迦牟尼佛舍利起源与历史
佛教的舍利崇拜起源很早,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开始对过去佛的舍利开始了崇拜,但这很可能只是后来的传说。比较可靠的舍利崇拜最早开始于释迦牟尼涅槃之后。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迦牟尼于拘尸城双树间涅槃后,摩竭陀王阿阉世及波婆国末罗族、迦维罗卫国释迦族等皆欲获得舍利,但都遭到拘尸国人的拒绝。各国便商议将以兵力强行分取,战事一触即发。这时,香姓婆罗门挺身而出,晓谕众生,不要冈争佛舍利而白相残杀。八国便请其负责均分舍利,并各自起塔供养。;于是佛的舍利便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国家各门起塔供养。这最初的八份分别是:第一,拘尸城的各位力士得一分舍利,即于国中起特供养。第二,波肩罗婆囤(波婆国之末罗)的力士获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第三,师伽那婆国拘楼罗众获得—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第四,阿勒遮国诸刹帝利获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第五,毗褥国的婆罗门(毗留提国之婆罗门众)获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第六,毗离国诸黎车(毗舍离国之离车)民众获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第七,遮罗迦罗国诸释子(迦毗罗卫国之释种)获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第八,摩伽陀(摩揭陀国)国阿阁世王获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负责分配舍利的香姓婆罗门也获得了佛舍利的瓶子,并起塔供养。当时的毕巯村人求得火化处的地燋炭,也起塔供养。佛教的舍利崇拜就此开始。
有关八塔的位置后世出现了很多种传说。1898年,法国人皮佩在尼泊尔南境的皮普拉瓦发掘了一处古坟,获得一个大石柜,其中藏有蜡石壶二个、蜡石器一个、蜡千;箧一个及水瓶的破片若干。蜡石壶一小一大,皆收藏有骨片,小壶为球状,分成上下二部,上半为壶盖,附有瓶形之把手,盖上刻有阿育王时代或该时代以前所使用之Brahmi文字的铭文二行,内容是:此乃佛陀舍利龛,为著名的释迦族及其妹、妻子等所奉祀。由此刻铭可知其骨片为八国分配佛陀舍利时分与迦毗罗卫国的那一份,也可证明《长阿含》等经所记载的八国分舍利为历史事实。尼泊尔发掘的佛骨后来由英国政府赠与遐罗国王,该国王又以部分赠与锡兰(斯里兰卡)、缅甸及日本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