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孝道规则在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养的同时,还强调父母对于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着重说明父母对子女负有教养之职,而上述父母对子女的五条中,第五条更有意思,按照自然规律,子女总要慢慢长大,父母总要渐渐老去。因此适时将家产交与子女经营,既适应了自然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为了家族的繁荣和昌盛。这也反映了佛教伦理思想强调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佛家在强调爱护子女的同时,还强调父母抚养子女的责任以及教育和培养子女善持家计等。佛教所说的孝,与世俗社会所说的孝行,仍有一定区别。佛教认为世俗所谓的孝行,仅惠及现世的父母,而佛教之孝乃出世间之孝,以救渡父母出离生死为要,并视此为孝之大者,为孝道之根本。
夫妻关系是家庭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夫妻则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因素。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和美满的根本保证。夫妻不和,则对家庭结构稳定带来重大影响。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地位平等,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男女平等也包括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地位的平等。平等的夫妻关系保证了现代社会家庭的和睦与幸福。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对妇女的歧视;「头发长,见识短」这是对妇女的偏见。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也反映到家庭关系中来。家中的一切大事由丈夫作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说,说明了那时妇女所处的地位。封建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三纲五常,其中之一就是「夫为妻纲」。古代印度也有男尊女卑思想,这种思想也必然会反映到佛教中来。据佛教资料说,佛陀最初不同意女子出家,认为女子出家修行将会影响到佛教的流传,后来在尊者阿难的再三请求下,才有条件地同意。这些条件就是所谓妇女出家应行「八敬法」。[13][13] 在早期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地位要低于比丘许多。这是当时印度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在宗教内的反映。在社会上是这样,那么在家庭关系中,夫妻间的关系又当遵守什么样的准则?佛教徒应当如何协调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夫妻关系?《佛说善生经》中以西方代表夫妻关系,提出了夫妻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珞严具;四者,于家中得自在;五者,念妻亲亲。
夫以此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云何十三?一者,重爱敬夫;二者,重供养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摄持作业;五者,善摄眷属;六者,前以瞻侍;七者,后以爱行;八者,言以诚实;九者,不禁制门;十者见来赞善;十一者,敷设床待;十二者,施设净美丰饶饮食;十三者,供养沙门梵志。
据经中所说,第一,丈夫应当照顾、爱怜自己的妻子,经常体贴和关怀妻子,从而给家庭带来和睦欢乐的气氛。
第二,不应轻慢自己的妻子,对于妻子应当以礼相待。以礼相待,则不能以轻慢的举动或言词对待妻子,否则将失去妻子的尊敬和爱意,也会给家庭带来不和谐。
第三,为妻子提供种种方便条件,装饰打扮自己的妻子,以示爱意。用珍珠玉石串起来的饰物,挂在妻子颈项作为装饰,使妻子显得格外美丽。
第四,充分信任自己的妻子,即所谓使妻子「在家中得自在」,应当由妻子操持家务,不多干涉,使妻子能自由处理,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睦,增进家庭幸福。
第五,所谓「念妻亲亲」,即是应当顾念妻子的亲属,对妻子娘家的人要以礼相待。
丈夫对待妻子有五条原则,妻子对待丈夫则有十三条之多。其中除了规定应当爱敬善待丈夫,服侍自己的丈夫之外,还强调应当尽心操持家务,善待夫家的眷属以及丈夫的客人,甚至对迎来送往的细节都作了规定,如应前以瞻侍后以爱行等。对丈夫的长辈,应当时时探望侍奉,表示孝敬之意。当丈夫的长辈行走时,应当在后护送照料,以示敬爱之情。有客人来了应当热情接待,礼貌欢迎,并应以丰饶的美食招待来客等等。除此以外,此十三条中有一条规定,做妻子的对待丈夫应当「言以诚实」,这是耐人寻味的。本来,诚以待人,做人要诚实,是基本的道德原则,在家庭夫妻关系中,相敬相亲,也应当以夫妻之间的坦诚为家庭和睦幸福的基础,何以这里特别提出妻子应当「言以诚实」呢?应该说这是古代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包括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的反映。即使如佛教,强调在修行方面众生平等,但在现实社会中,其伦理思想也无法脱离现实社会的实际。妻子事敬丈夫十三条中最后一条,供养沙门梵志,这是佛教宗教道德的体现。沙门和梵志都是指修行之人。古代印度宗教修行者多以乞食为生,佛教也不例外。因此这一条规定,当有托?乞食的修行者上门之时,作妻子的应当善待供养。据佛教教义,供养沙门梵志,是为将来种福田,妻子行此事,是为丈夫以及其家庭修福积德,因此列为妻子的十三事之一。
师弟子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人际关于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中国封建社会讲天、地、君、亲、师,可见师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14][14]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不断吸收新知识,要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师长的教导。虽然说师不必贤于弟子,而弟子也不必不如师,但师长的教诲对于弟子的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广义而言,只要使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新知识、懂得新道理的,都是可以看作自己的老师,因为老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孔子也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所以人必须善于学习。
佛教对于师长,也是待以尊重和崇敬的心情。原始佛教以佛陀为导师,并将佛陀尊为人天之师,因此佛教对于师道也如中国传统伦理一样。《佛说善生经》中,以南方为师弟子关系的代表,佛陀教诲善生子,在礼拜南方时,应当想着师弟子关系:
弟子当以五事,恭敬供养于师。云何为五?一者,善恭顺;二者,善承事;三者,速起;四者,所作业善;五者,能奉敬师。
弟子以此五事,恭敬供养于师,师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为五?一者,教技术;二者,速教;三者,尽教所知;四者,安处善方;五者,付瞩善知识。师以此五事,善念弟子。
弟子对于师长,态度要恭敬,要尊重师长;师长有命,弟子应当服其劳。这是弟子对待师长最基本的态度。而师长对于弟子,则应当尽自己所能传授技艺,还要善于教导弟子立身处世之道。也就是说,老师除了教育弟子以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弟子如何做人,从道德修养方面进行教育,这是更重要的教育任务。这是师长对待弟子应有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