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佛陀所教导的「四念住」,来探讨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从身、受、心、法四方面,经由内观禅修的实践,看清身心的无常、无我,以达成心灵净化的标的,并显示出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一、前言
佛陀的出世,在于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众生之所以沉沦苦海,是由于内心被无明烦恼所笼罩。如何区分这些烦恼的类别和性质,以及如何从无明烦恼中解脱出来,便是佛教心理学的重点所在。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内观(毗婆舍那),直接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在层层深入中,清除自己内心的无明烦恼,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本文即以这种心理净化的实践面作为主要的探讨内容,特别是透过「四念住」的实践,来掌握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二、观察性向及对症下药
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内观时,要先观察个人的性向,以便于对症下药,在《瑜伽师地论》中,佛陀对颉隶伐多说:
云何比丘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谓彼比丘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于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先分辨不同人的根性,有贪增上行、瞋增上行、痴增上行、慢增上行、寻思增上行等五种人,要分别以不同的观察方式来安住于心:
1对唯有贪行的人,要以不净观,来安住于心。
2对唯有瞋行的人,要以慈愍观,来安住其心。
3对唯有痴行的人,要以缘性缘起观,来安住其心。
4对唯有慢行的人,要以界差别观,来安住其心。
5对唯有寻思行的人,要以阿那波那念(入出息念),来安住其心。
所以,在心灵净化的过程上,第一步要先作好性向测验,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及对症下药。至于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等五种人的习性形成及其行为表现是:
1云何贪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贪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有猛利贪、有长时贪。是名贪增上补特伽罗。
2云何瞋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瞋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长时瞋。是名瞋增上补特伽罗。
3云何痴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痴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愚事,有猛利痴、有长时痴。是名痴增上补特伽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