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心理学 >>

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5)

分享到:

4举心者,谓于净妙所缘,明了显现。

5掉心者,谓太举故掉缠所掉。

6不掉心者,谓于举时及于略时,得平等舍。

7寂静心者,谓从诸盖,已得解脱。

8不寂静心者,谓从诸盖,未得解脱。

9言定心者,谓从诸盖得解脱已,复能证入根本静虑。

10不定心者,谓未能入。

11善修心者,谓于此定长时串习,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梗涩,速能证入。

12不善修心者,与此相违,应知其相。

13善解脱心者,谓从一切究竟解脱。

14不善解脱心者,谓不从一切不究竟解脱。

如是十四种心,当知皆是「住时」所起

 

4)观法如法念处

 

「观法如法念处」是直接观察当下于心中生起的诸法(想蕴、行蕴;善法、恶法等念头),许多众生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过度卷入妄念而生起,一旦看清念头的无我,便能放下而自在。《念处经》说: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

(a)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b)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c)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

 

此处指出,禅修者要观察自己当下心上的结、五盖(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息、定、舍):(a)当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时,心上有无「结」的生起?(b)有无「五盖」的生起?(c)有无「七觉支」的生起与增广?如此不断觉察自己当下所生起的念头,在正念正知的观照下,恶法渐减,善法增广,如此层层清除自己内心的无明烦恼,最后看清诸法无我,便能放下执着而得到心灵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