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以人间佛教中“四摄”为指导——董家豪

分享到:

一、大学生活——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现当代的大学生活无疑是青年学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生命缓冲区,3—4年的自主学习生活以及接近社会形态的集体生活,都是这一时期生活的主题。在完成将近10年的义务教育之后,学生们将进入一个不同与以往的学习生活。学习的目标从仅仅只是升学转变成由自我为主导的多重选择。而个人的生活空间则突然被放大,脱离了家庭的管理和中学时期的学校的监督,生活突然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方式。而作为后青春期时代,学生开始更加注重对个体生命感受的关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开始凸显自主性,从而在人格个性上开始成长。许多人在大学时期养成了终身难以改掉的习惯。这些习惯几近成为个体人格个性的标志。而不同人格个性的个体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集体,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更多的跨交际圈的交际开始形成。个人的社交能力以及自我生活的创造力恰恰成为学生人格个性舒展的可能。3—4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学生个体人格的雏形。所以,大学生活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但是,正是由于环境的突变,以及作为监督和管理学生角色的家长、老师渐渐淡出大学生生活,在学生个性成长以及人格完善的道路上缺少了必要的辅导和帮助。而社会形形色色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和选择。九年的义务教育也没能塑造一个成功成熟的人生价值观念。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们在心理成长上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学生的人格个性良莠不齐,学生的人格个性无法完善。由此,作为以解决人的生命问题特别是人的心理问题的佛教,更应当关注当下青年学子的心理成长问题。毕竟“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帮助青年学子健全人格是人间佛教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90年代以来,佛教在内地开始复兴,越来越多的佛教活动开始出现。白1993年以来,主要面对大学生的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开展了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5界。这引起了佛教界、学术界以及政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京城学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内地许多寺院竞相效仿。如2003年长安三大寺院举办了“佛子夏令营”。2004年广东南雄市莲开净寺举办了“菩提树”夏令营。同年湖北黄梅四祖寺举办了首届“禅文化夏令营”;05年各种“夏令营”、“清凉之旅”以及“无我茶会”等主要面对青年的现代弘法形式几近二十家之多。“生活禅”夏令营充分利用媒体、积极参与社会的方式专门针对青年佛子进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教育。笔者也有幸参加了2005年无锡灵山祥符禅寺举办的清凉之旅生活禅夏令营。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启蒙似的佛教教育形式虽然对青年佛子的思想是一种震撼和启迪,但是由于活动的周期和针对的受众范围等等因素也产生了很多的不足和弊端。或者说,生活禅夏令营仅仅只是一个佛教的思想启蒙教育,并不能彻底解决更多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命成长(当然,成长的主体是自我)。但即便是作为青年佛子的道次第成长,夏令营也仅仅只能是一个开始,而不是贯穿始终的生命辅导。如何将这种有意又有益的佛教生活进行到底呢?或者说“后生活禅夏令营”的时间,我们如何继续用佛教思想来帮助更多的青年学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呢?

本文希望通过探讨现代大学生心理成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对其生活状态的分析,进而考察“人间佛教”通过组织大学校园内的公益社团活动,来辅导在校大学生(以及研究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以及价值观成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二、现代大学生心理成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其生活状态分析

在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所有的大学生都被抽离了一个共同维系近九年的人生目标——升学。这对于习惯于听从长辈安排的青年学子无疑要面对一个建构人生目标的问题。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目标,青年学子都要自我独立地选择。但是这对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大学学子来说并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其实,即便是普通人想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合适恰当的目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不去设定自己整个生命的目标,也要为自己三、四年后进入社会作~个短期的人生建设目标。可惜的是,学校并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课程,而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也不会涉及这种指导。这是生命教育的缺失,亦是对人格个性教育的缺失。

面对人生目标选择问题上,当代的大学生心理上大致出现了正面和负面的两种心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心态并不是指那种作为学生的主体心理过程结果的确定性,而只是讨论他们遇到问题时心理呈现的状态,以及他们在生活中这些心理状态的投射。

首先我们看看占比重比较大的负面心理状态。人生失去目标,学生最明显的负面心理反应就是“茫然”。中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而非启发式的教育;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体认智慧。习惯填鸭式教育的中国大学生,创造力匮乏,变通性滞后。所以,当领路人突然消失的时候,学生往往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种心理状态大致可以描述为“茫然”。

茫然即生命没有目标,人生道路失去了目的地。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大致是:

1.高考已经结束,经过一个放松的假期。而开学后发现距离毕业需要三、四年时间。一时失去了一直惯有的目标感。投射出的生活状态便是不知需要学什么,不知需要做什么。

2.基础学科的学习脱离了实际生活。大学学习的初期多是学科的基础学科。枯燥乏味,概念繁多。很多都是学习本专业的发展史,或者貌似和本专业内容无关的基础学科。而整个社会低就业率也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怀疑。“读书无用论”业已许多学生的共识。投射出的生活状态便是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

3.社交生活开始多元化。但是自身并不能合理地做出选择。投射在生活上表现为两种生活状态:一种是没有计划和目标性地盲从于各种活动(包括校园生活内和社会上的社交活动)。

另外一种就是,不知如何选择,干脆选择逃避集体生活,比如利用网络来隔离现实生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青年学子由于自身素质和知识面的不同。面对学校生活和人生规划问题的时候有更加积极的正面态度。这些正面的心理反应大致可以描述为对于生命的积极的活跃思考,对于未来职业的计划性。对于社会生活的主动地、适度地选择。然而苦于没有确切的指导,常常流于脱离现实可行性的计划。甚至对理想的放弃。

职业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一部分叫做事业。仅仅设计了自己的职业是不够的。生命有着更广阔的空间,所以仅仅发展一个线性的生命是单调的。生命中应该有个贯穿始终的事业。这种广义上的生命路线设计是需要有确定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其中特别是社会价值意义的指导。易经有云:“…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就是说,人生不仅仅需要有生活质量的保证。更需要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并且将其推而广之。这样的人生才是“觉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