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曼殊与佛教——兼与弘一大师(李叔同)比较(4)
时间:2008-07-16 21:41来源:华中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作者:石在中 点击:
2.语言。与题材上的佛教内容紧密相联,苏曼殊在作品语言中注入了许多佛学词汇。一类是普通大众所熟悉的,如“和尚”、“尼姑”、“剃度”、“受戒”、“坐化”、“寺”、“庵”等等。如《本事诗之二》,“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另一类则是大众陌生,不注释即不懂的佛学词汇。仅以小说《断鸿零雁记》为例:
“法流”;佛教谓正法如流水般源源不绝。
“心显”:佛教指内心世界。
“证法身”:指皈依佛教,当了和尚。
“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素,又称“四界”。
“悉昙文”:梵文siddam的音译,意为“成就”、“吉祥”。
还有“慧根”、“空界”、“僧伽”、“大曰如来”、“华严经”、“五漏”等等计有五十多个。这显然得之于苏曼殊的“和尚”经历及对梵文的学习、对佛典的研读。把这些佛学词汇用于作品中既增强了语言的丰富性,又准确贴切地表达了僧侣题材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禅风佛味,别有情趣。
3.方法。佛教在苏曼殊创作方法上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一个“悟”。中国佛教发展到慧能始开创南禅宗,主张不需要背诵佛经,不需要累世修行,只要大彻大悟,即可成佛。我们说苏曼殊虽没达到大彻大悟的佛之境界,但南禅宗的这种“顿悟”的思维特点显然影响到他的创作。苏曼殊在《随笔》中记下这样的话:“泰西大学士言‘西人以智性识物,东人以感情悟物’。”可见他是极信“悟”的。如文学创作,以现有资料看,苏曼殊少时鲁钝,“不通文墨”。近20岁时不要说做诗,写字尚缺笔少画。但经陈独秀、章士钊稍加指点,很快就“出语殊妙”,浑然天成,写出许多当时即为人称道,今天仍有生命力的好作品,如《断鸿零雁记》、《本事诗》等。绘画上亦如此,苏曼殊未上过正规艺术学校,也未师从任何大师,其画却精妙绝伦,名人要士争相索求,连黄宾虹也盛赞之。什么原因?就是他的“悟”性,他能以他特有的情感、灵性“悟”出艺术规律、要义。如他认为诗应“节族合体”,小说应“微词正义”、戏剧应“导世诱民”。他亦能悟出西村澄的《耶马溪夕照图》“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诚为空谷之音也。”苏曼殊的这种“悟”性,有天生的,也有佛教“顿悟”的刺激和感染!
4.风格。苏曼殊艺术创作的风格因体裁、种类及创作时期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大多数作品的哀婉、凄恻、悲观的基调是十分明显的。如环境的荒凉、冷漠;人物的痴怨、悲惨;语言的晦涩、郁抑等等。前文所述佛教“众生皆苦”的观点显然既影响了他的思想又影响到他的创作。而李叔同则因佛教对其思想影响的不同而在艺术风格上亦表现出与苏曼殊相异的特色。以书法为例,李叔同皈依佛门后,心境超脱、宁静,不激不励,风格就由原来的“绚烂之致”而“归于平淡”。没有了以前的刻意求工,而代之以圆润含蓄、疏朗瘦长的笔体,给人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感觉,展示的是一种“平淡、恬静、冲逸”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