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宋元明清佛教史 >>

天皇道悟禅师述略(5)

分享到:

  还必须说明一点,《宋高僧传》说道悟”志在于《华严》“,这一经教修学的趣向,也正好适合于他修学石头的禅法。石头希迁《参同契》中的”回互“禅学理论,实质上体现了石头禅法的体用圆融思想,而这一思想又多少受了一些当时的华严宗思想教理的影响。在这方面,正好使他们师徒之间的禅学见地融通,同时也标识着道悟最终必然会选修石头禅。

  道悟在石头门下得法以后,先住山弘法,而后住荆州天皇寺,其行化孔勤。尽管在道悟的传记中开列有慧真、文贲、幽闲等弟子的名字,但他们都没有机缘语传世。然而,我们在道悟接引其入室弟子崇信与江陵尹裴公的文字中,仍然可以窥见他的禅教作风的一些大略来。

  龙潭崇信是道悟的入室弟子,也是这一系禅的实际传灯人。他家住在渚宫的天皇寺旁边,以卖饼为资生业,至于其出生、圆寂年代及其家世,则《僧传》及《灯录》并无记载。崇信每天都供养道悟十个饼,而道悟每次食毕都要留下一个饼回馈崇信,并说”吾惠汝以荫子孙“,久而久之就引起了崇信的疑惑。当崇信援疑叩问于道悟时,道悟便因势利导启发崇信出家,由是崇信成了天皇的入室弟子。但崇信在天皇寺住了许多时日,却不曾接受过道悟的开示,他有一天请教道悟说:”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道悟回答他说:”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崇信更加疑惑了,便问:”何处指示?“道悟说:”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汝心要?“原来,道悟的禅教全部蕴含在这些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这里面自然蕴含了”一根布毛是佛法“的旨趣;然亦似带有马大师”全体是用“的意趣;自然,似这种平和蔼如的禅教作风、其禅教中所蕴含的”森罗万象“、”触目菩提“的意旨,则更多的是来自于石头禅法的影响了。因而,在道悟这里,道悟没有马祖那种作风激烈的机教,而是用一种如同和风解冻式的家常话来施教,但其中却包藏了解黏去缚的深意。崇信在道悟的开示语下略有所悟,他便低头沉吟起来了,而在禅悟中是丝毫不能容许有片刻的迟疑的,因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空隙,学人平常的杂念意识就会闯进来干扰其悟道。惟其如此,道悟立即唤醒崇信:”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参见《大正藏》五一卷三一三页中栏),崇信这才顿悟禅旨。崇信悟道以后复叩如何保任,道悟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不要安禅习定,性本不拘;不要塞耳藏睛,灵光迥耀。如愚若讷,行不惊时,但尽凡心,无别圣解,汝能尔者,尚何患乎?“(岳麓书社一九九六年版《祖堂集》一一五页)从道悟的开示语可知,一方面,”佛法本平常,莫作奇特想“,因而禅者无须”安禅习定“,也无须”塞耳藏睛“,但随缘放旷,便是禅家的用功处。另一方面,”恰恰无心用,正是用心处“,禅修之关键,在于能尽凡心,若无一点凡心存于方寸,那便是最佳的保任了。可见,道悟在这里所传授的纯是心地法门了,而崇信也是在这里学得心地法门以后,再将这一系禅弘传下去的。

  关于道悟开示裴公的事迹,《宋高僧传》卷十载之颇详,兹录如下。

  江陵尹右仆射裴公,缙绅清重,拥旄统众,风望眄睐,当时准程,驱车盛礼,问法勤至。悟神气洒落,安详自处,徐以软语为之献酬,必中精微,洞彻肯綮。又常秉贞操,不修逢迎,一无卑贵,坐而揖对。裴公讶其峻拔,征其善趣,谓:”抗俗之志当径挺如是邪?“悟以为:”是法平等,不见主客,岂效世谛,与人居而局狭邪?“裴公理冥意会,投诚归命。既见仁者,我心则降,如热得濯,躁溃冰散。自是禅宗之盛,无如此者。(《大正藏》五0卷七六九页下栏)

  诚然,对于裴公的具体言教并不见于道悟的传记之中,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发现道悟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禅师,他所行的是一如平等之教。再从他施教的”动以软语“来看,他的禅教作风一定是很平和的,而在平常语句下所包藏的机锋却是十分深邃的。

  此外,《景德录》卷十四《道悟传》中尚载有他开示学人的一些机缘语句。例如:

  僧问:”如何是玄妙之说?“师曰:”莫道我解佛法。“僧曰:”争奈学人疑滞何?“师曰:”何不问老僧?“僧曰:”问了也。“师曰:”去!不是汝存泊处。“(《大正藏》五一卷三一0页上栏)

  从上可知,道悟的接机是非常圆融的。面对学人的玄妙之问,道悟采用一语”莫道我解佛法“,便夺去了学人所执着的玄妙之境;面对学人疑滞的情识尚未全部消除干净,他再采用一语”不是汝存泊处“,便冰释其余疑。这些大乘顿教的机锋,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成了古语,而在道悟的那个年代,却是只当寻常家话了。又如:道悟在圆寂前便将时日告诉了大家,待到四月晦日,大众前来问疾时,道悟忽召典座,问他:”会么?“典座道:”不会。“道悟便拈起枕子抛在地上而圆寂。对于出家人来说,则必须常存生死事大、无常迅疾之想,因而道悟问典座会不会(是否理解生死大事),典座由于执着生死事大而说”不会“,此时道悟以抛枕示寂来开示,这临终的遗教,盖在昭示后人应当以平常心来看待生死事。

  要之,道悟在禅教中注重律仪,注重禅师的独立人格,其禅教作风平缓柔和,而机锋却如暗流迸发。他那圆融的禅法与禅教作略,使得他在石头门下独创一个门派,且传之愈久远则愈兴盛。

  [一] 昙颖(西元九八九年-西元一0八0年),是北宋时期临济一系的禅师,俗姓邱,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他在龙兴寺出家,参学于谷隐蕴聪禅师而得法,嗣为南岳第十代。昙颖得法后出住金山、灵隐、雪窦等寺,广交达官,所纂语录多为达官登门参学之机缘,故名之为《登门集》。

  [二] 法钦在牛头禅系中的法脉传承次第为:牛头法融-牛头智严-牛头慧方-牛头法持-牛头智威-鹤林玄素-径山道钦。

  [三] 澋口在今天湖北省蒲圻县境内,《水经注》曰:”蒲圻洲上有白面洲,洲南有澋口。“

  [四] 由于道悟禅师在径山那里所学侧重于”定“,而在马祖门下所学则侧重于”慧“,因此他入石头门下,一开始就提出”离却定慧,以何法示人“来。这也从某一方面说明了石头的禅法具有定慧兼融的特色,惟其如此,才使得道悟原来在那两个大德门下的”有所得心“彻底破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