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 张仲炘:《湖北金石志》。参见《石刻题跋索引》(增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515页。
[⑨] 参见土肥义和:《莫高窟千仏洞と大寺と兰若と》,《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345~369页;陈祚龙:《看了〈法门寺出土唐中宗下发塔铭〉以后》,《敦煌学林札记》上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24页。
[⑩] 载《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6~47页。
[11] 载《中华佛教文化散策三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209~211页。
[12] 载《敦煌研究》1992年第2期,第71~80页。
[13] 杨富学、王书庆:《敦煌写本〈天台五义分门图〉校录研究》,《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1《天台山文化专号》,第142~145页。
[14] 池田温编:《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第310页。
[15] 见圆仁著,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31页。
[16]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第920页。
[17] 《敦煌愿文集》第920页推定该文献为911年之物,疑误。
[18]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38页。
[19] 对该写本的详细考证与研究可参见上引郑炳林书,第116~141页。
[20] 参见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合刊,第75~85页。
[21] P. 4640《吴僧统碑》,见上引郑炳林书,第64页。
[22] 《人民日报》1987年6月18日。
[23] 韩金科等:《法门寺佛教的特点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人文杂志》1993年增刊《国际法门寺佛教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7~8页;石兴邦:《法门寺地宫珍宝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