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著系的大乘佛教(5)
时间:2008-06-20 10:5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圣严法师 点击:
现在我们要介绍其中最伟大的几位论师。
陈那 陈那(Dignaga 大域龙)是南印度人,先在小乘犊子部出家,后随世亲学唯识及因明,他著有“集量论”、“观所缘缘论”、“掌中论”、“入瑜伽”、“俱舍论注要义灯”、“因明正理门论”等。
对于唯识学方面,他在观所缘缘论中成立了根尘唯识义,又在集量论中立心体为相分、见分、自证分的三分义。这心体的三分之说,给后世的影响很大,所谓“安、难、陈、护,一、二、三、四”,就是指的四位论师对心体的分析观。安慧主张自证分的一分说,难陀主张相分及见分的二分说,护法则主张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四分说。
不过陈那对于因明的成就,更在唯识学之上,他的集量论(藏译)及正理门论,改革了印度的旧因明而集印度论理学的大成。尤其是“集量论”,不但在佛教有无上的价值,即在印度哲学史上也有极高的地位。
因明,先于论辨法之名,出现于圣德格耶奥义书。又植根于以究理著名的外道胜论派及尼夜耶(正理)派,因明的创始人,传说即为尼夜耶派的足目。尼夜耶派的“正理经”,立“量”等十六句义,约为西元二三世纪之间的事。
佛教的论法,最初即采用正理派的量义而略加修改,到了笈多王朝时代,百家兢相论争义理之长短得失,非善用论术不足取胜,所以佛教诸师几无不深研论法而卓然成家,称之为因明。世亲对于此学,即有“论轨”、“论式”、“论心”之作,可惜今已无传。
陈那的著述中有关因明者,计有八论,而以“因明正理门论”及“集量论”最著。前者“立破真实”,以详正确的论式;后者“释成量义”、以详正确的知识。一重于悟他,一重自悟。陈那的论式,是以与敌共诤之宗支为所成立,以与敌共许之因喻为能成立。“因”是基于九句因而立三相,此即是三支作法的新因明;所谓三相,即是①偏是宗法性。②同品定有性。③异品偏无性。“喻”是因的三相的一分,即在“同品”、“异品”之二相,举出“同喻”及“异喻”,自正反两方面来证明所立论点的正确性。
因明不易懂,初学者不妨参阅慈航法师全集相宗十讲之八九两讲。
继承陈那之因明学的是商羯罗主(Samkaravamin),他作有因明学的入门书“因明入正理论”,现存有梵、藏、汉三种本子。
另外,学于世亲及陈那门下的三宝尊。著有“一切如来赞”,陈那系统下的无性,著有“摄大乘论释”。此外下即为护法。
护法 (Dharma-pala)是印度后期乘佛教史上的一颗彗星,他是南印度的达罗维荼国人,本为王子,极其聪慧,据称他的:“学乃渊于海 FDC0 解,又朗于曦明,内教穷于大小,声论光于真俗。”他成名很早,曾任中印那烂陀寺的住持,二十九岁即退居于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附近,三十岁(唯识述记则谓三十二岁)即死于大菩提寺。他对唯识学理,阐发精详。著有大乘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成唯识论等。成唯识论即是唯识三十颂的释论,玄奘大师汉译成唯识论,即以此论为依据,而略参入其他九师之说。
护法站在道理世俗谛的立场,宣说唯识的“真有俗空”,恰好与中观派的“真空俗有”观对立起来。他认为蕴、处、界的一切法皆是有,即以此立场来释唯识三十颂。他的弟子是戒贤,再传弟子即为我国的唐玄奘,到玄奘第子窥基,唯识学在中国成为一大学派的唯识法相宗。所以,护法在唯识学史上的地位,不在世亲之下。
德慧及安慧 德慧(Gunamati)是南印度人,一般以为他是世亲的弟子,并以安慧为门师。他曾于摩伽陀降伏外道,后来住于那烂陀寺及伐腊毗等处,著有俱舍论释、随相论、唯识三十颂释(此书今已不见,玄奘是见到的),他在他的“摄大乘论释”中,主张种子的本有与新薰之合一论,即所谓“本性住种”与一习所成种说。
安慧(Sthiramati)是南印度罗罗国人,他的著作很多,重要者辩中边论疏、唯识三十颂释、五蕴论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宝积经论、大乘中观释论、俱舍论实义疏等。其中唯识三十颂释,汉文未译,现存梵文本,则为法国巴梨烈维博士的校本。安慧的立场与护法完全不同,他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杂染法种子的住,一切法为阿赖耶识所藏的果,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因,故说一切法是即阿耶识;由此阿赖耶识而生起思量识及了别识,结果又归于阿赖耶识。
窥基的唯识述记,对于安慧的介绍说:“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徽猷于小运,飞兰蕙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一代宗匠,于此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