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佛教历史综论 >>

印度早期禅法初探——奥义书的禅理(3)

分享到:

  三、禅那与唵
   奥义书折学家根据对宇宙的直观观察,运用梵语字母为宇宙现象制作一套并不系统、但含有神秘意义的符号——为一些主要的自然现象(如地、水、火、风、空或大气层、明、暗、雷、雨、时间、窨,以及幻想中的鬼神,等等)建立代号,并藉此来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这些代号(密码),从较早的《歌者奥义》开始,到较晚的《慈氏奥义》,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神秘符号系统。
   奥义书这个神秘符号系统的中心符号——符号中最重要的一个是“om”。om的元音“o”是一个复合元音,由“a+u”复合而成。故om也写作“aum”,常常交替使用。om,汉语传统音译为“唵”或“蓬”;意译为“极赞、极至”。在奥义书中,此字被赋予深奥的神学和哲学的内涵。在神学上,om字是婆罗门教(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密咒(代号、密码)。om字的a`u`m`三个成分中。“a”代表大自在天(Brahmā,大梵天)。它是人、神万众、一心同念、同归的根本的秘密神咒。它还被尊为婆罗门教三大圣典——《梨俱吠陀》、《婆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精华、核心。它的神秘作用(神秘的知识内涵,神秘的美妙效应)被无限地夸大为包摄、甚至超越三大神明和三大圣典。④c在哲学上,om字是印度唯心主义哲学范畴系统中的最高范畴——梵(原人、我)的别称,被赋予与梵一亲的哲学内涵,包摄着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一切;此岸众生,彼岸神明,都住在这个圣字之中:“aumkāra evedam sarvam,om字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切”⑤c;“aum iti brahma, aum itidam sarvam . om 就是梵,om就是这个世界” 的一切”①d。复次,“aum,此字(aksara)即此一切;它的解释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唯此aum字。此外,超三世者,亦惟此aum字”②d;“一切皆此梵,此我即是梵,此我有四足”③d。
   奥义书哲学家制作了好几个om字所摄的范畴系统,其中《歌者奥义》和《慈氏奥义》二书所列者较为详细。
   A.《歌者奥义》(第2章)的五重精神性的和物质性的om字范畴系统:
   B.《慈氏奥义》(第6章)按om字三个成分——a、u、m 所含不同的意义提出一个三重形式的范畴系列:
   1.(性别三形式):阳性、阴性、中性。
   2.(光的三形式):火、风、太阳。
   3.(王权三形式):梵天、紧思天、遍入天。
   4.(口呼三形式):家主祭火、(祭坛)南方祭火、东方祭火。om字包摄 
   5.(知识三形式):《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
   6.(时间三形式):过去、现在、未来。
   7.(世界三形式):大地、大气层、虚空。
   8.(热的三形式):气息、火、太阳。
   9.(滋养三形式):食物、水、月亮。
   10.(思惟三形式):智、意、我(灵魂)。
   11.(气息三形式):呼吸、下气、遍气。
   这个表的3、5、7、10四个形式属于抽象范畴,其余属于具体范畴。在奥义书哲学家看来,om字密咒象一个神奇的“容器”,储存着整个宇宙。经验世界的语言逻辑,概念范畴,尽管多不胜数,也只能描绘、解释这个神奇“容器”中的极其有限的内容(少数自然现象)。至于想要探索、悟知它的全部内容(宇宙真理),这固然是超凡入圣者的事;凡愚俗流,尽管三毒未除,但如能信受奥义书智者的教导,决心皈依,持念om字神咒,也不能说完全与此绝缘,望洋兴叹。
   奥义书智者的教导是:修行者不仅仅要在理论上理解om字与梵同一的原理,而且还要采取一种修持方法,使自己的心灵内在地亲证与梵同一的胜妙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在精神上彻底地解脱世间苦恼,获得永恒安乐。奥义书智者指出,实现这一要求的修持法,正是“om字禅法”①e。他以弓与箭的关系形象地描定om字禅法的作用——om字与梵同一的境界:
   圣字om是弓,箭则为自我,说梵作鹄的,瞄准射出去;与梵相结合,如箭之中的。②e
   这个颂阐明实践om字禅法的重要意义:将“自我”的意念(喻如箭),集中在om字上(喻如弓),瞄准至上之梵(喻如目标),坚持冥思、参究下去,直至意念与梵合一(喻如箭中鹄的)。这就是说,om字禅法是使“个我”走向与梵合一的有效捷径。奥义书智者称此为“有声之梵”与“无声之梵”的结合:
   应知有二梵,声梵及上梵;了知声梵者,悟入于上梵。③e
   上下梵之神,名字称曰om;无声空实在,应记脑门上。④e
   这两个颂涉及奥义书的二梵理论:(一)梵有绝对一面和相对一面;前者称为上梵,后者称为下梵。上梵又叫做无相之梵和无声之梵,下梵又叫做有相之梵和有声之梵。(二)上梵是体,下梵是相;“神”即体相(用)合一的绝对唯一,无声无相(空实在)。(三)om字神咒被看作“有声之梵”,是悟入“无声之梵”的直接手段。om 字甚至被拔高为代表二梵之神的名称。 故持念om字密咒,即是持念二梵之神的名号,即是赞美二梵之神的威德。
   《蛙氏奥义》的权威注释者、吠檀多学派的创始人乔荼波陀在他的名著《圣教论》(? gamasāstra)中盛持念代表二梵之神名号的om 字所获得的效应或功德。这里特引该书第1章末的几个颂作为本节论述的结尾:
   25心与om字应相应,om字即是无畏梵;常与om字相应者,信何处所俱无畏。
   26牢记om字即下梵,om字同时是上梵;无前无内亦无外,om字无二亦无变。
   28须知om字即自在,信于一切之心中;悟得om字遍一切,智者安然无忧虑。①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