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佛教历史综论 >>

西方学界对早期佛教口传文献形成的研究近况评介

分享到:

  【内容提要】学界一般认为,佛典一开始时是以口传文献(Oral Literature)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佛典的传本在早期并不是「文本」,而是靠佛教徒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诵下来的,因此口传文献的特性便成为了解早期佛典传承史非常重要的内容。这类文献的产生有其特殊且错综复杂的背景,为了探讨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学者通常会推测出一种所谓的「模式」(model),并且应用此模式来说明其主张和证成论点。本文所要介绍的,是在英国佛学界中,三位对口传文献的形成问题提出具较大影响力看法的学者。第一位是Lance Cousins,他认为经典文献(sutta literature, 亦即尼柯耶nikāyas)带有口传叙事诗(oral epic poetry)的性质,即具备「强烈的即席式〔创作〕之元素」(strongimprovisatory element)。第二位是Richard Gombrich,他反对Cousins的模式,而提出佛典是一种「审慎之集成」(deliberate composition)的看法,佛典集成后即被记录下来,并且有系统地传诵给学生。第三位是Mark Allon,其博士论文之研究主题为佛典长行(散文)部份的文体设计与其所具有的功能。其研究显示,许多文体扮演着帮助记忆经文的角色和起着传诵的功能。然而,这三者的论点和他们所采用的左证方式也有一些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之处,因此本文也尝试在末节作了初步的评论,并说明口传文献的论题实难以用简化的模式即可诠释清楚。

  【目次】
  前言
  1. Lance Cousins的观点:即席式(Improvisatory)的集成
  2. Richard Gombrich的观点:审慎式的集成(Deliberate Composition)
  3. Mark Allon的论点
  4. 评论
  结语
 

  前言

  一直以来,西方佛教学者对佛教史的研究有非常浓厚之兴趣,其中他们对源头(origin)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探讨与见地。[1] 譬如:是否有一个所谓的原始佛教(earliest Buddhism),或原始佛教的教理为何?[2] 所谓历史上佛陀生平的真相为何?[3] 佛陀时代佛教所用的语言是甚么?那些是属于最早的经典,这些经典又是用甚么语言记载的,它们是如何被记录和传播的等等?最后一点又包括许多佛教经典史方面重要的事迹,如各梯次经典结集的事实、尼柯耶或阿含经的成立、经典传承史等等。这些事迹的厘清,除了靠后代的记载或传说之外,有时也得仰赖考古学方面的发现。然而,这两方面的先天限制是,它们所提供的证据往往比可能发生的历史事实晚上好几个世纪,因此其信息的可靠度需要作进一步的验证。为了继续弄清楚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学者们通常将重心摆在较接近佛陀时代、又是佛教研究中心的早期佛教圣典──尼柯耶或阿含经。因为经文内容很可能就是解开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经典的研究一直是大家努力焦点。然而,这些现存经典的形式本身也是一个中心问题,例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阿含经》大约是四、五世纪时代的产物,巴利尼柯耶之较肯定的形式最多只能推回到觉音(Buddhaghosa)的时代(五世纪左右),[4] 再早的证据不是未曾被发现就是显得相当模糊。[5] 一般的共识是,对这批经典的内容形式有必要作更多更基础性的研究,才能够进一步为其它如教义和教史等专题研究打下更可靠的信用度,进而得到接近历史真相的推论。换言之,在研究大问题之前,必需先将经典文本本身的性质弄清楚。
  佛经文本之特性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经典皆为书写下来的版本,然而在早期,佛典是以口口相传的,甚至于其创作、集成过程都是属于口述的范围,并且透过口授传诵。[6] 学界一般认为,佛典一开始时是以口传文献(Oral Literature)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口传文献的特性便成为研究早期佛典传承史重要的内容。弄清楚这个特性,不仅对解开佛典成立的问题以及经文内容的形成背景则提供不可或缺的线索,并且可避免发生张冠李戴的错误,将后代发生的事件误以为是早期造成的。[7] 况且,研究口传文献和其探源也是符合学者竞相投入的「源头课题」研究风气者。
  在开始探讨口传文献时,首先要问的问题是:甚么是口传?口传的过程为何?口传文献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虽然非常根本,同时也是难以一语道尽者,甚至是一直具有争议性的论题。为了将这些问题诠释清楚,学者通常会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个所谓的「模式」(model),应用此模式来说明其主张和证成其论点。在佛教口传文献的研究领域中,笔者认为以英国学者为首的讨论目前算是提供了较多较重要的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他们所提出的模式,这些模式经常也是启动理解繁复论题的重要机制。从了解这些模式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西方学术的成果和方法;这些成果经常又牵动与研究主体相关的许多外围问题,这些问题回过头来其实与我们一开始所提到的诸多重大课题有着密切而关键的因果联系。简言之,扎实了解佛典口传的特性,对我们重新检讨所谓「原始佛教」等课题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例子,会陆续呈现在以下的讨论过程中。
  笔者就求学之便,在这几年除了阅读了相关的著作之外,也有机会与英国当地的学者请教口传文献的问题,获益良多,因此藉本文将所理解的心得发表,除了当成读书心得的分享之外,很大程度是在期望获得各方大家之指正。本文所要介绍的,是在英国佛学界中,三位对口传文献的形成问题提出较具影响力看法的学者。[8] 固然其它尚有数字学者也或多或少述及这个主题,[9] 但是因为他们的著作并非专门针对这个课题,因此暂时为笔者所省略。本文的安排,首先介绍这三位学者的主张和他们的论证过程,其次再尝试表达个人粗浅的想法,以作为一种初步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