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佛教历史综论 >>

西方学界对早期佛教口传文献形成的研究近况评介(9)

分享到:

[25]   Study 2: TheProliferation of Similar Word Elements and Units of Meaning to Form Sequencesor “Strings” in the Prose Portions of Pāli Sutta Texts, the Tendency to Arrangethe Units within such 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yllables of Each —the Waxing Syllable Principle(wsp)—andthe Sound and Metrical Similarities Integral to these Structures, pp. 191-272.
[26]   Allon(1997a), p. 48.
[27]   其它的例子如:rajakatha? corakatha? mahāmattakatha?,其样式则为4+4+6;annakatha? pānakatha?vatthakatha? sayanakatha?(4+4+4+5);gāmakatha? nigamakatha? nagarakatha? janapadakatha?(4+5+5+6)。
[28]   类似的研究,可参考J. Gonda于1959年对吠陀所作的探讨:Stylistic Repetition in the Veda.
[29]   Allon(1997a), p. 49.
[30]   Study 3:Repetition in a Pāli Sutta Text, pp. 273-363.
[31]   以下的讨论参Allon(1997a), pp. 51-53.
[32]   当我们比对不同版本的阿含?尼柯耶同一经对这些教义的说明时,会发现彼此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几乎是完全相同者,其中或许有少数是具差异者,但是这些差异也不尽然是「即席创作」下而产生的结果。
[33]   笔者目前正在撰写的博士论文为比对《沙门果经》所提到的一个普遍出现于各处的道架构,所代表的是另一种重要的佛典内容,其性质也没有出现如Cousins所描述者,因为此道架构在各处都有相当一致的形态与内容。
[34]   其实,经文的应用尚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情况,诸如:保存(preserving)、记忆(memorization)、传授(teaching)、开示(preaching)、唱诵(chanting)、集体合诵(communal recitation)等等。
[35]   很多现存各版本经文之差异很可能是发生在「文传时期」,而非「口传时期」,因此不能据此而断然认为一定是口传文本的产物。
[36]   关于「权威者」的问题Allon也似乎采用了Cousins的说法而作进一步的申论,并且可能是造成他不反对Cousins模式的原因之一,笔者会在后文再提这点。
[37]   Gombrich, 1990, p. 27.
[38]   值得一提的是,Cousins在使用improvisatory一词时似乎也有误导的倾向存在。这个词在所有的英语辞典中都指与「音乐」、「戏曲」、「诗歌」之类较随意性之表演有关,似乎未见于使用在圣典中(canon)。譬如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third edition)在解说 ‘improvise’ 一词时说道(p. 781): ‘1. to perform or make quickly frommaterials and sources available, without previous planning. 2. to perform(a poem, play,piece of music, etc.), composing as one goes alone.’ 佛典的集成很明显的不是一种随意和无计划的「歌乐表演」。
[39]   即他允许弟子们以各自的言词(sakāya niruttiyā)诵习佛法,反对采用标准语(chanda)的态度,参印顺法师1971年所著之《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页45-6;John Brough, “SakāyaNiruttiyā: Cauld kale het”, 收于Heinz Bechert(ed), The Language of the Earliest Buddhisttradition, 1980,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pp. 35-42.
[40]   参George D. Bond, 1982, The Word ofthe Buddha: the Tipitak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in Theravada Buddhism,Colombo: Gunasena 和其论文: “Two Theravada traditions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of the Buddha’”, Mahābodhi, 83(10-12), 1975, pp. 402-13.
[41]   Allon, 1997b, p.366。
[42]   同上,pp. 366-7。
[43]   第二点的趋势也显示出部派的态度,因为在佛陀时代,他和其随身弟子很可能随时会纠正即使合理却不符事实的说法,因此任意穿插变得较困难。
[44]   主要是因为各部派随着阿毘达磨藏的成立而发展出譬如利用各种清单(lists)作为记忆方式的方法。
[45]   所谓无关紧要指的是诸如故事情节之轻微调动不致影响到教义的表达者。
[46]   至少其中一个分类法应该注意到四部尼柯耶?阿含以及传统上九分教、十二分教的体例所传达的讯息。虽然Cousins和Gombrich亦提到四部尼柯耶,前者视之为不同口传表演的结果,后者视之为同一个传统不同的背诵方式,其实都颇为粗糙,不仅没有提到上座部传统本身对四部的看法,更不用说注意到汉译文献所提到的「四部宗趣」的传说(参印顺法师,1971,《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七章第三节,页483-88)。
[47]   Allon的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针对单一种公式和一部经的经文作详尽的研究,让我们对这种体例有很深入的了解。笔者的博士论文也是朝着这种方向的一项尝试,针对一种典型的道架构和组成此架构的公式作专门的研究。笔者初步的发现(finding)也与Cousins所提到的故事体(narrative)材料的性质不相同,可以说Cousins的模式几乎不适用在道架构的公式中。此外,笔者认为更多的重点应该摆在针对单一部经和其各种不同版本的相当经(parallels)的比较研究之上。Allon的研究在广度上只能反映到南传上座部「长部系」,亦即「长部师」(Dāgha bhā?aka)一系所传诵的经典的情形而已。
[48]   Gombrich, 1990,p. 24.
[49]   印顺法师,1971,页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