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佛教历史综论 >>

西方学界对早期佛教口传文献形成的研究近况评介(7)

分享到:
 

[1]   J. W. de Jong 的A Brief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1997,Tokyo: Kōsei Publishing Co.)是记载这些研究过程中最佳的著作之一,可惜他的大作只写到1990年的情形,希望后续会有类似的杰出佛教史学家为我们整理出相同的贡献,整理囊括199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
[2]   其中一个探究此问题有名的研讨会即发生在1987年于荷兰来登所举行之第七届世界梵语学术研讨会,相关的论文发表于1990年:Seyfort Ruegg, D. and LambertSchmithausen, eds. Earliest Buddhism and Madhyamaka. Vol. 2 of Panelsof the VIIth World Sanskrit Conference: Kern Institute, Leiden, August 23-29,1987. Leiden: Brill。
[3]   这个重要的论题也曾经为世界各地杰出的学者齐集一堂讨论过,成果并且结集成三大册,费时好几年才出版完毕:Heinz Bechert, ed. The Dating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Die Datierung des HistoriechenBuddha. (Symposien zur Buddhismusforschung, IV, 1-3), part 1 (1991), part 2 (1992), part 3 (1997)。Lance Cousins曾经为前两册写过一篇不错的书评论文: “The Dating ofthe Historical Buddha: a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96, n. 57-63。
[4]   提出此看法的学者为Gregory Schopen,其看法逐渐为学界所注意。参其论文 ‘Two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The Layman?Monk Distinction and the Doctrinesof the Transference of Merit’ 之第二节。此文原载于Studien zur Indologie und iranistik 10,(1985)9-14,后收于其书:Bones, Stones, and Buddhist Monks:Collected Papers on the Archaeology, Epigraphy, and Texts of Monastic Buddhismin India, 1997,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5]   最近几年在所谓犍陀罗地区所发现的佛教写本(可能是最早的佛教写本)可能会将阿含经类存在于世的日期推进一步,然而一方面该研究之结论尚待一段时日,另一方面最早也可能无法推回至公元前,因此这个日期离历史上佛陀存在的时代仍然有数世纪之差。参Jens Braarvig等所编辑之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Sch?yen Collection, Vol. 1, Oslo: HermesPublication, 2000和Richard Salomon, AncientBuddhist Scrolls from Gandhāra: The British Library Kharo??hī Fragments,London: British Library, 1999.
[6]   这方面较全面和具影响力者为O. von Hinüber, K.R. Norman, R. Gombrich, L.S. Cousins和S. Collins之著作,参Allon(1997b), p. 1, n. 1。
[7]   例如: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特别是出现在经文版本校勘学方面,有些属于后代写本抄写上或有意或无意所造成的差异或错误,不能一律归咎于是早期经典集成时期(口传时期)所发生的。
[8]   其中最年轻者为Mark Allon,此学者原籍澳大利亚,然而因为其学位和论文皆在英国完成,因此亦将之暂时视为「英国学者」,意味他至少是英国教育环境下所培育出来的学者。
[9]   如Rupert Gethin、Steven Collins等。
[10]   载于Buddhist Studies, Curzon Press, 1983,pp. 1-11.
[11]   参看Mark Allon, 1997, p. 5之综合描述。
[12]   所谓四大教法为「核对正法、圣律之四大指标、忠告」(参杨郁文编注《长阿含游行经批注》,页142注527),经文中提出凡是与「法、律」(dhamma, vinaya)相符者即得流传,否则需将之去除。这里的「四」与四种传法?说法者有关:1. 佛陀,2. 有长老、有上首之僧团,3. 是多闻者、传授阿含者、持法者、持律者、持论母者之众多长老比丘,4. 是多闻者、传授阿含者、持法者、持律者、持论母者之一位长老比丘。由此也可见到佛教中多元化的传法主体。参D II 124-6。
[13]   此文原先载于The Journal of Pali and Buddhist StudiesI, Nagoya, March 1988, pp. 29-46,后来收录于BuddhistForum, Vol. I, SOAS, 1990, pp. 21-30。本文所引用者为其1990年所刊出之文。
[14]   他的主要假设(hypothesis)为,大乘的起源或兴起与书写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pp. 21,29-30)
[15]   诸如:两者皆有偈颂与长行(散文)的文体,最古老的部份皆为赞颂诗;吠陀的赞颂诗称为sūkta,早期佛教诗集《经集》(suttanipāta)应该原本也称为sūkta,只是在中期印度雅利安语或巴利语时才转变成sutta。此外,所谓「吠檀多」(vedānta吠陀的究竟或总结=奥义书)与巴利的「经典」(suttānta)也有类似之处,因为经典中长行部份可视为「圣典的究竟或总结」。此外,《增支部》、《长老、长老尼偈》、《本生经》、《经集》之〈八章颂〉等的安排与《梨俱吠陀》十卷书中之其中六卷(ma??ala II-VII)的经文依照由短至长的安排原则非常相似。
[16]   后两者的佛教用例参见后文所述Mark Allon的研究。
[17]   例如六师外道思想之模糊和耆那教部份圣典之消失即为佛教当时之前车之鉴。
[18]   原论文之标题为:Som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prose portions of Pāli canonicalsutta texts and their mnemonic function.(Cambridge D.Phil. thesis, September 1994)此外,此论文之主要内容和结论也曾经被浓缩成一篇论文,于同年发表于牛津之Spalding symposium,并且于1997年被收录在该研讨会之论文集中:(1997a) “The oral composi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early Buddhist texts”, Indianinsights: Buddhism, Brahmanism and Bhakti. Papers from the Annual SpaldingSymposium on Indian Religion,(ed.)Sue Hamilton and Peter Connolly, London, pp. 39-61.
[19]   其指导教授K.R. Norman曾经为此书写了一篇书评,载于Buddhist Studies Review 15, 1(1998), pp. 101-5.
[20]   特别是以R. Finnegan1992年之著作为代表:Oral poetry. Its nature,significance and social context, Bloomington.
[21]   Parry与Lord曾经针对南斯拉夫一个现存的口传史诗传统作了一些田野调查。
[22]   标示于本文正文之页数为Allon之书(1997b),在某些部份笔者亦参考了其论文(1997a)之叙述,论文引用之相关出处则注明在脚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