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中国佛教历史综论 >>

太虚非气:张载“太虚”与“气”之关系新说

分享到:
【内容提要】张载所谓“太虚即气”,不是说“太虚是气”,因为太虚与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张载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太虚涵含气,但太虚本身不是气;太虚与气分属两个层次,太虚是最高层次的概念,而气则是次一层次的概念,气能化生万物;从太虚的内涵与特点来分析,太虚是万物的本原但不能直接化生万物、太虚无形又离不开气、太虚是实有并是永恒的存在。二程与朱熹肯定张载的太虚与气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又反对“太虚涵含气”的看法,反对散归太虚的观点,并且力图将“太虚”改换成“理”,以建立他们的“理一元论”的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载.正蒙[A].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张载.横渠易说[A].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张载.张子语录[A].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A].二程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92.

   许多学者根据张载所说的“太虚即气”、“太虚不能无气”等语,将“太虚”等同于“气”,或者干脆认为“太虚”就是“气”,以为张载所称的“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聚为有形之“象”的万物,一是散归无形的“太虚”,由此得出张载是个“气一元论”者,或称之“气本论”者,即强调张载哲学的最高本体是物质的“气”。然而这种观点与张载所论难以吻合,与程朱等理学家的论述也不能吻合,因此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与讨论。在此抛砖引玉,祈请学者专家予以赐教。
    一、“太虚即气”并非“太虚是气”
  张载的“太虚即气”不是说“太虚是气”,因为在张载的著作中,“太虚”与“气”是两个概念,不可混同。“太虚即气”一语出于以下一段话中: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1](《太和篇》)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十分清楚地区分出“气”与“太虚”是两个概念,只不过“气”聚散于“太之中,就象冰凝结或融化于水中一样。“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是指知道(懂得)“太虚”由“气”组成,也就知道不存在“无”(太虚含气则为有),因此,“太虚”虽处于一种“虚”的状态,但它不是空、也不是无。显然,张载确实是将“太虚”与“气”作为两个概念来讨论的。如果认为张载的“太虚即气”是说“太虚就是气”,或“太虚”等同“气”,那么就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气之聚散于太虚”就无法解释,二是下面所说“则无无”的后一个“无”字难以落实,因为“太虚”就是“气”,那么“气”本来就是“有”,就不必说“无无”。恰恰相反,正因为“太虚”与“气”是两个概念,太虚涵“气”为“有”,于是张载可以否认将“气”说成是“有”、而将“太虚”说成是“无”的观点,即反驳了“有”生于“无”的观点,因此才会肯定地说“无无”。由此,张载斥责诸子学说区分“有无”为“浅妄”,即以“无”为最高本体并演化出“有”是一种浅薄虚妄的看法。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张载强调指出:把“无”作为最高本体、强调“以无生有”是个极大的错误。同时也可看出,张载把最高本体“太虚”说成“有”,它与万物之“有”一样,因此不存在“无”(即“无无”)。下面引文也能得出类似的意思: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1](《太和篇》)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1](《太和篇》)
  这里,张载也明确区分出“太虚”与“气”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上一段中“太虚无形”是指“太虚”虽然本身涵含着“气”,但这种“气”是“散”而不是“聚”,因此就不存在“象”,不存在“象”也就是“无形”。“气之本体”,是指“太虚”虽无形,却是“气”原来的存在之处,即“气”聚散之处。“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此句主语是“太虚之气”,“太虚之气”的聚散演化为万物之“象”,因此,万物可见的形体只不过是“气”之聚散所形成之“象”而已,对无形的最高本体“太虚”来说,万物之“象”自然只是“客形”而已。“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是指“太虚”最初的状态为“至静无感”,因此也是万物之“性”的“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是指人对万物之“识”、“知”只是通过与“物交”的形式才能得到的“感”“知”,而这种“感”“知”并非是直接与“太虚”相感相触,因此只是“客感”(注:对“气”而言,因为是接触到万物之具体之“象”,因而是能直接感知的,不是“客感”。)。“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是张载的结论:能直接感触到“客感客形”的“万物”与不能直接感知的“无感无形”之“太虚”,只有尽性者(张载认为“穷理尽性”者是圣人)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下一段话中“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是指宇宙中的“气”,虽会“聚散”而能变化万端,但它涵泳着“理”是顺应“太虚”而不悖。“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即指“气”散归于无形之“太虚”,故是“适得吾体”,即“气”之聚散之处是“太虚”。“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是指气能聚成万物之“象”,但“不失”太虚的理之“常”,即没有超出“太虚”之理的规范(“为理也顺而不妄”的意思相同)。“太虚不能无气”,指“太虚”不可能离开“气”而独立存在,即“太虚”本身涵含“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指“气”的阴阳交感不能不聚成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指万物演化最终仍以“气散”的形式散归于“太虚”。显然,如果说“气”即“太虚”,那么既不能说“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气”,也没有必要说“太虚不能无气”一语,而应该说“太虚即气”。换句话说,张载这句话十分明确地将“太虚”与“气”视为两物,而不是一物两名。根据张载所论,他把“太虚”与“气”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太虚是最高本体,而气是从属于太虚的下一层次的概念,而气又能演化成万物,太虚与气两者的区分是十分明显的,不应该也不可混淆。张载哲学思辨的逻辑形式是以“太虚”为最高核心的圆圈式思维形式,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