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与词体的兴起(4)
时间:2009-02-25 10:17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作者:陶尔夫 点击:
唐代教坊曲中也有一些来自佛曲与道曲的曲名。任半塘把它们归结为“人事·宗教”类,共20曲。其中又分“释”、“道”、“xiān@④”、“神”四门。 (注:任半塘《教坊记笺订》第26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属于“释”者,有《献天花》、《菩萨蛮》、《南天竺》、《毗沙子》、《胡僧破》、《达摩》、《五天》等7首。属于“道”者,有《众仙乐》、《太白星》、《临江仙》、《五云仙》、《洞仙歌》、《女冠子》、《罗步底》等7首。属于“神”者,有《河渎神》、《二郎神》、《大郎神》、《迷神子》、《羊头神》等5首。属于“xiān@④”者有《穆护子》一首。其中,《献天花》、《菩萨蛮》、《临江仙》、《洞仙歌》、《女冠子》、《河渎神》、《二郎神》、《迷神子》等,都已转为词调。《穆护子》曾配入七言声诗歌唱。《献天花》入宋为《散天花》,舒曾用以赠送“师能”。《菩萨蛮》,是唐以后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调,历代佳作,不绝如缕。李白、温庭筠、韦庄等均有名篇。《临江仙》、《洞仙歌》、《女冠子》等词调,五代词人用者亦多,北宋柳永、张先等也均有词篇传世。《二郎神》、《迷神引》,柳永也有词作。《河渎神》一调,五代孙光宪即有两首。此外,还有一些原本带有宗教意蕴的教坊曲名被划入其他门类,如“自然·月”类中之《望月婆罗门》、《看月宫》、《西江月》,“人事·恋情”门的《巫山女》、《巫山一段云》、《天仙子》、《迎仙客》等,其中也多有转为词调者。
除法曲、教防授曲以外,还有一些词调的调名与宗教内容仍有某种关系。如《步虚曲》、《望仙门》、《瑶池宴》、《解佩令》、《凤凰台上忆吹箫》、《华胥引》、《金人捧露盘》、《鹊桥仙》、《潇湘神》、《月宫春》、《惜分飞》等。《步虚词》是典型的道教文学,并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要求念唱、步法、道具之和谐统一。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步虚词》,多为五言,或四句、八句、十二句不等。北朝庾信有《步虚词》十首。唐刘禹锡二首,七言四句。陈陶所写为七言八句。万树《词律》(卷六):“《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柳永、张先均名《西江月》,南宋程@⑤却又名《步虚词》。其他与宗教有关的词调,如《瑶池宴》,取名西王母宴周穆王于瑶池的故事。《华胥引》,用黄帝昼寝梦游华胥国故事。《鹊桥仙》用七夕喜鹊银河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故事。《凤凰台上忆吹箫》,用王乔吹箫引凤故事。《解佩令》用江妃二女解佩赠郑交甫故事。《金人捧露盘》,用汉武帝幻想成仙铸金人捧盘承甘露故事。以上这些词调几乎都与道家或道教密切相关。扩而言之,凡词调中有“仙”、“神”、“佛”之类词字者,大体均与宗教有某种关系。由上可见,与宗教有关的乐曲已经是词调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佛道调名:乐曲歌词的相互辉映与疏离
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是无可怀疑的。孔子就有过切实的感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汉斯立克论及音乐的艺术表现时也说:“乐曲是被塑造的,演奏是被我们体验的。音乐在再现中表现了情感的流露和激动的一面,它把闪电似的火花从神秘的深处招引出来,使之飞跃到听众的心上。”(注:[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第73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关于汉斯立克“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的运动形式”的命题,我们暂置而不论,他形容音乐演奏艺术效果的这段话却是十分生动的。同样,音乐的教化作用也从来不曾被人忽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美”与“善”就是孔子评价音乐的最高标准,并已成为后代儒家论乐(包括其他艺术)的经典。班固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汉书·礼乐志》)当然,宗教音乐的目的更离不开“教”这一宗旨。托尔斯泰在论述宗教时曾说:“往往是音乐,像闪电一般把所有这些人联合起来,于是所有这些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各不相干,或者甚至敌视,他们感觉到大家的团结和相互的友爱。”(注: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第1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无论是音乐,还是“梵唱”,其终极目的也离不开这一宗旨,这一核心。所以,最早填入歌词的宗教乐曲和引进寺院的其他乐曲,其所唱歌词的内容总是离不开宗教这一核心。现存最早的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佛子之赞颂”(注: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敦煌遗书论文集》第57页,中华书局1984年。)这一重要内容,最明显的如《五更转》中之《太子入山修道赞》、《南宗赞》与《十二时》中之《禅门十二时》、《法体十二时》等。早期词作另一特点是词调与歌词内容密切相关或大体相副。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这一乐府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带有“即事名篇”的特点。从乐曲与歌词生成环境来看,又是宗教寺庙自身宗旨对歌词内容的约束。但是广大听众、歌伎乐工直至文人学士,并不满足于宗教乐曲只能填写宗教歌词这一狭小范围,引进其他内容与选择其他乐曲以开拓广阔天地,已成历史必然。这便是词体兴起、发展、壮大的历史动因之一。正如在母巢里成长的雏鹰一样,迟早有一天要远走高飞。
张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经历过“安史之乱”这一时代巨变,其出世思想在五首《渔父》词中表现颇为突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以下几首继续发挥这一思想:“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他自号“玄真子”并以“仙”自喻,其道家思想已不言自明。这几首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内容完全相副,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晚唐释德成39首《渔父拨棹子》中,有36首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皆咏渔人生活而寓以释道玄理。”(注:施蛰存《船子和尚拨棹歌》,《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世知吾懒懒原真,宇宙船中不管身。烈香饮,落花茵,祖师原是个闲人。”还有“静不须禅动即禅”,“都大无心罔象间”,“苍苔滑净坐忘机”,“动静由来本两空”,“外却形骸放却情”等词句,明显含有着道家思想,不是一般退隐江湖的“渔父”可以包容得了的。此后,和凝、欧阳炯、李xún@⑥、李煜所作《渔父》,内容大同小异。李xún@⑥《渔父》云:“轻嚼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鱼外的追求已讲的很清楚了。欧阳炯《渔父》讲的更明白:“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渔父”在词人笔下,已不再是以打鱼为生的普通渔翁,也不是一般的隐士,而是道家的“散仙”了。从这一点上来讲,词题与内容已不尽相副了。正如黄升在《花庵词选》中所说:“唐词多缘题所赋,《河渎神》之咏词庙,亦其一也。”虽然“缘题所赋”与“即事名篇”强调的重点有别,但在指出篇名与内容相副这一点上,其性质是相同的。现存《河渎神》最早的作者是“花间鼻祖”温庭筠,共三首。第一首起拍便直写祠庙:“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前“祠”、后“庙”,故作强调。第二首依然如此:“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第三首起句虽不再有“祠”、“庙”二字,却在续写祭祀活动而加以开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女冠子》也是早期词人喜欢选用的词调之一。唐五代现存有《女冠子》22首,由11位词人填写,其中多则4首,少则1首。内容又多与女道士生活相关。温庭筠《女冠子》二首之一写道:“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下片结拍却不离题旨:“早晚乘鸾去,莫相遗。”另首结拍云:“寄语青娥伴,早求仙。”词中虽有“乘鸾”、“求仙”之语,但整体描写却活象一个充满相思之情的妙龄少女。所以沈际飞评曰:“郎子风流,艳词发之。”(《草堂诗余别集》卷一)其他词人所作此调也大体相类,有偏于道情,有偏于艳情。薛昭蕴《女冠子》侧重于道情的烘托:“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入品山峦。雾卷黄罗帔,云凋白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