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造像 >> 综论 >>

陕北民间石窟造像艺术(4)

分享到:

  经变故事造像素材及内容

  1、西方净土变。画的形式,莫高窟203、204号隋代窟的净土变,采了一佛二菩萨的形式。在像的下面,画出极简的七宝池,池中画出一些莲花。到初唐按经文内容;佛说法图,听法四众,上首菩萨,宝墀前的伎乐,极为庄严的楼阁。七宝池,八功德水,大如车轮的莲花,空中的天伎乐宝幛、宝纲、迦陵频伽,共命鸟等,组成一幅金碧辉煌的极乐世界画图。

  2、观经变。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内而作。与西方净土变一致。增加了阿阖世王幽闭父母——频波洮罗王与韦提希夫人的故事及十六观画像;据《无理寿经》说:“日想名曰初观,次作水观,第二观,名为粗见极乐国地,第三观日次观宝树,见树茎叶华果,为树想,第四观,有八池水,为八功德水想,第五观,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第六观,佛告未提希,于七宝地具备莲花想,或为金铡台,为“花座想”,第七观,为佛想,第八观,是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为观遍一切色想,第九观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身想”,第十观大势至菩萨,第十一观,见和天西方极乐世界于莲花中结迦跌座,名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为普想”第十二观,先当观于一丈六像的池水上,为杂想观,第十三观,凡生西方有九品人,第十四观,为“上辈生想”,第十五观为“中辈生想”。第十六观为“下辈生想”。十六观都是心中的想象,教人放弃对当世的斗争,以达到解散人们的斗争意志,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较高的法术。

  3、弥勒变。据《弥勒下生经》、《弥勒生成佛经》:“弥勒下生一塌胡涂翅头未城,城内街巷道路清洁无尘,以金沙覆地,并且处处都聚有金根,国中十分富乐,雨泽随时,谷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收。国王名有千子,有金轮,象马、珠女、主藏、主兵等七宝,城中大婆罗门主,名妙梵,婆罗门女名曰,梵摩波提,弥勒下生,托之以为父母,诸多臣等持宝台,献于弥勒,弥勒施舍给诸婆罗门,婆罗门收到后立即毁坏,弥勒见此,妙台的须臾无常,因而决心出家,坐在龙华菩树下成道。“有香美稻,一种七获,百味具足,人口消化,便利之时地生赤莲华,经蔽秽气,人民既老,自然行诣树下,念佛待尽。由于是这样的天国,人人所希冀的了,这时王旃檩,须达那和婆罗门等各与八万四千人,同时出家。画面上画出翅头未城清洁富乐及一种七收的景象,下面画出王的七宝与婆罗门等毁七宝台的情况,左右画出,王的七宝与波罗门等毁七宝台的情景,左右画出王,大臣、王女、王子等八万四千八出剃度。

  父母恩重经变

  1、投佛祈求嗣息,刻出一男手持炉,一女手托是果盘,作祈佛求子的形象。

  2、怀胎守获恩,图之东,一侍女捧果盘送与怀胎的慈母。

  3、临产受苦恩,图之西,刻出怀胎的慈母,大腹便便,身后一女人作扶持状,身前一女人曲膝跑而作接生状,最后一男人作惊惶之状。

  4、生子忘忧恩。图之东,慈母怀抱小儿,父亲用手摩抚其妻,二人共弄小儿,在有乐以忘忧的神态。

  5、燕苦吐甘恩。图之西,刻出慈母抱着小儿,小儿手中作持饼的形象。

  6、回乾就是湿恩。图之东刻出慈母卧在胡床上,双手抱持小儿和把尿的形状。

  7、乳哺养育恩。图之西,慈母怀中一个小儿,一手摩抚乳头,另一乳头放在小儿口内作吃乳状。

  8、洗濯不净恩。图之东,慈母作洗衣状,后面一人抱持小儿向慈母身上把尿的的样子。

  9、为造恶业恩。刻为婴儿妇杀猪宴饮的图像。

  10、远行忆念恩。刻父母送儿远行的图的像。

  11、究竟怜悯恩。刻出上面坐着双亲,下面跪着的儿子,题记:“百岁唯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亡,欢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人来谓色难。”

  《佛说父母重经变》中的14连环故事变相图,图题:

  (1)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养。

  (2)十月将满,产后母子俱头洗浴时。

  (3)父母养育,卧在搁车时。

  (4)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弄声时。

  (5)或在栏车,摇头弄脑时。

  (6)或复曳腹,随行鸣呼向母时。

  (7)父母将子随行加胫时。

  (8)母为其子,开怀出乳,以乳乳这时。

  (9)或得饼果以与其子,一过不得娇啼佯哭。

  (10)孝子不娇,必有慈顺。

  (11)娇子不笑,必有五摘。

  (12)子亦长大,求索妻时。

  (13)得他子女,私房室内其相欢乐。

  (14)父母年老,气力衰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