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南传佛教 >> 理论 >>

南傳的八十九心

分享到:

五蘊中的識蘊,各宗的分別有些不同。南傳的上座部,把識蘊分成基本的六種之外,根據心的所屬地和外緣,又用另一個不同的方法把它為八十九心。這種繁雜的分法,對於後來的哲學思辨雖然沒有多大影響,也未曾為其他各宗所採用,但在上座部的論著中卻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八十九心是根據下面幾個最主要的原則來分的:

一、把心識分為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出世間的四大類。

二、又把心識分為主動的、被動的、中性的三大類。主動的心識是能造現業招未來之果的。被動的心識是指由過去的業所感生的。既非主動又非被動的中性心識,是指那些雖有心識活動卻不能感召未來果報的──這是指諸佛、獨覺、以及諸阿羅漢等已出生死者的心識。

主動的心識,分為善心與不善心二種。善心又分有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的四種。不善心則只屬於欲界;但分有從貪所生(貪根)、瞋所生(瞋根)和癡所生(癡根)的不同。

被動的心識,叫做異熟無記心,也分有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四種。欲界的異熟無記心中又分為善異熟心及不善異熟心。善的是說由於過去的善業所感生,不善的是由過去的惡業所感生。善異熟心又分與因相應的及與因不相應的兩種。

中性的心識,叫做唯作無記心,也分有屬於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的三種。

為了對八十九心的整個分類易於明瞭以及便利於參考,先列一表於下面:

八十九心類表

善  心 (21)

不 善 心 (12)

無記心

異熟無記心 (36)

唯作無記心 (20)




54

(1)喜俱智相應無行
(2)喜俱智相應有行
(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
(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
(5)捨俱智相應無行
(6)捨俱智相應有行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22)喜俱邪見相應無行 ┐
(23)喜俱邪見相應有行 │ 
(24)喜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25)喜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26)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貪根
(27)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  
(28)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29)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30)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
(31)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瞋根
(32)捨俱疑相應    ┐
(33)捨俱掉舉相應   ┴痴根

(34)眼識 ┐
(35)耳識 │
(36)鼻識 ├捨俱┐
(37)舌識 ┘  │
(38)樂俱身識  ├無因善異熟心
(39)捨俱意界  │
(40)喜俱意識界 │
(41)捨俱意識界 ┘
(42)喜俱智相應無行 ┐
(43)喜俱智相應有行 │
(44)喜俱智不相應無行│
(45)喜俱智不相應有行│
(46)捨俱智相應無行 ├有因善異熟心
(47)捨俱智相應有行 │
(48)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49)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50)眼識 ┐
(51)耳識 │
(52)鼻識 ├捨俱┐
(53)舌識 ┘  │
(54)苦俱身識  ├無因不善異熟心
(55)捨俱意界  │
(56)捨俱識界  ┘

(70)捨俱意界 ┐
(71)捨俱意識界├無因唯作心
(72)喜俱意識界┘....................................
(73)喜俱智相應無行 ┐     ﹕
(74)喜俱智相應有行 │     ﹕
(75)喜俱智不相應無行│     ﹕
(76)喜俱智不相應有行├有因唯作心﹕
(77)捨俱智相應無行 │     ﹕
(78)捨俱智相應有行 │     ﹕
(79)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
(80)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但
                ﹕
                ﹕
                ﹕
                ﹕
                ﹕在
                ﹕
                ﹕
                ﹕
                ﹕
                ﹕阿
                ﹕
                ﹕




15

(9)尋、伺、喜、樂、定
 相應第一靜慮
(10)伺、喜、樂、定
  相應第二靜慮
(11)喜、樂、定相應第三靜慮
(12)樂、定相應第四靜慮
(13)捨、定相應第五靜慮

 

(57)尋、伺、喜、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