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別境心所五:欲、勝解、念、定(三摩地)、慧。
(三)善心所十一:信、精進(勤)、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四)不善心所二十六:
(A)根本煩惱六──貪、瞋、癡、慢、疑、惡見。
(B)隨煩惱二十──忿、根、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五)不定心所四:追悔(惡作)、睡眠、尋、伺。
3.上座部的五十二心所法
(一)通一切心心所十三:
(A)遍行心所七──觸、受、想、思、三摩地(心一境性)、命、作意。
(B)別境心所六──尋、伺、勝解、精進、喜、欲。
(二)善心所二十五:
(A)遍行善心所十九──信、念、慚、愧、無貪、無瞋、中捨性、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性、心輕快性、身柔軟性、心柔軟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身練達性、心練達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B)離法三──離身惡作、離語惡作、離邪命。
(C)無量二──悲、喜。
(D)慧──無疾。
(三)不善心所十四:疾、無慚、無愧、掉舉、貪、見、慢、瞋、嫉、慳、惡作、惛沉、睡眠、疑。從這幾宗不同的表裏來看,關於他們的主要分類有:(一)一般的心所有性──說一切有部不把這類心所重分,但上座部和瑜伽又把它們分為兩種:一種是各種善和惡的心識活動裏面都心的一般心所,叫做“遍行心所”;另一種是某種情況下才有而僅限於某幾種心識的特別心所,稱為“別境心所”。(二)善心所──瑜伽宗和說一切有部不把此等心所再行分類,而上座部卻又把它們分成四種:即“遍行善心所、離法、無量”與“慧”的四種。(三)不善心所──對於這一群心所法,上座部不予細分,但瑜伽宗又把它們分為“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二種,說一切有部則分為“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的三種。(四)不定心所──瑜伽宗說一切有部另立這第四類的心所,但上座部卻把這類的心所歸入前三類中,並不作另一類。
一般的心所有性──說一切有部與瑜伽宗。排列方式雖然不同,但他們所立的法是同的,都只有十法。上座部卻有不同之處。他有十三法,除了“觸、受、想、思、三摩地、作意、勝解、欲”的八法與前二宗相同外、有五法不同。北傳的“慧”等於南傳的“無癡”,上座部是放在善心所裏面的。北傳的“念”上座部是放在善心所裏面。“尋”與“伺,在上座部是別境心所,北傳卻立為不定心所。上座部的“精進”(勤),北傳是放在善心所裏面。上座部的“命根”,北傳是放在心不相應裏面,不屬心所之類的。上座部的“喜P?i”,是喜悅或喜愛的喜,五禪支中的“喜”就是用的這個字。這個“喜”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的“喜Mudit”,在巴利文中,這兩個字是不同的,但依舊譯都譯為“喜”。所以上座部在別境心所中有了一個“喜P?i”,在善心所有中又有一個“喜Mudit”。北傳的佛教學者,認為“喜”就是“受”的一方面,所以不把它另立一法。
善心所──說一切有部立十法,瑜伽宗則在十法之上加一個“無疾”成為十一法,它們的不同也只有這一點而已。可是上座部與前二宗大不相同的卻有二十五法中多,而且分類也比較錯綜複雜。我們把南傳和北傳所立的表來對看,除了知道“念”與“勤”的地位互易之外,南傳用“悲”來代替了北傳的“不害”。北傳表裏的法為南傳所無的,只有“不放逸”一法,而南傳表裏的法為北傳所無的,則有“喜”、“三離法”和“遍行善心所”中從“身輕快性”到“心正直性”等十法。
不善心所──上座部只有十四個不善心所,不再分類。瑜伽宗有二十六個不善心所,又分為“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二類。說一切有部是十八個,分為“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和“小煩惱地法”三類。對於這一群的心所,三宗都有相當的差異。先說瑜伽宗與說一切有部的不同。
有部的十八法,全部為瑜伽宗所採用。瑜伽宗的“惡見、失念、散亂、不正知”四法,則為有部所無。它們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屬於根本煩惱這方面。雖然他們所列的大煩惱都是六個,內容卻大不相同。說一切有部認為大煩惱的六法,其中有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舉的五法,都被瑜伽放入隨煩惱裏面。所以只有個“癡”是同的。為了要補其他五法的缺,瑜伽宗就從說一切有部的不定法中取出貪、瞋、慢、疑四法作為根本煩惱。其實瑜伽宗這樣的分法,倒與佛教一般的精神更相符合。瑜伽宗的第六個根本煩惱是“不正見”,俱舍論把它看作只是“慧”的反面,故不另算作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