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S.I.P.139
yam nunakam yvayan dhamma mayā abhisambuddho,taln evadhammam sakkatva yarvkatva garukatua upanissayā vihareyyante(杂四四阁本P.726参照)
(2)D.16 Mahaparinibbana sutta, vo1,11 P.100
Tasmat ih Ananda atta dipa vibarattha atta-sarana ana??a sarana dhammadipe dhammasaranā ana??asa-ranā长含第二游行经阁本P.778参照)
(3)M.108 Gopakamaggallana sutta 11.P.9 中三六观目犍连经(阁本P.177)
(4)S.I.P.140;杂四(阁本P.727)
三、法之意义
先自词义考之。Dhr者。由于持字之语源而来。盖指执不变者。循是遂自然转而为秩序法则、特质之义。由此以谭。谭迨后之阿毘达磨学者。谓法之定义。为忍持自性(Sualaksanadharyatva)若概括言之。亦可谓适当之解释矣。
虽然。此语用为术语之始。决非肇自佛教。盖已与梨俱吠陀时代。种种神灵之作用相关连。故屡以此语用为Dharman(中性)之形。已具有秩序、次第、特性、等意义。试徵诸种种赞美歌中所表现之实例。其事甚明。(2)降而至于梵书时代。则此语似专用之为道德的意义。惟尤与四姓之义务、秩序等有关。嗣经奥义书时代。而至经书时代。遂以整理婆罗门教之社会的道德的法则。名为法经。所谓法者。乃用为一般规定之义。由此观之。当佛教用上语之前。似己具有暗示。盖不外以婆罗门为中心。而采用当时一般所通行者耳。此事吾人不可不预为注意焉。
惟同时吾人所宜注意者。此语一至佛教所含之意义。则较婆罗门教者为重。即不仅属于伦理的意义。且当谓为具有世界观之意义。正与中国之道。西洋之宇宙相当。盖于印度思想之旧诂中而求与道及宇宙相当者。殆为梨俱吠陀时代诸梵书。郑重行用之规律(rta)观念。然在佛教所谓法之观念中。此规律者。兼具有宇宙的规律。与道德的规律之意义。即佛教之所谓法。其语源虽出自婆罗门教。至其意义。则更当认为远以规律之观念为背景。婆罗门教之为法为规律者。均以容认神之人格为本源。其在佛教则否定有为法之主人。暨为意志之管理者。惟纯粹高标法之自身独立的意义。故其渊源虽权与于婆罗门教而遂占有佛教之法之特殊意义焉。
然则法于佛教之用法为何如。夫自各个之场合列举之。虽种类甚多。惟自现在之目的言。则大概得分之为二。其一如前所述。为自然备具之理法。或为法则之法。其二以此认识之。应用吾人之目的。而为施教之法。即为法性(Dhammata)之法。与为教法(Pariyata)之法是也。又佛音(Buddhaghasa)谓法有四义计一教法。(Pariyata)二因缘。(hetu)三德,(guna)四现象(Nissata nijjivatā)(2)殊为极精巧之分类。惟自吾人观之。其后三种。均由自然备具之法之观念所导出。故宁如上述依于理法与教法之简单分类。于研究上似觉较为得策。盖如佛说。以一切之所以然。皆为依于所以然之法性(理法)而然。其间无一偶然者。由此观之。则因果之意义。与「特以之为道德化之德。即善恶之意义。」均含有由此组成为现象之意义。故再进而分析法性之动的方面。以为考察之阶段。且自佛陀之目的观之。则佛音之四分。毋宁以二分为至当。即一为关于如实事实世界之理法。他为如实不无理想世界之理法。以佛教术语言之。即关于轮回界之理法。与关于解脱法之理法是也。盖佛陀教法之大目的。毕竟在阐明轮回界之事相。同时更甚于此。以考见关于解脱界之常恒理法。用之为实修。爰对于教法对象之法性。亦分为二。故自佛音之分类考之。其第一之教法。(Pariyatti)可仍照原。第二、第三、第四、因缘、(heta)德、(Guna)现象(Nissata nijjivatā)之三项。则摄于第二现象之法性中。此外更以关于解脱界之法性列为第三。如是以之对比教法。列为图表。其组合如次。
一、法性
(1)关于现象界者——前二谛 教法(四谛)二
(2)关于理想界者——后二谛
当知依于如斯考察。佛教根本教法之四谛观。原与其根本立脚点之法性。互相一致。佛陀之根本意义。可断言在此。故此种分类观察。极便于简单获得佛教之根本观念。以下据此。更稍详述其各类之意义焉。
(注)(1)Grassman;Wonterbuch Fun Rigveda 5.659
(2)Athasalini P.38
四、法性
其于前表。分为关于现象之法性。与关于理想之法性两项观察之。「关于现象之法性」如前述。依佛说。一切现象。皆为依于所以然之理法而然者。佛教以此种关于现象之理法。广名之为因缘(hetu or Pacea va)所谓